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95
词典
29
分类词汇
166
共195,分13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分类词汇
(续上)
必然王国
必然性
德国古典哲学
道法自然
大众哲学
存在主义
清静无为
内部联系
内部矛盾
实证主义
实用主义
社会意识
上层建筑
两分法
离坚合异
《漢語大詞典》:
必然王国(必然王國)
哲学上指人在尚未认识和掌握客观世界规律之前,没有意志自由,行动必然受着自然性支配的境界。
分類:
哲学
尚未
认识
掌握
客观
观世
世界
规律
《漢語大詞典》:
必然性
哲学上指由事物内在本质所规定的决定性的联系或趋势。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互相联结,交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与“偶然性”相对。
分類:
必然性
哲学
内在
本质
规定
决定性
联系
趋势
《漢語大詞典》:
德国古典哲学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资产阶级哲学。创始人为康德,黑格尔为集大成者,费尔巴哈为最后的代表。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成就是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内核”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之一。
分類:
世纪末
世纪
上半
半叶
德国
资产阶级
哲学
《漢語大詞典》:
道法自然
老子 的哲学思想。
《老子》
:“道法自然。” 老子 认为,“道”虽是生长万物的,却是无目的、无意识的,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即不把万物据为己有,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主宰和支配万物,而是听任万物自然而然发展着。
分類:
老子
哲学
思想
虽是
生长
万物
《漢語大詞典》:
大众哲学
艾思奇著。1934年至1935年在
《读书生活》
连载,1936年出版单行本。用生动通俗的语言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通俗读物,在当时影响很大。后收入
《艾思奇文集》
。
分類:
年至
连载
出版
生动
通俗
阐述
马克思
主义
哲学
原理
《國語辭典》:
存在主义(存在主義)
拼音:
cún zài zhǔ yì
一种对现代西方深具影响力的哲学。此种哲学最先在探讨存在的意义,继而阐明存在的方式,及人的存在与上帝超越性的关系。代表的思想家有丹麦的齐克果、德国的海德格、法国的沙特等人。这种学说强调存在先于本质,认为人先存在才决定他的本质(成为什么样的人);不同于传统哲学的本质先于存在,认为所有人天生本质一致,人的本质决定了人的存在(无论何时代、何地域的人都一样)。此差异成为其主要特色。
分類:
存在主义
现代
西方
哲学
学学
学说
说和
流派
存在
《國語辭典》:
清静无为(清靜無為)
拼音:
qīng jìng wú wéi
指道家克制欲念,心神宁静,顺应自然的思想。语本《老子》第五十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后泛指任其自然,不以人力勉强作为。唐。
贾至
虙子贱碑颂
:「鸣琴汤汤,虙子之堂,清静无为,邑人以康。」《西游记》第二回:「此是休粮守谷,清静无为,参禅打坐,戒语持斋。」
分類:
清静无为
道家
哲学
思想
和治
《漢語大詞典》:
内部联系(内部聯係)
哲学概念。指一事物或诸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规律性的联系。
分類:
哲学
哲学概念
或诸
诸事
内在
本质
规律性
联系
《漢語大詞典》:
内部矛盾
(1).哲学概念。事物内部所固有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部原因。
(2).“ 人民内部矛盾 ”的省称。
分類:
哲学
哲学概念
人民
内部
矛盾
固有
是事
原因
《國語辭典》:
实證主义(實證主義)
拼音:
shí zhèng zhǔ yì
主张以科学的方法,建立经验性的知识,认为事实必须透过观察或感觉而得。由法国哲学家孔德所创。
分類:
资产阶级
哲学
学派
派别
认识
只是
存在
事实
近现代
《國語辭典》:
实用主义(實用主義)
拼音:
shí yòng zhǔ yì
一种哲学思想,创始于美国,主张知识的价值,端视其对人类有用与否为准,认为思维只是应付环境、解决疑难的工具。
分類:
现代
资产阶级
哲学
派别
创始
《國語辭典》:
社会意识(社會意識)
拼音:
shè huì yì shì
社会中个人所共享的情感认同与感知结构。社会意识的形成与政治经济结构与个人社会位置有关,社会意识也同时影响了群体关系与社会变迁。参见「阶级意识」、「社区意识」条。
分類:
社会意识
政治
法律
道德
艺术
哲学
宗教
观点
《漢語大詞典》:
上层建筑(上層建築)
马克思主义指建立在某种经济基础上并受其支配和制约的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的观点,以及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 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上的。” 郭沫若
《中国史稿》
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地主阶级利用封建上层建筑的力量,通过改革,不断为新的社会制度的发展扫除道路。”
分類:
马克思
主义
建立
经济基础
并受
支配
和制
制约
政治
法律
哲学
宗教
艺术
观点
《漢語大詞典》:
两分法(兩分法)
哲学上一分为二的方法。谓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都可以分为既对立又统一的两部分,这两部分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分類:
哲学
客观事物
主观
思维
统一
两部
《漢語大詞典》:
离坚合异(離堅合異)
先 秦 “离坚白”和“合异同”两大哲学命题的并称。比喻善辩、诡辩。语出
《鲁连子》
:“ 齐 辩士 田巴 ,服 徂丘 ,议 稷下 ,毁五帝,罪三王,服五霸,离坚白,合同异,一日服千人。”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
:“沉鬱淡雅之思,离坚合异之谈。” 宋
王禹偁
《省试四科取士何先论》
:“不离坚合异以侈其言,不乱常变古以施其政。”参见“ 离坚白 ”。
分類:
两大
哲学
命题
善辩
诡辩
《漢語大詞典》:
离坚白(離堅白)
分开坚和白。 公孙龙 学派的著名辩论题,与
《
墨经
》
的“盈坚白”相对立。名家认为,一块石头放在面前,“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者,无白也。”由此断言,石头的坚和白两种属性是互相分离的。
《
庄子·秋水
》
:“ 公孙龙 问於 魏牟 曰:‘ 龙 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合同异,离坚白;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吾自以为至达已。’”
分類:
分开
和白
公孙龙
学派
著名
名辩
辩论
论题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