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95
词典
29
分类词汇
166
共166,分12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人本说
叔本华
盖然性
多元论
对立面
非决定论
方法论
反杜林论
烦琐哲学
泛神论
反映论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不可知论
辩证法唯物论提纲
辩证逻辑
《国语辞典》:
人本说(人本说)
拼音:
rén běn shuō
近代主要哲学思想之一。以费尔巴哈(Ludwig Feuerbach)为代表,主张人为国家社会活动的意义所在,并以人为本位重新检视一切事物的价值,来反对唯心主义及宗教信仰,因其否定宗教迷信及神的存在,亦可谓为人本的唯物论。
分类:
哲学
思想
巴哈
近现代
《国语辞典》:
叔本华(叔本华)
拼音:
shú běn huá
Arthur Schopenhauer
人名。(西元1788~1860)德国哲学家。提倡意志哲学。认为生活意志为宇宙的本体,由此意志以生欲望,则欲望永不得满足,故苦痛亦无终了时,世称「厌世主义」。著有《意志与表象之世界》等。
分类:
人名
德国
哲学
哲学家
提倡
意志
公元
《國語辭典》:
盖然性(蓋然性)
拼音:
gài rán xìng
有可能但又不必然的性质。与「必然性」相对。如:「这件案子有高度盖然性由公司得标,所以我们要更积极争取。」
分類:
哲学
哲学用语
必然
必然性
可能
性质
《國語辭典》:
多元论(多元論)
拼音:
duō yuán lùn
一种哲学派别。认为宇宙的本源为多数之实在所成,与一元论相对。
分類:
世界
许多
构成
哲学
学学
学说
《漢語大詞典》:
对立面(對立面)
(1).哲学上指处于矛盾统一体中的相互依存、相互斗争的两个方面。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一:“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艾思奇
《辩证唯物主义讲课提纲》
第八章:“其实一切矛盾着的对立面,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们相互间都可以说是处于根本对立的地位,而它们之间都是具有着一定条件下的同一性。”
(2).指社会生活中立场、观点等互相对立的方面。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长流夜郎前后》
:“意外的是,他这时和十年前的诗友 高适 却成为了对立面。”
分類:
对立面
哲学
社会
中立
矛盾
立场
观点
相互
依存
方面
斗争
《漢語大詞典》:
非决定论
与“决定论”相对。否认一切事物具有因果制约性和规律性的哲学学说。它无限夸大偶然性、自由意志,宣扬盲目力量。
分類:
否认
切事
有因
因果
制约
规律性
哲学
学学
学说
《漢語大詞典》:
方法论(方法論)
哲学上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学说。 艾思奇
《辩证唯物主义讲课提纲》
第一章:“哲学是关于人们的世界观的学问,世界观对于人们的认识又具有方法论的作用。”
《光明日报》
1987.3.15:“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是提供给人们一个观察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把它创造性地运用于各种具体问题时,本身就是多姿多彩、千差万别的。”
分類:
哲学
上关
认识
世界
改造
根本
学说
《漢語大詞典》:
反杜林论
恩格斯作于1876年9月至1878年6月。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方面批判杜林对马克思主义的“变革”,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基本理论。
分類:
哲学
政治
治经
经济学
社会主义
主义
三方
批判
马克思
《漢語大詞典》:
烦琐哲学(煩瑣哲學)
(1). 欧洲 中世纪在学院中讲授的以解释天主教教义为内容的哲学,实际上是一种神学体系。由于采用烦琐的抽象推理的方法,所以称为“烦琐哲学”。
(2).指罗列表面现象,拼凑枯燥条文,使人得不到要领的作风和文风。
分類:
罗列
欧洲
列表
表面
中世纪
在学
拼凑
学院
院中
中讲
枯燥
讲授
条文
解释
天主教
教义
要领
作风
风和
和文
文风
哲学
《國語辭典》:
泛神论(泛神論)
拼音:
fàn shén lùn
认为自然与神,本质上为一体,世界万物不外乎神的表现的理论。代表学者有布鲁诺和史宾诺沙。也称为「万有神论」。
分類:
哲学
学理
理论
主张
不存
存在
自然
之外
《漢語大詞典》:
反映论(反映論)
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同唯心主义的先验论根本对立的哲学学说。认为人的认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不是先天就有的。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认识论,不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把认识只看做是消极地、被动地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和作用。这是消极的直观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认为认识依赖于实践,认识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能动地指导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分類:
唯物主义
认识论
唯心主义
根本
哲学
学学
学说
《漢語大詞典》: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克思作于1845年初。共十一条。提出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基本点,概述了新的世界观。其核心是实践观点,阐明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提出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分類:
马克思
年初
提出
哲学
思想
《國語辭典》:
不可知论(不可知論)
拼音:
bù kě zhī lùn
一种唯心的认识论。认为除了感觉之外的世界是无法认识的。
分類:
唯心主义
哲学
学理
理论
为人
认识
能力
是有
有限
《漢語大詞典》:
辩证法唯物论提纲
毛泽东作于1937年。由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授哲学的记录稿整理而成。分唯心论与唯物论、辩证法唯物论、唯物辩证法三章。实践论和矛盾论是重点展开论述的两节。
分類:
毛泽东
延安
军政
大学
讲授
哲学
记录
整理
《漢語大詞典》:
辩证逻辑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是研究思维辩证法的科学。辩证逻辑要求人们必须把握、研究事物的总和,从事物本身矛盾的发展、运动、变化来观察它,把握它,只有这样,才能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
分類:
马克思
主义
哲学
思维
辩证法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