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资粮(資糧)
亦作“ 资粮 ”。
(1).粮食。泛指钱粮。《左传·僖公四年》:“若出于 陈 郑 之间,共其资粮屝履,其可也。” 杨伯峻 注:“资粮,同义连绵词,资亦粮也。” 晋 刘琨 《扶风歌》:“资粮既之尽,薇蕨安可食。”粮,一本作“ 粮 ”。 郭沫若 《文艺论集续集·孤鸿--致成仿吾的一封信》:“但是研究者自身的生活的保障,至低限度的糊口的资粮,这求之于国外,比在国内是还要困难的了。”
(2).按规定发给的米粮。《旧唐书·裴胄传》:“收其资粮,分为月进, 胄 至,奏其本末,罢之。”
(3).粮食为人生存之本,故佛教用以比喻善根功德。 南朝 齐 萧子良 《净住子净行法门·大忍恶对门》:“是故发大乘者,多来此土,以救苦为资粮,以拔恼为要行。”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诺皋记上》:“按者亦以死论,僧求假七日,令持念为将来资粮, 郑公 哀而许之。”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二》:“藏经中有《俱舍论》,载颂曰:‘欲往前路无资粮,来往中间无所止。’ 东莱先生 吕居仁 临终诗云:‘病知前路资粮少,老觉平生事业非。’盖用前语。”
(1).粮食。泛指钱粮。《左传·僖公四年》:“若出于 陈 郑 之间,共其资粮屝履,其可也。” 杨伯峻 注:“资粮,同义连绵词,资亦粮也。” 晋 刘琨 《扶风歌》:“资粮既之尽,薇蕨安可食。”粮,一本作“ 粮 ”。 郭沫若 《文艺论集续集·孤鸿--致成仿吾的一封信》:“但是研究者自身的生活的保障,至低限度的糊口的资粮,这求之于国外,比在国内是还要困难的了。”
(2).按规定发给的米粮。《旧唐书·裴胄传》:“收其资粮,分为月进, 胄 至,奏其本末,罢之。”
(3).粮食为人生存之本,故佛教用以比喻善根功德。 南朝 齐 萧子良 《净住子净行法门·大忍恶对门》:“是故发大乘者,多来此土,以救苦为资粮,以拔恼为要行。”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诺皋记上》:“按者亦以死论,僧求假七日,令持念为将来资粮, 郑公 哀而许之。”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二》:“藏经中有《俱舍论》,载颂曰:‘欲往前路无资粮,来往中间无所止。’ 东莱先生 吕居仁 临终诗云:‘病知前路资粮少,老觉平生事业非。’盖用前语。”
入一切平等善根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回向之第六位。(参见:回向)
(术语)十回向之第六位。(参见:回向)
回向
【佛学大辞典】
(术语)或作回向。回者回转也,向者趣向也,回转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于所期,谓之回向。期施自己之善根功德与于他者,回向于众生也。以己之功德而期自他皆成佛果者,回向于佛道也。大乘义章九曰:「言回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回向。」往生论注下曰:「回向者,回己功德普施众生,共见阿弥陀如来,生安乐国。」止观七曰:「众生无善我以善施,施众生已,正向菩提,如回声入角,响闻则远,回向为大利。」
【佛学常见辞汇】
把自己所修的种种功德,全部贡献出来,普遍到法界中去。
(术语)或作回向。回者回转也,向者趣向也,回转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于所期,谓之回向。期施自己之善根功德与于他者,回向于众生也。以己之功德而期自他皆成佛果者,回向于佛道也。大乘义章九曰:「言回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回向。」往生论注下曰:「回向者,回己功德普施众生,共见阿弥陀如来,生安乐国。」止观七曰:「众生无善我以善施,施众生已,正向菩提,如回声入角,响闻则远,回向为大利。」
【佛学常见辞汇】
把自己所修的种种功德,全部贡献出来,普遍到法界中去。
回向
【佛学常见辞汇】
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于其他方面,叫做回向。回向约可分为三类,即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
