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27—471 【介绍】: 南朝宋吴兴临安人。本名喜公,明帝减为喜。初为领军府白衣吏。随沈庆之征蛮,迁河东太守。明帝即位初,四方反叛,假建武将军,领兵东讨大捷,封竟陵县侯。后改封东兴县侯。值明帝病,疑其将来不能事幼主,乃赐死。
全宋文·卷五十
喜,吴兴临安人,本名喜公,明帝减为喜。元嘉中为主书令史,进主图令史。孝建中擢诸王学官令、左右尚方令、河东太守、殿中御史。泰始初假建武将军,迁步兵校尉,封竟陵县侯,迁辅国将军、寻阳太守,再迁前军将军,改封东兴县侯、除交州刺史。不行,又除右军将军淮陵太守,假辅师将军兼太子右卫率,转骁骑将军兼左卫将军,加都督豫州诸军事,假冠军将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0—493 【介绍】: 即齐武帝。南朝齐皇帝,字宣远,小字龙儿。高帝长子。刘宋末,任江州刺史、中军大将军。萧齐初建,立为皇太子。即位后,以旧怨诛杀散骑常侍荀伯玉、五兵尚书垣崇祖、车骑将军张敬儿等。镇压富阳唐寓之起事。重视文学、教育,立国学,以王俭领国子祭酒。又修订张斐、杜预两家律注成书。崇信佛教,不喜游宴、雕绮之事,临终嘱丧礼从简,不得烦民。在位十一年,谥武,庙号世祖。
全齐文·卷三
帝讳赜,字宣远,小名龙儿。高帝长子。初为寻阳国侍郎,辟州西曹书佐,出为赣令。泰始中征为尚书库部郎、征北中兵参军,封西阳县子,带南东莞太守,越骑校尉、正员郎、抚军长史、襄阳太守,转宁朔将军、广兴相。元徽中,转司徒右长史、黄门郎。出为镇西长史、江夏内史、行郢州事。升明初为左卫将军,转散骑常侍,征虏将军、江州刺史,封闻喜县侯,征侍中、领军将军,转散骑常侍、尚书仆射、中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爵为公。齐国建,为齐公世子,加侍中、南豫州刺史,进爵王太子。高帝受禅,为皇太子。以建元四年三月即位,明年改元永明。在位十一年。谥曰武皇帝,庙号世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0—494 【介绍】: 南朝齐南兰陵人,字云英。齐武帝子。初仕宋为宁朔将军。入齐,封竟陵郡王。武帝时历司徒、侍中、扬州刺史、中书监。郁林王即位,进位太傅。恐其夺帝位,虽加殊礼而深忌之,不久病死。曾启陈请原除逋租,宽刑息役。居鸡笼山西邸,延揽学士,抄《五经》、百家,撰《四部要略》。笃信佛教,数于邸园营斋戒,大集朝臣众僧。主神不灭说,与范缜论辩。今存《南齐竟陵王集》辑本。
全齐文·卷七
子良字云英。武帝第二子。升明中授宁朔将军,历邵陵王左军参军。转主簿、安南记室参军。迁安南长史,再迁辅国将军、会稽太守。高帝受禅,封闻喜县公。寻为征虏将军、丹阳尹。武帝即位,封竟陵郡王,历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徙侍中、征北将军、南兖州刺史。入为护军将军、兼司徒,进号车骑将军,正位司从徒,领尚书令,徙扬州刺史,加中书监。郁林王即位,进太傅,督南徐州。死谥文宣王。有集四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89—530 【介绍】: 北魏渤海蓨人,名恭之,以字行。高崇子。学涉经史所交皆名流俊士。御史中尉元匡引为御史,纠劾不避权豪。后以兄高谦之被害,心不自安,乃托庇于长乐王元子攸(即孝庄帝)。及子攸即位,除太尉长史,中书舍人。元颢进逼,帝从道穆计北度河,得尔朱荣助得还洛阳。以功,除御史中尉。道穆外执直绳,内参机密,谏争尽言,无所顾忌。孝庄永安三年,尔朱兆、尔朱世隆入洛,虑祸托病去官,寻为世隆所杀。
