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119,分142页显示  上一页  61  62  63  64  65  67  68  69  70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废恶修善
缘起善巧
调柔善
独一善
诸善万行
谛善巧
医王善逝
旧善客善
转恶成善益
杂毒善
杂善
断善根
断恶修善
颠倒善果
蕴善巧
废恶修善
【佛学大辞典】
(术语)止恶事而行善事也。即所谓散善。
缘起善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善巧之一。即十二因缘也。
调柔善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七善)
【三藏法数】
谓法华一经所说之法,清净洁白,唯谈中道之理,而无空假二边,瑕秽之相,即圆顿一乘妙教,调和柔顺,是名调柔善。
七善
【佛学大辞典】
(名数)佛所说大小乘之经典,具七善。故曰正法。成实论三善品曰:「佛自赞言:我所说法,初中后善,义善,语善,独法,具足,清净调柔,随顺梵行。」就论解之,一、时善,一部初中后三时之所说,皆甚深也。二、义善,佛法之义,深有利益,得今世后世及出世之道利也。三、语善,随方俗之语而能示正义也。四、独法,但为无馀说之也。五、具足,佛之所说以一经一偈,而诸法具足圆满,不待馀经而成也。六、清净调柔。语清净,故曰清净,义清净故曰调柔。七、梵行,梵者以涅槃槃而名。此道能至涅槃故名梵行。【又】涅槃经名字功德品曰:「佛告迦叶:此经名为大般涅槃,上语亦善,中语亦善,下语亦善,义味深邃,其文亦善,纯备具足,清净,梵行,金刚宝藏满足无缺。」章安疏解之,一语善,二义善,三文善,四独一善(纯备具足),五行善(清净),六慈善(梵行),七备具善(金刚宝藏满足无缺)。【又】法华经序品曰:「演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其义深远,其语巧妙,纯一无杂,具足,清白,梵行之相。」天台文句解之:一、时节善,序正流通三时皆善也。二、义善,三、语善,四、独一善,言纯一无杂也。五、圆满善,言具足也。六、调柔善,言清白也。以清白之善法,其性调柔故也。七、慈悲善,梵行即具无缘之慈悲也。此七善之义虽通大小乘经,而其法体,则随经而有差别,如小乘经解独一为无馀涅槃,法华经解为圆顿一乘法。
独一善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七善)
【三藏法数】
谓法华一经所说之法,纯一无杂,独为菩萨,不共二乘,即圆顿一乘妙教,是名独一善。(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七善
【佛学大辞典】
(名数)佛所说大小乘之经典,具七善。故曰正法。成实论三善品曰:「佛自赞言:我所说法,初中后善,义善,语善,独法,具足,清净调柔,随顺梵行。」就论解之,一、时善,一部初中后三时之所说,皆甚深也。二、义善,佛法之义,深有利益,得今世后世及出世之道利也。三、语善,随方俗之语而能示正义也。四、独法,但为无馀说之也。五、具足,佛之所说以一经一偈,而诸法具足圆满,不待馀经而成也。六、清净调柔。语清净,故曰清净,义清净故曰调柔。七、梵行,梵者以涅槃槃而名。此道能至涅槃故名梵行。【又】涅槃经名字功德品曰:「佛告迦叶:此经名为大般涅槃,上语亦善,中语亦善,下语亦善,义味深邃,其文亦善,纯备具足,清净,梵行,金刚宝藏满足无缺。」章安疏解之,一语善,二义善,三文善,四独一善(纯备具足),五行善(清净),六慈善(梵行),七备具善(金刚宝藏满足无缺)。【又】法华经序品曰:「演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其义深远,其语巧妙,纯一无杂,具足,清白,梵行之相。」天台文句解之:一、时节善,序正流通三时皆善也。二、义善,三、语善,四、独一善,言纯一无杂也。五、圆满善,言具足也。六、调柔善,言清白也。以清白之善法,其性调柔故也。七、慈悲善,梵行即具无缘之慈悲也。此七善之义虽通大小乘经,而其法体,则随经而有差别,如小乘经解独一为无馀涅槃,法华经解为圆顿一乘法。
诸善万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所有之善行也。
谛善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十善巧)
【佛学常见辞汇】
十善巧之一。
十善巧
【佛学大辞典】
(名数)缘觉之所观也:一、蕴善巧,为五蕴。二、处善巧,为十二处。三、界善巧,为十八界。四、缘起善巧,为十二因缘。五、处非处善巧,善之因果为处恶之因果为非处。六、根善巧,信等五根总为二十二根。七、世善巧,为三世之道理,八、谛善巧,为四谛世出世之因果。九、乘善巧,为二乘三乘等之义。十、有为无为善巧,为依他圆成之二性。见辨中论。
【佛学常见辞汇】
缘觉乘行人所观察的十种项目,即蕴善巧(五蕴)、处善巧(十二处)、界善巧(十八界)、缘起善巧(十二因缘)、处非处善巧、根善巧、世善巧、谛善巧、乘善巧、有为无为善巧。
医王善逝
【佛学大辞典】
(术语)药师如来之别名(医王之名,诸佛通用,今因药师之名,特谓此如来为医王)。善逝者诸佛十号之一。
【佛学常见辞汇】
药师如来的别名。
旧善客善
【佛学大辞典】
