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啮指(嚙指,齧指)
(1).咬指头。形容极为痛心。 唐 元稹 《台中鞫狱忆开元观旧事呈损之兼赠周兄四十韵》:“蛮民詀諵诉,嚙指明痛癏。”《水浒传》第九八回:“土人欲採取他(美石),却被一声霹靂,把几个採石的惊死,半晌方醒。因此人都嚙指相戒,不敢近他。” 邹韬奋 《抗战以来》三五:“或知之(被捕的原因)矣,而腐心啮指,申诉无门,畏祸吞声。”
(2).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 曾子 从 仲尼 在 楚 而心动,辞归问母。母曰:‘思尔啮指。’ 孔子 曰:‘ 曾参 之孝,精感万里。’”后汉书·蔡顺传:“ 顺 少孤,养母。尝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 顺 不还,乃噬其指, 顺 即心动,弃薪驰归。” 李贤 注:“噬,嚙也。”后用“嚙指”表达母亲对儿子的渴念和儿子对母亲的孝思与眷顾。 清 顾炎武 《与李湘北书》:“但此君母老且病,独子无依……况年逾七十,久困扶牀,路隔三千,难通嚙指,一旦祷北辰而不验,迴西景以无期,则缾罍之耻奚偿,风木之悲何及!”
齧指:
(1).咬破指头。表示决心,发誓。史记·田叔列传:“ 赵王 啮指出血,曰:‘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公等奈何言若是!’” 宋 孙光宪 《浣溪沙》词:“啮指暗思花下约,凭阑羞睹泪痕衣。” 明 李东阳 《读唐诗三十一首》之二:“﹝ 徐世勣 ﹞又忍弃其流涕啮指之言,以成 武氏 之祸。”
(2).表示思念深切。 宋 岑象求 《吉凶影响录》:“ 曾子 从 仲尼 在 楚 而心动,辞归问母。母曰:‘思尔啮指。’ 孔子 曰:‘ 曾参 之精感万里。’”
《漢語大詞典》:水啮(水齧)
谓水侵蚀。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中:“ 华阴县 东七级 赵村 ,村路因水啮成谷,梁之。” 元 刘永之 《送罗与敬归西昌》诗:“石扶坏道通高阁,水啮危沙见古城。”清史稿·循吏传三·狄尚絅:“ 南康 治滨湖……迤东水啮,浸及城址。”
分類:侵蚀
《國語辭典》:齧臂  拼音:niè bì
1.咬手臂。《魏书。卷五九。刘昶传》:「虽在公堂,诸王每侮弄之,或戾手齧臂,至于痛伤,笑呼之声,闻于御听。」
2.自咬手臂以示决心的坚定。参见「齧臂盟」条。唐。骆宾王 上廉使启:「虽噬指思归,空轸倚闾之望。而齧臂求仕,非图高盖之荣。」
《國語辭典》:齧臂盟  拼音:niè bì méng
咬臂出血以表示坚定的决心或极为诚信的盟约。语本《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馀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齧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后用以指男女私订的婚约。如:「他们虽曾有过齧臂盟,但因战乱而分离,始终无法结成连理。」
《漢語大詞典》:啮岸(齧岸)
谓水流侵蚀河岸。金史·河渠志:“及渠成,以地势高峻,水性浑浊。峻则奔流漩洄,啮岸善崩,浊则泥淖淤塞,积滓成浅,不能胜舟。”
《漢語大詞典》:嚼啮(嚼嚙,嚼齧)
咬啮。《宣和遗事》前集:“ 崇寧 五年夏, 解州 有蛟在 盐池 作祟,布炁十餘里,人畜在炁中者,輒皆嚼嚙,伤人甚众。”
嚼齧:咬啮。 三国 魏 阮籍《元父赋》:“于其远险……熊虎是生。故人民被害嚼啮。” 唐 杜甫 《哀江头》诗:“輦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一本作“噍啮”、“ 嚼囓 ”。 唐 韩愈 《陆浑山火一首和皇甫湜用其韵》:“雷公擘山海水翻,齿牙嚼啮舌腭反。”
分類:咬啮
《漢語大詞典》:啮齿(嚙齒,齧齒)