全后魏文·卷五十三
恭之字道穆,谦之弟,以字行。熙平中,广平王匡引为御史。正光中除奉朝请,迁太尉铠曹参军,出为萧宝夤行台郎中。孝昌中,以兄谦之遇害,变姓名避难。孝庄即位,征为尚书三公郎中,加宁朔将军兼吏部郎中,封龙城侯,除太尉长史,领中书舍人,加前军将军,除中军将军、给事黄门侍郎,进封安喜县公。元颢平,除征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御史中尉、兼黄门。及尔朱荣死,加卫将军,假车骑将军、大都督、兼尚书右仆射、南道大行台,寻除车骑将军,为尔朱世隆所杀。太昌中赠雍州刺史。
毛喜 朝代:陈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6—587 【介绍】: 南朝陈荥阳阳武人,字伯武。少好学,善草隶。起家梁中卫西昌侯行参军。陈霸先(陈武帝)镇京口,命与陈顼(陈宣帝)同谒梁元帝。江陵陷,入长安。陈文帝立,喜自北周还。陈宣帝即位,除给事黄门侍郎,兼中书舍人,典军国机密。时议北侵,喜以定策功封东昌县侯。及北伐,得淮南地,陈安边之术。宣帝时,官至吏部尚书。直言无忌,尝论皇太子叔宝过失。及叔宝即位,贬永嘉内史,有惠政。后征还入朝,道病卒。
全陈文·卷十五
喜,字伯武,荥阳阳武人。起家梁中卫西昌侯行参军。迁记室参军,元帝以为尚书功论侍郎。陷入周。陈天嘉初南归,为宜帝骠骑府咨议参军,领中记室。及即位,除给事黄门侍郎、兼中书舍人,迁太子右卫率、右卫将军,封东昌县侯,母忧夺情,起为明威将军,改宣远将军、义兴太守,入为御史中丞,服阕,加散骑常侍、五兵尚书,参掌选事,加侍中,授散骑常侍、丹阳尹,迁吏部尚书。后主即位,授信威将军永嘉内史,改南安内史,祯明元年,徵为光禄大夫,领左骁骑将军,道卒,年七十二。
尉迟运 朝代:北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9—579 【介绍】: 北周代人。尉迟纲子。西魏时以父勋封安喜县侯。北周孝闵帝被废,奉命迎宇文毓(明帝),以定策勋,进爵周城县公。武帝时,兼职文武,甚见委重。宇文赟(宣帝)在东宫,亲狎谄佞,帝选运为右宫正以匡弼之。建德三年,卫剌王宇文直举兵反,攻肃章门,运闭门拒守,直不得入,遁走。武帝嘉之,授大将军,累迁同州刺史,进爵卢国公。宣帝即位,授上柱国。数进谏,反遭疏忌。及王轨被杀,惧祸,出为秦州刺史,以忧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僧。南海人,姓氏不详。貌丑陋。年常若四十许,相传已三百岁。通禅法,多有异行。炀帝召见于江都。相传一日于宫中环走索羊头,帝怒,收禁廷尉。人见法喜日丐于市,饮食自若。按视锁封如故,帝遂释之。寻有疾,命人以火焚死。后数岁,有从南海归者,言曾见法喜于海外,固无恙也。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十 神化科(二)
南海人。形貌寝陋。年可四十许。耆老皆谓于儿时见之。其颜色与今无所异。或以为已三百岁矣。亦每自言旧识慧远法师于庐山。且其谈论。晋宋间事。历历如信宿。平居缄默。见人必嘲诮。然语意尤中未来祸福。故人之矜持者。因不喜见。方陈有国日马静刺史广州。遇行部。必以甲数万。耀威边徼初视篆喜直造厅事。画地作马首。以示其子而去。未几。静卒为人以谋反。诬告于上。上遣临汝侯观形势曰。果反即诛。否亦代之耳。临汝侯乘其不戒。诛而代之。炀庙闻其异。诏至行在所。时江都新成一宫喜才升阶瞻顾遽却走。唱曰。几压杀我。是日夜骤雨屋仆毙数人。后复遍历宫中。索羊头。上恶之。诏锁闭一室中。数日三卫吏士。见之市肆。坦率如常。时或以闻。诏验视且责问守者。皆无他。及开户入检室内。则袈裟覆白骨一聚。而颈骨縻锁自若。上益疑怪。复诏长史王恒廉之而信。上于是始敬惧。叹曰。圣者神变无方。又安可以世俗遇哉。会守者奏。喜在上趣诏掊锁彻户纵所适。俄属疾乃自尽去荐席。欹卧床箦上。而炽炭其下。使半身焦烂。数日卒。葬香山寺侧。阅四年南海以喜获放还。上疏谢。诏开其棺。索然。
