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唐鹏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唐鹏(1486年—?年),字云卿,南直隶镇江府丹徒县人,民籍。治《诗经》,行三,正德二年(1507年)由县学生中式丁卯科应天府乡试第四十二名举人,正德三年(1508年)联捷戊辰科会试第二百五十名,第三甲第三十五名进士。授浙江台州府推官,调余杭知县,官至礼部员外郎。
翟唐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大名府长垣人,字尧佐。弘治十二年进士。由寿光知县召为御史。正德中,言“内外壅蔽”之弊触怒刘瑾,久之迁宁波知府。以裁抑市舶中官藉贡物扰民,遭其诬告,下狱,旋谪云南嵩明知州。后为陕西按察副使。
维基
翟唐,字尧佐,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大名府长垣县(今河南省长垣县)人,同进士出身。弘治十二年(1499年),登进士,授寿光县知县,后召为监察御史。正德四年,出任按察湖广,奏言请求抵禦四川贼首刘烈,并建议清楚内外弊病,言及刘瑾,为刘瑾所恶。兵部尚书王敞奉承刘瑾旨意,称现在的弊病都已经解除,而翟唐却这么说,应当指出实例。恰逢刘瑾愤怒稍缓,只是严厉指责后宽恕。很久后,翟唐升任宁波府知府。当时,市舶司太监崔瑶扰民,被翟唐制止,并杖罚其党羽王臣,王臣不久病死。崔瑶奏称翟唐阻截贡献,逮杀贡使。明武宗大怒,逮捕翟唐下诏狱。巡按御史赵春等人交章解救。给事中范洵亦称翟唐被逮捕时,军民拦道涕泣,请求宽恕还任。武宗不听,贬其为云南嵩明州知州,之后升任陕西副使,任上去世。
唐符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唐符(15世纪—16世纪),字信伯,号雪泉,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人。唐符是成化十一年进士唐韶之子,弘治十四年(1501年)中举人,正德九年(1514年)成进士,获授行人,十四年(1519年)实授四川道监察御史,巡按湖湘不烦扰人民,被称为「真御史」。之后他外任四川按察司副使,调往河南监督水利,嘉靖十四年(1535年)升山西右参政,督理粮饷,在任内去世。儿子唐围任河南都司断事,官至化州同知;另一子唐园任福州府吏目。

人物简介

维基
唐皋(1469年—1526年),字守之,号心庵(一作新庵),别号紫阳山人。南直隶徽州府歙县岩镇(今安徽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人。明正德年间状元,官至侍讲学士兼经筵讲官。曾奉旨出使朝鲜,是中朝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明史稿》有传。唐皋出身于程朱理学思想积淀深厚的徽州李唐氏文献世家。他“生而英迈”,但因家道中落穷迫难以为生,靠宗族亲友和乡邻方音等人救济度日。于是,他发奋读书,胸怀抱负。乡人方富祯、方銮父子,累世积书,为岩镇著姓,他常往借阅,遂博极群书,又与乡人程元俊等友善。他名理宿识、文采敏捷,“下笔立就,或请改窜,辄迅笔更撰,不袭前篇一字,人以是服其才”。时任徽州知府彭泽称其为“状元才”,“延礼甚厚” 。唐皋“尝以年家好谒浔阳守。守一见,期大魁,赠百缗。途次,知同行友窘状,怆然曰:‘公贫倍我,何不罄持去为婚养资!’竟垂橐归。自身困穷不济却资助他人,体现出唐皋仗义疏财的品格。安贫读书的唐皋,治《春秋》经,但他的科举之途并不顺利。正德五年(1510年),新任徽州知府熊桂履任。熊桂任内大兴文教,重建紫阳书院。正德七年(1512年)三月,院成,熊桂“拨七校士合四十人”,亲自讲道其中。唐皋就是这四十人之一。据传说,熊桂其人“长于青乌之学,相其家(引者注:谓唐皋宅),称善地,所未足者,前宜浚水一道,为御阶水,必登高第。因为买其邻之地,凿水如法”。作为知府,竟然亲自帮助唐皋完善风水,可谓对其才学十分推重,对其中举也十分期待了。正德八年(1513年),在从紫阳书院肄业后,唐皋再次赴应天府参加乡试(时任主考官为伦文叙、贾咏等人),结果得中第二名亚元、《春秋》第一名。正德九年(1514年)二月,唐皋赴京师参加甲戌科会试,又获得第四名、《春秋》第一名(主考官梁储、毛澄等人)。同年三月殿试(读卷官杨廷和等人),中甲戌科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据说,放榜前有人先后驰告唐皋中了探花、榜眼,他都认为“不止此”,最后果真高中状元。