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啮指(嚙指,齧指)
(1).咬指头。形容极为痛心。 唐 元稹 《台中鞫狱忆开元观旧事呈损之兼赠周兄四十韵》:“蛮民詀諵诉,嚙指明痛癏。”《水浒传》第九八回:“土人欲採取他(美石),却被一声霹靂,把几个採石的惊死,半晌方醒。因此人都嚙指相戒,不敢近他。” 邹韬奋 《抗战以来》三五:“或知之(被捕的原因)矣,而腐心啮指,申诉无门,畏祸吞声。”
(2).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 曾子 从 仲尼 在 楚 而心动,辞归问母。母曰:‘思尔啮指。’ 孔子 曰:‘ 曾参 之孝,精感万里。’”《后汉书·蔡顺传》:“ 顺 少孤,养母。尝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 顺 不还,乃噬其指, 顺 即心动,弃薪驰归。” 李贤 注:“噬,嚙也。”后用“嚙指”表达母亲对儿子的渴念和儿子对母亲的孝思与眷顾。 清 顾炎武 《与李湘北书》:“但此君母老且病,独子无依……况年逾七十,久困扶牀,路隔三千,难通嚙指,一旦祷北辰而不验,迴西景以无期,则缾罍之耻奚偿,风木之悲何及!”
齧指:
(1).咬破指头。表示决心,发誓。《史记·田叔列传》:“ 赵王 啮指出血,曰:‘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公等奈何言若是!’” 宋 孙光宪 《浣溪沙》词:“啮指暗思花下约,凭阑羞睹泪痕衣。” 明 李东阳 《读唐诗三十一首》之二:“﹝ 徐世勣 ﹞又忍弃其流涕啮指之言,以成 武氏 之祸。”
(2).表示思念深切。 宋 岑象求 《吉凶影响录》:“ 曾子 从 仲尼 在 楚 而心动,辞归问母。母曰:‘思尔啮指。’ 孔子 曰:‘ 曾参 之精感万里。’”
(2).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 曾子 从 仲尼 在 楚 而心动,辞归问母。母曰:‘思尔啮指。’ 孔子 曰:‘ 曾参 之孝,精感万里。’”《后汉书·蔡顺传》:“ 顺 少孤,养母。尝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 顺 不还,乃噬其指, 顺 即心动,弃薪驰归。” 李贤 注:“噬,嚙也。”后用“嚙指”表达母亲对儿子的渴念和儿子对母亲的孝思与眷顾。 清 顾炎武 《与李湘北书》:“但此君母老且病,独子无依……况年逾七十,久困扶牀,路隔三千,难通嚙指,一旦祷北辰而不验,迴西景以无期,则缾罍之耻奚偿,风木之悲何及!”
齧指:
(1).咬破指头。表示决心,发誓。《史记·田叔列传》:“ 赵王 啮指出血,曰:‘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公等奈何言若是!’” 宋 孙光宪 《浣溪沙》词:“啮指暗思花下约,凭阑羞睹泪痕衣。” 明 李东阳 《读唐诗三十一首》之二:“﹝ 徐世勣 ﹞又忍弃其流涕啮指之言,以成 武氏 之祸。”
(2).表示思念深切。 宋 岑象求 《吉凶影响录》:“ 曾子 从 仲尼 在 楚 而心动,辞归问母。母曰:‘思尔啮指。’ 孔子 曰:‘ 曾参 之精感万里。’”
《漢語大詞典》:水啮(水齧)
谓水侵蚀。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中》:“ 华阴县 东七级 赵村 ,村路因水啮成谷,梁之。” 元 刘永之 《送罗与敬归西昌》诗:“石扶坏道通高阁,水啮危沙见古城。”《清史稿·循吏传三·狄尚絅》:“ 南康 治滨湖……迤东水啮,浸及城址。”
分類:侵蚀
《漢語大詞典》:啮齿(嚙齒,齧齒)
咬牙切齿。形容怒极。《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四年》:“﹝ 赵立 ﹞视 金 人如仇,每言及,必嚙齿而怒。”
齧齒:1.咬牙切齿。表示极其愤恨。语本《南史·韦叡传》:“初, 胡景略 与前军 赵祖悦 同军交恶,志相陷害, 景略 一怒,自啮其齿,齿皆流血。”《武王伐纣平话》卷上:“太子共 胡嵩 啮齿,仗剑来杀 费仲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其啮齿受玷,由力不敌,非节之不固也。”
(2).咬。《佛说灌顶经》卷二:“昔有比丘名 般若提婆 ,诵习经法,中诸寒冷,遂为虫所啮齿。”
齧齒:1.咬牙切齿。表示极其愤恨。语本《南史·韦叡传》:“初, 胡景略 与前军 赵祖悦 同军交恶,志相陷害, 景略 一怒,自啮其齿,齿皆流血。”《武王伐纣平话》卷上:“太子共 胡嵩 啮齿,仗剑来杀 费仲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其啮齿受玷,由力不敌,非节之不固也。”
(2).咬。《佛说灌顶经》卷二:“昔有比丘名 般若提婆 ,诵习经法,中诸寒冷,遂为虫所啮齿。”
《漢語大詞典》:噬啮(噬嚙,噬齧)
(1).咬。 唐 柳宗元《憎王孙文》:“虽羣不相善也。食相噬啮,行无列,饮无序。” 宋 苏洵 《上韩枢密书》:“蝮蝎终日而不螫,则噬啮草木以致其毒。” 章炳麟 《五无论》:“兽类无一夫一妇之事,两性相逐,天下为公,而以字尾之故,相噬啮犹众,何独于人类而能外是?”《花城》1981年第1期:“老人眼里闪露出悲愤,嘴里含着痛苦,仿佛有什么在噬啮着他的心。”
(2).喻侵蚀。 唐 韩愈《孟东野失子》:“日月相噬啮,星辰踣而颠。”
(3).喻迫害。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坏人靠着冰山,恣行无忌,一旦失足,忽而乞怜,而曾经亲见,或亲受其噬啮的老实人,乃忽以‘落水狗’视之,不但不打,甚至于还有哀矜之意。”
(2).喻侵蚀。 唐 韩愈《孟东野失子》:“日月相噬啮,星辰踣而颠。”
(3).喻迫害。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坏人靠着冰山,恣行无忌,一旦失足,忽而乞怜,而曾经亲见,或亲受其噬啮的老实人,乃忽以‘落水狗’视之,不但不打,甚至于还有哀矜之意。”
《漢語大詞典》:咬啮(齩齧)
咬啃。 宋 苏轼 《孙莘老寄墨》之三:“我贫如飢鼠,长夜空齩啮。”
《骈字类编》:草啮(草啮)
宋 黄庭坚 伯时彭蠡春牧图 沙眠草啮性不骄,侧身注目鸣相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