【三藏法数】
谓三业所修一切诸善,乃至忏悔、劝请种种功德,回施法界一切众生,同證菩提,是名回向。(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三藏法数】
谓三业所修一切诸善,乃至忏悔、劝请、随喜种种功德,回施法界一切众生,同證菩提,是为回向。(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于其他方面,叫做回向。回向约可分为三类,即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
【三藏法数】
谓三业所修一切诸善,乃至忏悔、劝请种种功德,回施法界一切众生,同證菩提,是名回向。(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三藏法数】
谓三业所修一切诸善,乃至忏悔、劝请、随喜种种功德,回施法界一切众生,同證菩提,是为回向。(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三不善根
【佛学大辞典】
(名数)贪瞋痴之三毒也。新译仁王经中曰:「治贪瞋痴三不善根,起施慈慧三种善根。」智度论六曰:「闻三善则喜,闻三不善则不欢喜。」
【佛学常见辞汇】
即贪瞋痴三毒。
(名数)贪瞋痴之三毒也。新译仁王经中曰:「治贪瞋痴三不善根,起施慈慧三种善根。」智度论六曰:「闻三善则喜,闻三不善则不欢喜。」
【佛学常见辞汇】
即贪瞋痴三毒。
三善根
【佛学大辞典】
(名数)对于三毒而立三善根:一无贪,二无瞋,三无痴。此三者皆为生无量善法之根本,故名善根。见集异门足论三。【又】即施,慈,慧之三者。反于贪瞋痴之三者。新译仁王经中曰:「治贪瞋痴三不善根,起施慈慧三种善根。」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不贪,二不瞋,三不痴。十住毗婆沙论一曰:「善根者,不贪不恚不痴,一切善法从此三生。」智度论三十曰:「一切诸善法皆从三善法生增长。」
【佛学常见辞汇】
即无贪、无瞋、无痴,因它们是生无量善法的根本,故名善根。
【三藏法数】
(出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一、无贪善根〕,谓于五欲之境,不贪、不著、不爱、不乐,此无贪法,是善种性,能为无量善法根本,故名无贪善根。(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二、无瞋善根〕,谓于一切众生,不生愤恚,不欲损恼,此无瞋法,是善种性,能为无量善法根本,故名无瞋善根。
〔三、无痴善根〕,谓于一切诸法,皆悉明了通达,知是善法,知是不善法,知有罪法,知无罪法,知应修法,知不应修法,此无痴法,是善种性,能为无量善法根本,故名无痴善根。
(名数)对于三毒而立三善根:一无贪,二无瞋,三无痴。此三者皆为生无量善法之根本,故名善根。见集异门足论三。【又】即施,慈,慧之三者。反于贪瞋痴之三者。新译仁王经中曰:「治贪瞋痴三不善根,起施慈慧三种善根。」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不贪,二不瞋,三不痴。十住毗婆沙论一曰:「善根者,不贪不恚不痴,一切善法从此三生。」智度论三十曰:「一切诸善法皆从三善法生增长。」
【佛学常见辞汇】
即无贪、无瞋、无痴,因它们是生无量善法的根本,故名善根。
【三藏法数】
(出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一、无贪善根〕,谓于五欲之境,不贪、不著、不爱、不乐,此无贪法,是善种性,能为无量善法根本,故名无贪善根。(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二、无瞋善根〕,谓于一切众生,不生愤恚,不欲损恼,此无瞋法,是善种性,能为无量善法根本,故名无瞋善根。
〔三、无痴善根〕,谓于一切诸法,皆悉明了通达,知是善法,知是不善法,知有罪法,知无罪法,知应修法,知不应修法,此无痴法,是善种性,能为无量善法根本,故名无痴善根。
三种善根
【佛学大辞典】
(术语)布施,慈悲,智慧之称。
(术语)布施,慈悲,智慧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