咬牙切齿。形容怒极。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四年:“﹝ 赵立 ﹞视 金 人如仇,每言及,必嚙齿而怒。”
齧齒:1.咬牙切齿。表示极其愤恨。语本南史·韦叡传:“初, 胡景略 与前军 赵祖悦 同军交恶,志相陷害, 景略 一怒,自啮其齿,齿皆流血。”《武王伐纣平话》卷上:“太子共 胡嵩 啮齿,仗剑来杀 费仲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其啮齿受玷,由力不敌,非节之不固也。”
(2).咬。佛说灌顶经卷二:“昔有比丘名 般若提婆 ,诵习经法,中诸寒冷,遂为虫所啮齿。”
《漢語大詞典》:噬啮(噬嚙,噬齧)
(1).咬。 唐 柳宗元《憎王孙文》:“虽羣不相善也。食相噬啮,行无列,饮无序。” 宋 苏洵 《上韩枢密书》:“蝮蝎终日而不螫,则噬啮草木以致其毒。” 章炳麟 《五无论》:“兽类无一夫一妇之事,两性相逐,天下为公,而以字尾之故,相噬啮犹众,何独于人类而能外是?”《花城》1981年第1期:“老人眼里闪露出悲愤,嘴里含着痛苦,仿佛有什么在噬啮着他的心。”
(2).喻侵蚀。 唐 韩愈《孟东野失子》:“日月相噬啮,星辰踣而颠。”
(3).喻迫害。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坏人靠着冰山,恣行无忌,一旦失足,忽而乞怜,而曾经亲见,或亲受其噬啮的老实人,乃忽以‘落水狗’视之,不但不打,甚至于还有哀矜之意。”
《漢語大詞典》:吞啮(吞嚙,吞齧)
亦作“ 吞嚙 ”。
(1).吞食。 清 袁枚 新齐谐·禹王庙吞蛇:“至树下,见有人,忽跃起三四丈,似欲吞嚙者。”
(2).湮灭。 王西彦 《古屋》第三部四:“如果她不快活,忧虑早会把他吞啮掉。”
(3).吞并。
《漢語大詞典》:啮膝(嚙膝,齧膝)
良马名。 明 高明 《琵琶记·杏园春宴》:“飞龙、赤兔、騕褭、驊騮、紫燕、驌驦、嚙膝……正是 青海 月氏 生下, 大宛 越腅 将来。”
齧膝:亦作“ 啮厀 ”。良马名。 唐 杜甫 《清明》:“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啮膝。” 仇兆鳌 注引 应劭 曰:“马怒有餘气,常啮膝而行也。” 宋 王安石 《跃马泉》诗:“山祇来伐之,半岭跳啮膝。” 清 纳兰性德 《生查子》词:“啮厀带香归,谁整樱桃宴。”
《漢語大詞典》:踶啮(踶齧)
亦作“ 踶囓 ”。踢咬。晋书·庾峻传:“牛马有踶啮者,恐伤人,不货於市。” 唐 韩愈 《画记》:“於马之中,又有上者下者,行者牵者……怒相踶啮者。”新五代史·楚世家·马殷:“军中推行军司马 张佶 为帅, 佶 将入府,乘马輒踶囓,伤 佶 髀。” 宋 曾慥 类说·画后品:“ 北齐 杨子华 画马於壁,每夕必踶囓长鸣,如索水草。”
《漢語大詞典》:冲啮(衝齧)
谓水浪侵蚀堤岸。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 武肃王 ( 钱鏐 )以 候潮 通江 二门之外,潮水衝啮,版筑不就,命强弩数百射之,潮水为避。” 明 张居正 《方氏建水射铭》:“岸受水衝啮,虑殫为河矣。”明史·吴桂芳传:“给事中 刘鉉 疏议漕河,语侵 桂芳 , 桂芳 疏辩曰:‘ 草湾 之开,以 高 宝 水患衝啮,疏以拯之,非能使上游亦不復涨也。’”
分類:侵蚀堤岸
《漢語大詞典》:咬啮(咬嚙)
咬。比喻缠住不放,再三恳求。《敦煌变文集·燕子赋》:“汝可早去,唤取鸜鵒。他家头尖,凭伊觅曲。咬嚙势要,教向凤凰边遮嘱。”
《漢語大詞典》:咬啮(齩齧)
咬啃。 宋 苏轼 《孙莘老寄墨》之三:“我贫如飢鼠,长夜空齩啮。”
《骈字类编》:草啮(草啮)
宋 黄庭坚 伯时彭蠡春牧图 沙眠草啮性不骄,侧身注目鸣相招。
《漢語大詞典》:咋啮(咋嚙)
啃咬。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贫儿屏气吞声,蹲踞墙外,又被群犬嚎吠,赶来咋嚙。”
分類:啃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