宋高僧传·卷第十八 感通篇第六之一
释法喜。南海人也。形容寝陋短弱迂疏。可年四十许。岭表耆老咸言。儿童时见识之颜貌如今无异。蛮蜒间相传云。已三百岁矣。亦自言。旧识庐山慧远法师。说晋宋朝事历历如信宿前耳。平素时悄然见人必语语必含深意。吉凶之徵有如影响。人亦不欲与喜相见。惧直言灾恶忤逆意也。陈朝马静为广州刺史。方上任喜直入州上厅事。画地作马头形。以示其子而去。静本扶风名族。雄勇多武略。不闲事体。及临州也每出行部从甲士数万。旌旗剑戟若虹霓映乎霜雪。言以此可用威边徼。其奢僣过度。王者之不若。被人诬告谋反。静惧即遣妻子百馀人入朝示无图变。陈主犹惑遣临汝侯观其形势。曰必有反状便可行戮。实无逆谋直往代之。临汝利其财产至州不验是非。静恃心无异束手诣临汝。便叱左右擒而斩之。此画地之明效矣。喜之先见皆同此类。炀帝闻之追来扬州。未久宫内树一堂新成。喜匆匆升堂。观览俄惊走下阶唱言。几压杀。其日夜阑大雨堂崩。毙者数人。其后又于宫内环走言索羊头帝闻恶之责以狂言。敕锁著一室数日。三卫于市见喜坦率游行。还奏敕所司覆验禁闭之处。门锁如故。守当者云喜见在室内。于是开户见袈裟覆一聚白骨。其锁贯项骨不脱。帝甚惊怪。敕遣长史王恒疾往验之。袈裟覆白骨骨皆钩锁相连。铁锁縻其项骨。帝闻愕然称叹。尤增信重。敕令勿轻摇荡。曰圣者神变无方。至暮喜还在室。或言或笑。守门复奏。帝令脱锁纵其所适。有于一日赴数家斋食。或时饮酒啖肉都无拘忌。俄而有疾。常所卧床自撤荐席。𭣋箦而欹寝。令人于下铺炭甚炽。数日而终。半身焦烂。葬于香山寺侧。后四年南海郡奏。喜见还在郡。敕遣开棺空无所有矣。
神僧传·卷第五
释法喜。南海人也。形容寝陋短弱迂疏。可年四十许人。岭表耆老咸言。儿童时见识之。颜貌如今无异。蛮蜒(音但)间相传云。已三百岁矣。亦自言旧识庐山远法师。说晋宋朝事历历如信宿前耳。平素时悄默无语。语必含深意。吉凶之徵有如影响。人亦不欲与喜相见。惧直言灾恶忤逆意也。陈朝马静为广州刺史。方上任。喜直入州。上厅事画地作马头形。以示其子而去。静本名族多武略。到州行部从甲士数万。旌旗剑戟以威边徼。其侈僭过度。被人诬告谋反。帝使临汝侯按之。利其财产擒而斩之。此画地之明效也。喜之先见皆此类。炀帝闻之取来扬州。帝令宫内安置。于时内造一堂新成。师忽升堂观看。因惊走下阶。回顾云。几压杀我。其日中夜天大雨堂崩。压杀数十人。其后又于宫内环走索羊头。帝闻而恶之以为狂言。命锁著一室。数日三卫于市见喜坦率游行。还奏云。法喜在市。敕责所司检验所禁之处。门锁如旧。守者亦云。师在室内。于是开户入室见袈裟覆一聚白骨锁在项骨之上。以状奏闻。敕遣长史王恒验之皆然。帝由是始信非常人也。敕令勿惊动。至日暮师还室内。或语或笑。守门秦闻。敕所司脱锁放师出外随意所适。其后帝遇弑于江都。方悟索羊头之验。有时一日之中凡数十处斋供。师皆赴会。在在见之。其间亦饮酒啖肉。俄而见身有疾。常卧床去荐席令人于床下铺炭火甚热。数日而命终。火炙半身皆焦烂。葬于香山寺至大业四年南海郡奏云。法喜师见还在郡。敕遣开棺视之则无所有。
释法喜 朝代:隋末唐初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五 感通科
