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95
词典
29
分类词汇
166
共195,分1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经验
思辨
内容
正举
神我
质变
异化
同一性
通几
安敦
联系
主体
僧祛
徵知
对抗
《國語辭典》:
经验(經驗)
拼音:
jīng yàn
1.实地体验。《西游记》第二六回:「菩萨道:『我这净瓶底「甘露水」,善治得仙树灵苗。』行者道:『可曾经验过么?』」《红楼梦》第四二回:「把古往今来没见过的,没吃过的,没听过的都经验了。」
2.亲自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如:「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登山向导。」
分類:
效验
感性
亲身经历
经验
验证
哲学
客观事物
直接接触
中通
感觉器官
获得
认识
《國語辭典》:
思辨
拼音:
sī biàn
1.思考辨析。如:「他聪明灵敏,思辨能力很强。」
2.纯粹的思维。即不依实际经验作思考,而从事于形式、范畴、关系的掌握与推究。
3.不以外界事物为思考的对象,而以心为对象。
分類:
思辨
哲学
哲学名词
纯粹
思考
考辨
辨析
经验
《國語辭典》:
内容(內容)
拼音:
nèi róng
1.事物内部所包含的实质或意义。相对于形式而言。如:「这份合约的内容请务必遵循。」
2.文学或艺术作品中所含的意义或精神。相对于形式、技巧而言。如:「这本书的内容浅显易懂,非常适合孩子阅读。」
分類:
内容
物件
哲学
哲学名词
内部
里面
包容
实质
东西
意义
总和
《漢語大詞典》:
正举(正舉)
先秦 哲学用语。谓正确的举例或提法。
《
公孙龙子·通变论
》
:“黄其正矣,是正举也。”
《
公孙龙子·通变论
》
:“木贼金者碧,碧则非正举矣。”
分類:
哲学
正确
举例
《漢語大詞典》:
神我
古 印度 婆罗门教六派哲学中数论派的主要学说。该派以“神我”为产生一切物质运动和生命现象的精神本体,居“二十五諦”之首。见
《
金七十论
》
。佛教斥为“神我外道”。 章炳麟
《无神论》
:“僧佉之説,建立神我,以神我为自性三德所缠缚,而生二十三諦,此所谓唯我论也。”
分類:
印度
婆罗门教
哲学
中数
学说
《國語辭典》:
质变(質變)
拼音:
zhí biàn
事物本质发生变化。
分類:
质变
哲学
哲学用语
状态
《國語辭典》:
异化(異化)
拼音:
yì huà
语音学上指两个相同或相似的音连在一起,而变成不相同或不相似的音。如「总统」ㄗㄨㄥˇ ㄊㄨㄥˇ异化为ㄗㄨㄥˊ ㄊㄨㄥˇ。
分類:
哲学
同类
演变
变成
自己
拥有
东西
转化
化成
《漢語大詞典》:
同一性
(1).在辩证法中,指矛盾的同一性、统一性、一致性。是反映一切事物矛盾诸方面的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和互相转化的哲学范畴。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同一性是现实的、具体的,是包含着差异、对立的同一性。
(2).指抽象的、简单的等同。在有些唯心主义哲学中,把“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解释成存在和思维、自然和精神没有区别。如 德国 谢林 的同一哲学。
(3).指性质完全相同。 秦关根
《法拉第》
第九章一:“ 法拉第 埋头在实验室里。他用实验证实了不同形态的电的同一性。”
分類:
抽象
辩证法
性质
全相
简单
矛盾
等同
有些
统一
唯心主义
哲学
《漢語大詞典》:
通几(通幾)
意指哲学。语本
《易·繫辞上》
:“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 清
方以智
《〈物理小识〉自序》
:“寂感之藴(指天地阴阳动静的奥妙),深究其所自来,是曰通几。”
分類:
意指
哲学
《国语辞典》:
安敦
拼音:
ān dūn
Marcus Aurelins Antoninus
人名。(西元121~180)罗马皇帝,爱好哲学,政绩显著,曾通使于汉,即《
后汉书
》所称大秦王安敦,著有《默想录》一书。
分类:
人名
罗马
爱好
哲学
帝王
公元
《國語辭典》:
联系(聯繫)
拼音:
lián xì
连络。如:「请以电话与我联系。」
分類:
联系
哲学
相互
哲学概念
连接
联络
拴缚
结合
双方
和事
《國語辭典》:
主体(主體)
拼音:
zhǔ tǐ
1.事物中的主要部分。如:「学生为学校的主体。」
2.哲学上指有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个体。
3.法律上使用行为主体或权利主体等用语,权利主体指可以享受权利、负担义务的个体。例如:《民法》上的自然人或法人。
分類:
主体
哲学
法学
统治
治地
民法
地位
法中
客体
中指
享受
权利
负担
义务
体有
认识
公民
实践
法人
能力
帝王
《漢語大詞典》:
僧祛
梵语的音译。意译“数论”。古代 印度 哲学的一派。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客观存在的“自性”,其中包含互相矛盾配合的三“德”,因而转变为二十三谛;此外还有绝对的“神我”,以上合共二十五谛,即宇宙的一切。经典
《数论颂》
有 真谛 汉 译本,名
《
金七十论
》
。 唐 玄应
《
一切经音义
》
卷十:“僧佉,此语讹也。应言僧企耶。此云数也,其论以二十五根为宗,旧云二十五諦也。” 章炳麟
《无神论》
:“僧佉(译曰数论)之説,建立神我,以神我为自性三德所缠缚,而生二十三諦,此所谓惟我论也。”
分類:
梵语
音译
意译
印度
哲学
一派
《漢語大詞典》:
徵知
古代哲学概念。谓通过“心”的思维活动,对耳、目、鼻、口等感官得来的认识进行分类、辨别、取舍,进一步认识客观事物。
《
荀子·正名
》
:“心有徵知。徵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名》
:“接於五官曰受,受者谓之当簿,传於心曰想,想者谓之徵知。”
分類:
哲学
思维
感官
得来
认识
行分
分类
辨别
取舍
《國語辭典》:
对抗(對抗)
拼音:
duì kàng
1.对立、抗拒。如:「对抗到底不退缩」。
2.较量、比赛。如:「那两支球队的对抗,总是吸引众多球迷入场观赏。」
分類:
对抗
哲学
对立
抗拒
抗衡
剧烈
外部
冲突
斗争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