原来,他多次梦见“面前列瓜锤一对”,这正是他中状元后游街归第的仪仗。有司送状元归第以黄盖、瓜锤为导从,就是从此科开始。正德十二年(1517年)二月,唐皋以翰林院修撰、承务郎的身份同主丁丑科会试。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驾崩。新登极的明世宗任命唐皋为正使,著一品服,出使朝鲜。在出使期间,唐皋与李朝著名文臣李荇、苏世让、郑士龙、李希辅、南衮等人唱和,并首次在官方层面上将李梦阳等“前七子”的复古主张介绍到朝鲜,对李朝中后期文学复古革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归朝后,唐皋参修《武宗实录》。《实录》成,晋为翰林院侍讲学士兼经筵讲官,受赐白金二十两、文绮二表里、罗衣一袭。这部实录是在“大礼议事件”这一特殊环境下撰写的,且总裁、纂修诸臣大都是武宗朝反对正德弊政者,故而一反“臣为君讳”的作法,对武宗违背“祖训”之荒唐政治和荒诞行径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作为始终参与其事的纂修官,唐皋对《武宗实录》这部明代史学重要著作的成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嘉靖五年(1526年)三月,唐皋卒于官,年仅五十八岁。“临终犹进《君子小人章》”,“用不尽其才,朝野惜之”。明世宗“以其讲读效劳,特与祭一坛”,归葬歙县。“前七子”之一的王九思作有挽诗。消息传到朝鲜后,曾和唐皋唱和的李朝文学家李荇、郑士龙等人也都作诗寄托缅怀之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0—1523 【介绍】: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从周臣学画。弘治十一年举人第一。会试时,牵涉科场舞弊案,下诏狱,谪为吏,耻不就。游名山大川,以卖画为生。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精。宁王朱宸濠厚礼聘之,寅察其有异志,佯狂而归。筑室桃花坞,与客日游宴其中。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明四家。诗文亦工。有《画谱》、《六如居士集》。
词学图录
唐寅(1470-1524) 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又号桃花庵主、逃禅仙吏。苏州吴县人。明弘治十一年(1498)以第一名中举,世因以"唐解元"称之。以画名,与沈周、文徵明、仇英有"明四家"之目。诗文与徐祯卿、文徵明、祝允明并称"吴中四才子"。有《唐伯虎全集》,词在集中。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伯虎,一字子畏,吴县人。弘治戊午乡试第一。有六如居士集。
唐濂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唐濂,字景之,直隶徽州府歙县人,军籍。应天府乡试第三十七名举人。正德六年(1511年)中式辛未科会试第三百十三名,登第三甲第七十六名进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东琼山府城东厢攀丹村(今属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国兴街道) 人,字平侯。弘治十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户部侍郎。世宗欲攻安南,胄极言不可。嘉靖十七年,世宗欲祀生父献皇帝明堂,配上帝,胄抗疏,力言其非。下诏狱,削籍归。
全粤诗·卷一八六
唐胄(一四七一 — 一五三九),字平侯。琼山(今属海南省)人。明孝宗弘治十五年(一五〇二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以忧归。刘瑾斥诸服除久不赴官者,坐夺职。瑾诛,召用,以母老不出。嘉靖初,起故官。进员外郎,迁广西提学佥事。屡迁广西左布政使。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移山东。迁南京户部右侍郎。十五年改北部,进左侍郎。十八年卒,年六十九。著有《西洲存稿》。《明史》卷二〇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〇一有传。唐胄诗,以民国二十四年海南书局印《海南丛书》第三集所收《传芳集·西洲存稿》(《传芳集》乃唐胄、唐穆、唐秩父子三人诗文之合集)为底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邵阳人,字应韶。正德三年进士。授监察御史。释疑狱,革宿弊,不避权贵,处决详明,累迁佥都御史,巡抚四川。镇压川南边民起事,迁左副都御史。