襄阳李氏子也。七岁出家。依颢禅师。住禅定寺。奉侍积久。恭恪自持。而颢专脩定业。将终之前一夕。所居房壁无故而崩。颢曰。依报已乖。吾其去矣。遂端坐而瞑。喜时尚为沙弥。因入荆州青溪寺服劳清众。夜则然薪诵经。虽兼诸部而所宗。惟法华每于食顷辄暗尽一卷。馀则常在三昧。稍涉昏散则复温习。仁寿间。诏仍隶禅定寺监护佛牙舍利。久之誓转法华经一千部。以追严先师颢公灵爽。晨霄系心满八百部。而益以加厉。寺僧有见白牛驾宝车入喜房者。随踪迹之无有也。且勤于周赡疾苦。处身屎尿中不问。武德四年。右仆射萧瑀建津梁寺于蓝田迎居之施者填委。晚营骊山南阜以老焉。贞观六年。染微恙。十月十二日。告弟子曰。无常已至。慎勿嚣扰。时时唱云。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俄林北有音乐车马声。喜闻而咄曰。久舍果报。如何更生乐处耶。乃入定须臾声止。香气充室。夜五鼓矣。端坐而卒。寿六十一。 初喜于贞观之元。其所在处。每致火焰之瑞。又尝游山预定葬地。及是凿龛以藏。明日且行。而夜大雪。所积馀尺许。而所被仅二里。行至中道其神凭弟子语曰。吾欲施尸众生。如何埋我而违本愿乎。故但露置龛中不成葬而颜色久不变坏。宋公㻦睹而嗟异焉。后偶举衲衣。视之则皆枯骸。所全者独头顶尔。是非其本愿然欤。
续高僧传·卷第十九 习禅四
释法喜。俗姓李。襄阳人也。七岁出家。颢禅师为其保傅。颢道素温赡有闻同侣。后住禅定。将终前夕。所居房壁自然外崩。颢曰。依报已乖。吾将即世。于是端坐闭目。如有所缘。奄然而卒。初不觉也。自喜恭恪奉侍积经载纪。而颢专修定业略于言诲。便以观量知人。审喜机度。事逾先习不肃而成。钻仰景行惟德是辅。荆州青溪山寺四十馀僧喜为沙弥。亲所供奉。昼则炊煮薪蒸。夜便诵习经典。山居无炬。燃柴取明。每夕自课诵通一纸。如是累时。所缘通利。虽学诸经部类。而偏以法华为宗。常假食息中间兼诵一卷。馀则专以禅业系念在前。才有惛心便又温故。仁寿年内。文帝敕召追入京师住禅定寺。供礼隆异。俭行为先。接抚同伦。谦虚成德。爰有佛牙舍利。帝里所珍。檠以宝台处之上室。瑰宝溢目非德不知。大众以喜行解潜通幽微屡降。便以道场相委任其监护。喜遂纲维供养日夕承仰。又以颢师去世。意欲冥被灵爽。愿诵千遍法华。因即不处旧房。但用巡绕寺塔。行坐二仪誓穷本愿。数满八百精厉晨宵。系心不散觉转休健。同寺僧者见有白牛驾以宝车入喜房内。追而观之了无踪绪。方知幽通之感有遂教门。而卑弱自守营卫在初。诸有疾苦无论客旧。皆周给瞻问亲为将疗。至于屎尿脓吐皆就而𠲿之。然则患疾之苦。世所同轻。而喜都无污贱。情倍欣怿。以为常业也。致有远近道俗带疾相投。皆悦慰其心终其报类。或有外来问疾。并为病者陈苦。有问其故。喜云。病人缠恼来问致增故耳。武德四年。右仆射萧瑀。于蓝田造寺名津梁。夙奉徽风嘉其弘度。召而居之。时属运开犹承饥荐。四方慕义相次山门。便减撤衣资用充继乏。禀归行务众所宗焉。凡有迟疑每为销释。并会通旨理畅显神心。而为行沈密卒难备纪。传者尝同游处。故略而述之。后乃屏退自资。超居众伍。骊山南阜乡号卢陵。即九纪之故墟也。北负露台之岭。南对赫胥之陵。交涧深林。仙贤是集。即卜而宅之。乃有终焉之志。笃励子弟诱导山民。福始罪终十盈八九。贞观初年。夜涉其半。见有焰火数炬从南而来正趣山舍。僧俗惊散。虑是贼徒以事告喜。喜曰。此应无苦。但自修业。及至寻顾不知所由。其居处降灵皆此类也。六年春创染微疾。自知非久。强加医疗终无进服。至十月十二日乃告门人。无常至矣。勿事嚣扰。当默然静虑。津吾去识。勿使异人辄入房也。时时唱告。三界虚妄但是一心。大众忽闻林北有音乐车振之声。因以告之。喜曰。世间果报久已舍之。如何更生乐处。终是缠累。乃又入定。须臾声止。香至充满。达五更初端坐而卒。春秋六十有一。形色鲜洁如常在定。初平素之日历巡山崄。行见一处幽隐可为栖骸之所。命弟子示之。及其终后寺僧属其仪貌端峙。不忍行之。凿山为窟将欲藏瘗。尔夕暴雪忽零有馀一尺。周回二里蔽于山路。遂开行送。中道降神于弟子曰。吾欲露尸山野给施众生。如何埋藏违吾本志。雪平荒径可且停行。众不从之乃安窟内。经久俨然都无摧腐。宗国公亲往观之。神色如在。叹善而归。尔后怪无损坏。遂举其纳衣。方见为物所啖。头项已下枯骨鲜明。详斯以论。寔本愿之所致耳。且喜学年据道。事仰名师。