(杂语)释尊出世以前,教世人之忠孝仁义等道,为旧善根,谓之旧善。释尊之教法,教人之三归戒律等善根,谓为客善。
转恶成善益
【佛学大辞典】
(术语)现生十种益之一。信弥陀之信心,其利益能断灭五逆十恶罪恶之罪障,成就不可称不可说之大善根云。
杂毒善
【佛学大辞典】
(术语)杂三毒,污于烦恼之善根修行。如自力之修善是也。观经散善义曰:「恶性难侵,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
杂善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对于他力之念佛而言。自力之诸善,谓之杂善。
断善根
【佛学大辞典】
(术语)断无人身固有之善根也。起因果拨无之邪见时,初断善根,是极恶之人,比畜类亦劣。何则?畜类尚有生得之善根也。俱舍论十七曰:「恶业道中唯有止品圆满邪见,能断善根。」
断恶修善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十心)
【三藏法数】
谓修行之人,昔因恣纵身口意业,造作诸恶,不计昼夜;今则策励不休,断诸恶行,修功补过,无善不为,以此翻破三业造罪之心也。
十心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二种:(一)顺流十心,一、无明昏暗。谓诸众生从无始以来,暗识昏迷,无所明了,为烦恼所醉,于一切法妄计人我,起诸爱见,想计颠倒,起贪瞋痴,广作诸业,由是流转于生死也。二、外加恶友。谓诸众生内具烦恼,外值恶友扇动邪法,益加惑我,无由开悟而修善业,以是流转于生死也。三、善不随从,谓诸众生内外恶缘既具,即内灭善心外灭善事,又于他人所作之善事,不生随喜之心,以是流转于生死也。四、三业造恶。谓诸众生恣纵身口意三业,起杀盗淫妄贪瞋等过,无恶不作,以是流转于生死也。五、恶心遍布,谓诸众生所造恶事虽不广,而作恶之心,遍布一切处以所欲恼害人,以是流转于生死也。六、恶心相续。谓诸众生唯起恶心,增长恶事,昼夜相续,无有间断,以是流转于生死也。七、覆讳过失。谓诸众生所作之恶行,忌讳人知,不自发露,无改悔之心,以是流转于生死也。八、不畏恶道。谓诸众生心性阴很,不知戒律,于杀盗淫妄种种恶事,无不作之,于恶道怙然不畏,以是流转于生死也。九、无惭无愧。谓诸众生为愚痴所覆造诸恶业,上不惭天,下不愧人,以是流转于生死也。十、舍无因果。谓诸众生不具正信之心,但生邪恶之见,于一切善恶因缘果报悉皆舍而为无,以是流转于生死也。出止观四之一。(二)逆流十心:一、深信因果。谓修行之人先信善恶果报,不生疑惑,以是翻破拨无因果之心也。二、生重惭愧。谓修行之人,剋责往昔,我无羞无耻,弃舍净行,习诸恶行,天见我之隐罪,是故惭于天,人知我之显过,是故愧于人,以是翻破无惭无愧之心也。三、生大怖畏。谓修行之人自念人命无常,一息不续,千载永往,幽途绵邈,无有资粮,苦海悠深,那得不怖,由是苦切忏悔不惜身命,以是翻破不畏恶道之心也。四、发露忏悔。修行之人所有过失,不自隐覆,发露忏悔,以是翻破覆讳过失之心也。五、断相续心。谓修行之人所作恶行,既忏悔已,即更决定不作恶事,以是翻破恶念相续之心也。六、发菩提心。谓修行之人往昔专起恶念恼人,今则广起救济之心,遍于虚空界,利益众生,以是翻破遍布之恶心也。七、断恶修善。谓修行之人前恣身口意,造作诸恶,不计昼夜,今则策励不休,断诸恶行,修功补过,无善不为,以是翻破三业造恶之心也。八、守护正法。谓修行之人昔自灭善,见他人行善,亦生嫉妒无随喜之心,今则守护正法方便增广益法,以是翻破善不随喜之心也。九、念十方佛。谓修行之人昔亲狎恶友,信受其言,起诸邪见,今则念十方佛有大福德,能救援我,以是翻破随顺恶友之心也。十、观罪性空。谓修行之人,无始以来不知诸法本性空寂,广作诸恶,今则了知贪瞋等一切恶行,起于妄念,妄念起于颠倒,颠倒起于人我之见,今既了达我心本空,则罪性无依处,以是观破无明昏闇之心也。出止观四之一。
【佛学常见辞汇】
1。指顺流十心,即无明昏暗、外加恶友、善不随从、三业造恶、恶心遍布、恶心相续、覆讳过失、不畏恶道、无惭无愧、拨无因果。2。指逆流十心,即深信因果、生重惭愧、生大怖畏、发露忏悔、断相续心、发菩提心、断恶修善、守护正法、念十方佛、观罪性空。
颠倒善果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人间天上果报也。虽为依五戒十善之因所得之善果,而为报著于其果报之凡夫迷倒境界,故曰颠倒之善果。
蕴善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十善巧)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十善巧)
十善巧
【佛学大辞典】
(名数)缘觉之所观也:一、蕴善巧,为五蕴。二、处善巧,为十二处。三、界善巧,为十八界。四、缘起善巧,为十二因缘。五、处非处善巧,善之因果为处恶之因果为非处。六、根善巧,信等五根总为二十二根。七、世善巧,为三世之道理,八、谛善巧,为四谛世出世之因果。九、乘善巧,为二乘三乘等之义。十、有为无为善巧,为依他圆成之二性。见辨中论。
【佛学常见辞汇】
缘觉乘行人所观察的十种项目,即蕴善巧(五蕴)、处善巧(十二处)、界善巧(十八界)、缘起善巧(十二因缘)、处非处善巧、根善巧、世善巧、谛善巧、乘善巧、有为无为善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