维基
唐凤仪(1480年—?年),字应韶,号六亭,湖广宝庆府邵阳县人。治《书经》,行一,由府学生中式丁卯科(1507年)湖广乡试第七十一名举人,年二十九岁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会试第二百八十名,第三甲第四十七名进士。初授行人司行人,五年夏四月充副使,册封晋府新化王、旌德王、交城王。六年十二月选授广西道御史,巡按苏松,正德末巡按浙江。嘉靖元年(1522年)八月复除河南道御史,三年六月升应天府府丞,六年调顺天府府丞,七年四月升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九年五月回都察院管事,升左都御史。
唐欢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唐欢(1473年—1509年),字季和,号只山,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灶籍。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科应天府乡试第一百十四名举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联捷壬戌科二甲第八十三名进士。明年以守部告归。又二年授刑部主事,正德初晋员外郎,以时降调外任,谪谷城县知县。正德四年(1509年)十月往湖南勘储时,卒于长沙善感县,年仅三十七。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一八五
唐冕,字元瞻。琼山人。胄兄。游郡学治举业,能旁通诗词。年二十而卒。明正德《琼台志》卷三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士纲。弘治九年进士。正德间为兵科给事中,以不谒馈宦官谪判深州。刘瑾诛,累官江西学政。朱宸濠反,锦激励士民,捕守城内官杜茂等,驰请南赣巡抚王守仁入城,建首功。后坐事落职,寻事白,致仕归。卒年八十。
明诗纪事·丁签·卷七
锦字士絅,上海人。弘治丙辰进士,授东明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刘瑾谪深州知州。瑾诛,迁南工部主事,历南刑部郎中,出为江西提学副使。有《龙江集》十二卷。
维基
唐锦(1475年—1554年),字士綗,号龙江居士,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今上海市)人,民籍,官至江西按察使司提学副使。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科应天府乡试第十一名。弘治九年(1496年)丙辰科三甲第一百五十一名进士。归养七年,方出仕,授山东东明县知县。升兵科给事中,理广东盐法,因忤刘瑾意,谪深州州判。刘瑾伏诛,升南京工部主事,累官江西提学副使。正德十四年(1519年)朱宸濠叛,唐锦集结城中士民,激以大义,抓捕内官杜茂等四十二人,驰请王守仁入城,建立首功。不久致仕,卒年八十。有《龙江集》传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西贵县人,字唐佐,号紫江。机警有胆勇。嗣世职为奉仪卫指挥使。正德中,以镇压永安、义宁、荔浦、古田等处瑶民起义,进署都指挥同知,掌都司事。嘉靖五年,计平田圳土官岑猛。以参将驻柳州。善用间谍,侦查瑶寨,故出兵无不胜。景擢都督同知、贵州总兵官。谢病归。复起为广东副总兵,改贵州总兵官镇压黎族、苗族起事。又受命攻倭海上,无功,被劾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7—1546 【介绍】: 明浙江兰溪人,字虞佐,号渔石。正德三年进士。任郯城知县,嘉靖时,累迁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诸府,罢榷税及虚田之租。进兵部尚书,总制三边军务。赈陕西饥,屡败吉囊及俺答。累官至吏部尚书。以年老多病,每事咨僚佐,辄为所欺,罢为民。卒后复官,谥文襄。有《渔石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虞佐,兰溪人。正德戊辰进士,累官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赠少保谥文襄有渔石集