青溪禅众天下称最。而亲见奉养。故得景行成明日光声采加以敬慎戒约。闻即依行。计业分功步影而食。时少觉差必虚斋而过。晦望忏洗清心布萨安恤贫病固是常宜。衣弊食粗诚其恒志。轻清拯济见美东郊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19—682 【介绍】: 唐绛州闻喜人,字守约。裴仁基子。以父荫补弘文生。通阴阳、历术,工草隶书。太宗贞观中,举明经第。为长安令。高宗将立武则天为后,行俭与长孙无忌、褚遂良秘议,语泄,左除西州都督府长史。麟德二年,累擢安西都护。后为吏部侍郎,典选有知人之明。仪凤二年,为安抚大食使,以送波斯王子回国为名,袭擒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拜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调露元年,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讨突厥阿史德温傅。纵反间计,使阿史那伏念执温傅来降,许不死。侍中裴炎害其功,斩伏念、温傅于市,行俭遂称疾不出。卒谥献。有《选谱》、《草字杂体》及集。
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二
约。绛州闻喜人。幼以荫补宏文生。贞观中举明经。调左屯卫仓曹参军。仪凤中。以才备文武。拜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调露元年为定襄行军大总管。讨伏念。以功封闻喜县公。永淳元年卒。年六十四。赠幽州都督。谥曰献。中宗立。再赠扬州大都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2—710 【介绍】: 唐僧。于阗人。善大小乘,旁通异学。武则天时征至京,译《文殊授记》等经。以母老归国。中宗景龙中再征至京,未遑翻译,遘疾而卒。
全唐文·卷九百十三
实义难陀。于阗国人。武后證圣元年至长安。住大遍空寺。四年归于阗。景龙二年重入中国。景云元年卒于大荐福寺。年五十九。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一云施乞叉难陀。华言学喜。葱岭北于遁人也。善大小乘。旁通异学。 武后以华严旧经处会未备。发使于阗。访求梵本。并请译人。而叉与梵夹俱至。證圣元年乙未。诏南印土沙门菩提流志。沙门义净同译于东都大遍空寺。后沙门复礼法藏等。从佛授记寺。圣历二年。成八十卷。后躬制序文。以冠其首。久视间。出大乘入楞伽经。又出文殊授记经于京师清禅。及东都佛授记寺。前后总出经十九部。长安四年。上书祈归省母。诏御史霍嗣光送景龙二年中。宗诏至京。上亲迎于开远门外居大荐福寺。会疾卒。景云元年十月十二日也。春秋五十九。诏依外国葬礼。焚于开远门外。古然灯台。其舌不俱烬。诏哥舒道元送归其国。而所焚之地。犹起塔。号华严三藏塔焉。
宋高僧传·卷第二 译经篇第一之二
释实叉难陀。一云施乞叉难陀。华言学喜。葱岭北于阗人也。智度恢旷风格不群。善大小乘旁通异学。天后明扬佛日崇重大乘。以华严旧经处会未备。远闻于阗有斯梵本。发使求访并请译人。叉与经夹同臻帝阙。以證圣元年乙未。于东都大内大遍空寺翻译。天后亲临法座焕发序文。自运仙毫首题名品。南印度沙门菩提流志沙门义净同宣梵本。后付沙门复礼法藏等。于佛授记寺译成八十卷。圣历二年功毕。至久视庚子驾幸颍川三阳宫诏叉译大乘入楞伽经。天后复制序焉。又于京师清禅寺及东都佛授记寺。译文殊授记等经。前后总出一十九部沙门波崙玄轨等笔受。沙门复礼等缀文。沙门法宝恒景等證义。太子中舍贾膺福监护。长安四年。叉以母氏衰老思归慰觐。表书再上方俞敕御史霍嗣光送至于阗。暨和帝龙兴有敕再徵。景龙二年达于京辇。帝屈万乘之尊。亲迎于开远门外。倾都缁侣备幡幢导引。仍饰青象令乘之入城。敕于大荐福寺安置。未遑翻译。遘疾弥留以景云元年十月十二日。右胁累足而终。春秋五十九岁。有诏听依外国法葬。十一月十二日于开远门外古然灯台焚之。薪尽火灭其舌犹存。十二月二十三日。门人悲智敕使哥舒道元。送其馀骸及斯灵舌还归于阗。起塔供养。后人复于茶毗之所起七层塔。土俗号为华严三藏塔焉。

