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善和书
《全唐文》卷五百七十三〈柳宗元五·寄许京兆孟容书〉~5790~
家有赐书三千卷,尚在善和里旧宅,宅今已三易主,书存亡不可知。皆付受所重,常系心腑,然无可为者。
家有赐书三千卷,尚在善和里旧宅,宅今已三易主,书存亡不可知。皆付受所重,常系心腑,然无可为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山东栖霞人。清顺治五年在锯齿(牙)山反清,七年,降清为把总。十八年,再次起事,兵败突围,不知所终。武术家谓于七原名乐吾,字孟熹,生于万历三十七年,明末武举,兵败后为僧,法号善和,为螳螂拳创始人。后人讳言于七,改称王郎。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八十七
查善和,字用咸,号东轩,宛平人。有《东轩诗草》。
《漢語大詞典》:贞吝(貞吝)
(1).谓卜问不吉,其事难行。吝,通“ 遴 ”。《易·泰》:“城復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尚秉和 注:“贞吝,言卜问不吉,泰极将返否故也。” 高亨 注:“吝借为遴,遴,难行也。贞吝者,有所占问,筮遇此爻,其事难行,或将遇艰难也。”
(2).指幸福和祸患或善和恶等世事。 晋 陆云 《岁暮赋》:“表寸阴而贞吝兮,眄盈尺其若遗。” 唐 李商隐 《明禅师院酬从兄见寄》诗:“贞吝嫌兹世,会心驰本原。” 叶葱奇 注:“《周易》用‘贞吉’和‘悔吝’作一对反义词。贞,正也。吝,忧虞、悔恨义。” 清 钱谦益 《刻〈古史谈苑目录〉后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故辨贞吝者恒存乎物差。”
(2).指幸福和祸患或善和恶等世事。 晋 陆云 《岁暮赋》:“表寸阴而贞吝兮,眄盈尺其若遗。” 唐 李商隐 《明禅师院酬从兄见寄》诗:“贞吝嫌兹世,会心驰本原。” 叶葱奇 注:“《周易》用‘贞吉’和‘悔吝’作一对反义词。贞,正也。吝,忧虞、悔恨义。” 清 钱谦益 《刻〈古史谈苑目录〉后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故辨贞吝者恒存乎物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