明诗纪事·戊签·卷十
龙字虞佐,兰溪人。正德戊辰进士,除郯城知县。入为御史,擢陕西提学副使,历山西按察使。召拜太仆卿,改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连,兼巡抚凰阳诸府。进左副都御史,历吏部侍郎,进兵部尚书,总制三边,召拜刑部尚书,加太子少保,乞归。寻起南刑部尚书,就改吏部,入为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进吏部,黜为民卒。后以子修撰汝楫疏辨,诏馒官,赠少保,谥文襄。有《渔石集》四卷。 (《四库总目》:龙所著有《黔南集》、《江右集》、《关中集》、《晋阳集》,其文颇具浩瀚之气,诗尤长于五言。《艺苑卮言》:唐虞佐如苦行头陀,终少玄解。 《国雅》:唐文襄风度环爽,颇臻古雅。集为蔡子木所编辑。中有「长淮接江水,千里映空色」,「夜雨分芝草,晴天落囊鱼」,亦作玄解语。 《明诗选》:陈卧子曰:「渔石五言本之少陵,已涉藩篱,浙窥堂奥。」李舒章曰:「渔石五言律诗刁斗精明,风云狎竞,足为名家。」)
维基
唐龙(1477年—1546年),字虞佐,号渔石,浙江兰溪县(今浙江省兰溪市)人,正德戊辰进士,嘉靖间累官吏部、刑部、兵部尚书。谥文襄。唐龙早年受业于同县章懋。弘治十四年(1501年)举辛酉科浙江乡试,正德三年(1508年),登进士,授山东郯城县知县。正德六年(1511年),畿内爆发刘六刘七起义,席捲多省,唐龙数次抵禦刘六进攻。父丧丁忧去职。服除,授监察御史,出按云南。钱宁义父参将卢和坐罪当死,钱宁为奏辩,下镇抚覆勘。恰会遣官录囚,钱宁下属欲出面和解,为唐龙所逮捕,正其罪。再出按江西。正德十六年(1521年),世宗即位。七月唐龙升任陕西提学副使,嘉靖五年(1526年)十一月迁山西按察使,六年十二月召为太仆寺卿。嘉靖七年(1528年)二月,唐龙升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诸府。八年十月召拜为右副都御史,回都察院管事。九年十二月升任吏部右侍郎,十年八月升左侍郎。嘉靖十一年(1532年),陕西发生大饥荒。吉囊拥众临边,延绥告警。明世宗命唐龙担任兵部尚书、三边总督并兼理振济,发内帑金三十万前往。唐龙用总兵官王效、梁震,屡次击退敌军。嘉靖十四年(1535年),召为刑部尚书。九庙修成,唐龙上充军应赦者一百四十人,除丰熙、杨慎、王元正、马录、吕经、冯恩、刘济、邵经邦外,其馀人全部释放。尚书六年考满,十六年(1537年)八月加太子少保。十七年四月,唐龙遂以母老乞归侍养。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八月,再起用为南京刑部尚书,随即于十二月改任南京吏部尚书。次年兵部尚书戴金罢免,世宗召还唐龙替任,四月兼提督团营军务。太庙修成后,加太子太保。十二月代熊浃为吏部尚书,其为官劳绩,凡事均咨询僚佐,因年迈多病,动辄为僚佐所欺。御史陈九德劾前选郎高简罔上行私,连及唐龙衰暮。高简下诏狱,唐龙引疾辞职未成,吏科给事中杨上林、徐良辅又疏论高简之事,世宗下诏,高简杖刑六十遣戍,杨上林、徐良辅因不早言罢官,唐龙则黜为民,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七月卒于回乡途中。经过数年,其子翰林院修撰唐汝楫上疏辩解,朝廷复其原职,追赠少保,谥文襄。唐龙曾与严嵩为善,其罢官之事,实为夏言所为。
左唐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左唐(1477年—1521年),字尧卿,直隶扬州府江都县人。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科应天府乡试第十八名,弘治九年(1496年)联捷丙辰科第二甲第八名进士。历官户部郎中,正德四年(1509年)七月升四川布政司右参议,养病。七年闰五月复除广西右参议,丁忧归。十二年五月复除广西,十四年八月升转本司左参政,调任广东。正德十六年十一月,与前右布政使邵蕡盗侵公藏被发觉,命逮问如律。寻绝食而死。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二二四
唐光,字汝晦。归善人。明武宗正德十四年(一五一九)举人,官城步令。清雍正《归善县志》卷一七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