人物简介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杂科声德篇第十之一
释欢喜。不知何许人也。性无羁束慈忍宽和。人未尝见其愠色。故号之焉。观国之光至于京辇。贵达下民延之少见违拒。言语不常事迹难测。德宗皇帝闻而重之。兴元十二年敕永泰寺置戒坛度僧。时喜与保唐禅宗。别敕令受戒。缁伍荣之。至其年六月十九日卒于本寺焉。有会稽云门寺释无侧者。外国人。未知葱岭南北生也。若胡若梵乌可分诸。建中中越碛东游。得意则止度其冬夏。后栖越溪云门寺修道然善体人意。号利智梵僧焉。相传则是康宝月道人后身也。必尝以事徵验而知。与名德相遇谈话终夕吴兴皎然题侧房壁云。越山千万云门绝。西僧貌古还名月。清朝扫石行道归。林下眠禅看松雪。其高邈之状在昼辞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字叔𨑖。德宗贞元十九年进士。韩愈弟子。能古文,工诗。官终国子监主簿。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22 字叔𨑖,一作叔起,排行十一。早年躬耕自食,农闲时读书为文。德宗贞元十九年(803)登进士第,宪宗元和七年(812)官校书郎,十一年官协律郎,终国子主簿。事迹散见韩愈《与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与祠部陆员外书》、《祭侯主簿文》及《唐诗纪事》卷四一。其诗深为韩愈赏识:“侯生来慰我,诗句读惊魂。属和才将竭,呻吟至日暾。”(《和侯协律咏笋》)作品多佚。韩愈诗集中《石鼎联句》录侯喜诗句10联,《全唐诗》亦载。
全唐文·卷七百三十二
喜。贞元十九年进士。官国子主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睦州分水人,字唐臣,号常欢喜居士。施肩吾之婿。宪宗至文宗间在世。隐居不仕。有诗名,长于乐府。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唐臣,号常欢喜居士,睦州分水(今浙江桐庐)人。施肩吾之婿,约宪宗至文宗时人,隐居未仕。有诗名,长于乐府。事迹见《万历严州府志》卷一五。《全唐诗》存诗4首。
唐诗汇评
何希尧,生卒年不详,字唐臣,分水(今浙江桐庐西)人。《全唐诗》存诗四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文宗大和九年,为弘文馆学士,与王璠子遐休同官相善。甘露之变,适集遐休所,亦被缚,自诉得免。宣宗大中初,累官至左司员外郎、郎中,迁检校工部尚书、邠州刺史、邠宁节度使。十一年,检校礼部尚书、河南尹。
全唐文·卷七百四十
喜。文宗朝为宏文馆学士。会昌时官左司员外郎。
杨戴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虢州弘农人,字赞业。杨敬之子。文宗开成二年敬之方除太常少卿,是日戴与兄戎同时登第,时称杨家三喜。宣宗大中十二年,为监察御史,曾往浙西勘覆军额。懿宗咸通中,历楚州刺史、右司郎中。十年,为刑部侍郎。官至江西观察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