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95
词典
29
分类词汇
166
共29,分2页显示
1
2
2
下一页
词典
哲学
语义哲学
艺术哲学
哲学的党性
哲学笔记
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泡面哲学
批判哲学
民生哲学
启蒙哲学
科学哲学
经院哲学
老庄哲学
力行哲学
教父哲学
《國語辭典》:
哲学(哲學)
拼音:
zhé xué
哲学一词在西方原指爱智,是一种藉由人的理智去探讨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最高原理之学问。在东方,哲学除包含上述意义外,尚包含如何通过实践行为以实现道德理想人格。
分類:
哲学
希腊
《漢語大詞典》:
语义哲学(語義哲學)
现代的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它否认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性,否认一般概念能反映实在事物。语义哲学分特殊语义学与普通语义学两派。前者认为哲学的任务只在于研究词、词组和语言结构的实在意义,而不在于分析实在的事物及其关系。后者说社会政治问题的发生,不是由于社会制度本身的矛盾,而是由于词和语言的结构不完善引起的;一般概念如“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等是有名无实的。
分類:
现代
主观
唯心主义
哲学
否认
客观
观世
世界
规律性
《漢語大詞典》:
艺术哲学
一是作为美学的别称。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美学是研究美的艺术的科学,即以艺术为主要对象,通过艺术来研究美,故美学应称为艺术哲学。另一是从属于文艺理论的范畴,即运用哲学的观点探讨艺术问题,它与前者有相通之处,但主要是艺术理论。
分類:
一是
美学
德国
哲学家
艺术
《漢語大詞典》:
哲学的党性
也称“哲学的党派性”。指哲学中存在着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在哲学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始终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哲学基本派别与两条哲学路线的斗争。
分類:
哲学
党派
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斗争
《漢語大詞典》:
哲学笔记
列宁1895-1916年的笔记。共四十六篇。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体系的主要原则和内容,提出一系列创造性的见解。第一次明确提出辩证法、逻辑和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同一个东西。提出对立面的统一是辩证法的实质。
分類:
笔记
马克思
主义
辩证法
体系
原则
《漢語大詞典》:
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作于1844年4-8月。由三个未完成手稿组成。批判地分析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提出异化劳动理论,阐述了自己的哲学、经济学观点和共产主义思想。对人的生成、自然和社会的历史、美的规律等提出一系列创造性的见解。
分類:
马克思
未完
完成
手稿
《国语辞典》:
泡面哲学(泡面哲学)
拼音:
pào miàn zhé xué
泡面,一种速食品。「泡面哲学」指速战速决的处世态度。
分类:
速食
食品
处世
世态
态度
《国语辞典》:
批判哲学(批判哲学)
拼音:
pī pàn zhé xué
德国哲学家康德所创的学说。其内容在批判我们的纯粹理论理性、实践理性及判断力之有效应用范围和作用。康德指出「批判」的意义在于检验知识的构造和能力,而不是提出一个新的知识系统。
分类:
德国
哲学家
康德
学说
其内
批判
我们
纯粹
理论
论理
理性
实践
有效
效应
范围
《国语辞典》:
民生哲学(民生哲学)
拼音:
mín shēng zhé xué
三民主义的最高原理与哲学基础,认为人类求生存为社会进化的根源,而民生为历史的中心。
分类:
三民主义
高原
原理
哲学
基础
为人
求生
生存
社会
进化
根源
《国语辞典》:
启蒙哲学(启蒙哲学)
拼音:
qǐ méng zhé xué
哲学上指十七、十八世纪时,支配英、德、法思想界的学风。其特徵为崇理性、重自由、破因袭。
分类:
哲学
十八世
支配
思想
学风
《国语辞典》:
科学哲学(科学哲学)
拼音:
kē xué zhé xué
关于科学(主要是自然科学)的哲学学说。其研究核心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而引发的问题。主要内容包括:一、科学方法的检讨。二、科学名相的分析。三、科学知识成立可能性的检讨。四、科学形上假设的探求。五、科学宇宙观的成立及批判。六、科学与价值的关系。七、科学在文化上的地位之检讨。
分类:
要是
自然科学
哲学
学学
学说
《国语辞典》:
经院哲学(经院哲学)
拼音:
jīng yuàn zhé xué
欧洲中世纪的教会哲学。运用逻辑和哲学方法讨论、讲授基督教的教义,设法调和理性与信仰间的冲突。但往往墨守经文,强加申释。
分类:
欧洲
洲中
中世纪
教会
哲学
运用
逻辑
辑和
学方
讨论
讲授
基督教
教义
《国语辞典》:
老庄哲学(老庄哲学)
拼音:
lǎo zhuāng zhé xué
老子和庄子的哲学思想。是先秦时期道家思想的主流。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如:「老庄哲学并不是消极避世的思想,而是追求生命自在、逍遥的一种哲学。」
分类:
老子
哲学
思想
道家
主流
《国语辞典》:
力行哲学(力行哲学)
拼音:
lì xíng zhé xué
为蒋中正先生依据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国父的知难行易说,而提倡笃实履践的革命理论,以求困勉精进,即知即行。
分类:
中正
先生
依据
国父
《国语辞典》:
教父哲学(教父哲学)
拼音:
jiào fù zhé xué
西元2~5世纪早期基督教为其教义辩护的一种思想体系。它是由既宣讲又著作的护教者,即所谓的教父,根据《圣经》,并与古希腊、古罗马哲学融合建立起来的。
分类:
世纪
早期
基督教
教义
辩护
思想体系
公元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