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6—635 【介绍】: 唐开国皇帝。祖籍陇西成纪,迁狄道,又徙武川镇,后入中原,居南赵郡广阿。字叔德。其祖于北周时封唐国公。渊七岁袭爵,隋时累迁太原留守。炀帝大业十三年起兵反隋,次年称帝,国号唐,建都长安。在位九年,平定群雄统一天下,传位于太子世民,自称太上皇。卒谥大武皇帝。
全唐文·卷一
帝姓李氏。讳渊。字叔德。其先陇西成纪人。后徙长安。祖虎。佐周有功。为柱国。追封唐公。帝生袭封。隋大业十二年十二月为太原留守。明年五月举义兵。十一月入长安。尊立恭帝。自为大丞相。进爵为王。义宁二年戊寅五月受禅。建元武德。在位九年八月。传位太子。年七十一。谥曰大武皇帝。庙号高祖。追尊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漢語大詞典》:射屏
指 唐高祖 射雀屏成婚事。旧唐书·后妃传上·高祖窦皇后:“ 竇毅 闻之,谓长公主曰:‘此女才貌如此,不可妄以许人,当为求贤夫。’乃于门屏画二孔雀,诸公子有求婚者,輙与两箭射之,潜约中目者许之。前后数十辈莫能中, 高祖 后至,两发各中一目。 毅 大悦,遂归我帝。”后因以“射屏”喻择佳婿。《剪灯馀话·琼奴传》:“古人有射屏、牵丝、设席等事,皆所以择婿也。”
《漢語大詞典》:雷泉
即 雷渊 。 唐 张说 《赠凉州都督上柱国太原郡开国公郭君碑》:“公太白之精, 雷泉 之灵。”按, 唐 人避 唐高祖 李渊 讳改。参见“ 雷渊 ”。
分類:唐高祖
《漢語大詞典》:雷渊(雷淵)
古代神话中的水名。《楚辞·招魂》:“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旋入 雷渊 ,爢散而不可止些。” 蒋骥 注:“ 雷渊 , 周孟侯 云:‘即西域 河 源所注之 雷翥海 。’” 高亨 注:“ 雷渊 ,古代神话中的水名。”
分類:水名
《漢語大詞典》:群见(羣見)
旧时诸贡举人到阙入对之谓。 唐高祖 长寿 二年十月始诏举人元日随物入贡,此贡人群见之始。见 宋 王溥唐会要卷七六。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人事:“旧制天下贡举人到闕,悉皆入对,数不下三千人,谓之羣见。”
《漢語大詞典》:貙武
(1).貙虎。 唐高祖 李渊 之祖名 虎 , 唐 人因避讳改“虎”为“武”。比喻勇猛的武士。 唐 马植 《奉和白敏中圣道和平致兹休运岁终功就合咏盛明呈上》:“指挥貙武皆神算,恢拓乾坤是圣功。”
(2).形容勇武。 清 陈廷敬 《平滇雅》之二:“帝臣如虎,帝师貙武。”
《漢語大詞典》:铜兽符(銅獸符)
即铜虎符。 唐 人避 唐高祖 之祖 李虎 讳,改“虎”为“兽”。隋书·高祖纪下:“冬十月丁未,颁铜兽符於驃骑、车骑府。”通典·职官十三:“ 梁 封爵亦如 晋 宋 之制……诸公侯皆假铜兽符、竹使符第一至第五。”亦省作“ 铜兽 ”。 唐 柳宗元 《代裴中丞谢讨黄少卿贼表》:“灵旗斜指,铜兽俯临。”参见“ 铜虎符 ”。
《國語辭典》:铜虎符(銅虎符)  拼音:tóng hǔ fú
汉代用于军事徵发的兵符。铜制虎形,分为左右两半,右符留在京师,左符分给郡守。《史记。卷一○。孝文本纪》:「初与郡国守相为铜虎符、竹使符。」南朝宋。裴骃。集解:「应劭曰:『铜虎符第一至第五,国家当发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听受之。』」
《漢語大詞典》:虬兽(虬獸)
亦作“虯兽”。 即虬虎。 唐 人修史避 唐高祖 讳而改。晋书·文苑传·袁宏:“虯兽虽惊,风云未和。”按,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作“虯虎”。参见“ 虬虎 ”。
《漢語大詞典》:虬虎
犹龙虎。比喻君臣或贤人。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虬虎虽惊,风云未和。”一本作“虯虎”。 吕向 注:“虬,龙也。云从龙,风从虎。言未和者,君臣未相应合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鞠歌行》:“譬如虬虎兮来风云,亦如形声影响陈。”
《漢語大詞典》:武尾
即虎尾。 唐 人避 唐高祖 之祖 李虎 讳,改“虎”为“武”。北史·李平传:“前来臺使,颇好侵渔。 平 乃画‘履武尾,践薄冰’於客馆,注颂其下,以示诫焉。”
《国语辞典》:平阳公主(平阳公主)  拼音:píng yáng gōng zhǔ
唐高祖李渊的女儿,(西元?~623),名不详。嫁柴绍为妻,隋炀帝大业十三年李渊起兵反隋时,在鄠县倾尽家产,招募七万军队,时称为「娘子军」。
《国语辞典》:罗成叫关(罗成叫关)  拼音:luó chéng jiào guān
戏曲剧目。隋唐故事戏。叙述唐高祖命三子元吉挂帅出征定方,元吉欲剪除世民爱将罗成,故意保荐其出战,胜而无赏,反受棍责,后出城再战,人马俱困,元吉闭城不纳。罗春暗告元吉阴谋,成乃血书交罗春,誓死赴敌,马陷污泥,中乱箭而死。
《國語辭典》:开元通宝(開元通寶)  拼音:kāi yuán tōng bǎo
唐代钱币。高祖武德四年铸。《新唐书。卷五四。食货志四》:「武德四年,铸『开元通宝』,径八分,重二铢四参,积十钱重一两,得轻重大小之中,其文以八分、篆、隶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