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教育哲学(教育哲学)  拼音:jiào yù zhé xué
从人生经验、民族文化上,解释教育历程的意义与价值,评判教育活动的理论与实施,正确进行教育实践的学问。
《国语辞典》:希腊哲学(希腊哲学)  拼音:xī là zhé xué
西元前六世纪出现于小亚细亚的哲学。原包含于希腊宗教之中,后独立分化而出。由泰利斯(Thales)开启先端。包含宇宙论时期,探究宇宙的始元;辩士学派,探究人类认识的限度;雅典时期,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完成体系论哲学。
《国语辞典》:政治哲学(政治哲学)  拼音:zhèng zhì zhé xué
探索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关系、人权与自由、政体类型、权力关系、治理原则等等有关政治运作的系统性思想。
《国语辞典》:阳明哲学(阳明哲学)  拼音:yáng míng zhé xué
明王守仁所主张的学说。以致良知为主,提倡知行合一之说。
《国语辞典》:印度哲学(印度哲学)  拼音:yìn dù zhé xué
以灵魂、业和解脱为基本概念,探讨各种哲学问题的学问。有各种不同的派别,各派别都以「经」的形式对其理论加以系统,将哲学教义变为易记的格言、公式或规则。主要内容是要透过宗教的实践,以求得从业和轮回世界的解脱,对改变现实社会的观念并不重视。
《国语辞典》:哲学家(哲学家)  拼音:zhé xué jiā
精研哲理的学者、专家。
《国语辞典》:哲学系(哲学系)  拼音:zhé xué xì
大学中探讨中外哲学的科系。所研读的科目包括形上学、伦理学、理则学、知识论、美学等。
《国语辞典》:常识哲学(常识哲学)  拼音:cháng shì zhé xué
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初由里德、弗格森、斯图尔特等人所组成的苏格兰学派所提出来的哲学。此派以为在一个正常的、质朴的人的实际知觉中,感觉绝不仅只是观念或主观的印象,而是带有和那些属于外在事物的性质相一致的信念。此种信念,里德认为属于常识和人类的理性。
《漢語大詞典》:烦琐哲学(煩瑣哲學)
(1). 欧洲 中世纪在学院中讲授的以解释天主教教义为内容的哲学,实际上是一种神学体系。由于采用烦琐的抽象推理的方法,所以称为“烦琐哲学”。
(2).指罗列表面现象,拼凑枯燥条文,使人得不到要领的作风和文风。
《漢語大詞典》:德国古典哲学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资产阶级哲学。创始人为康德,黑格尔为集大成者,费尔巴哈为最后的代表。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成就是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内核”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之一。
《國語辭典》:道德哲学(道德哲學)  拼音:dào dé zhé xué
以研究道德或伦理的起源、发展、原理及规范等,以达到人生真、善、美的理想境界的学问。
《漢語大詞典》:大众哲学
艾思奇著。1934年至1935年在《读书生活》连载,1936年出版单行本。用生动通俗的语言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通俗读物,在当时影响很大。后收入《艾思奇文集》
《漢語大詞典》:处世哲学(處世哲學)
指待人处事的主张、原则和态度。
《漢語大詞典》: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毛泽东的读书批注和读书摘录的汇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1988年出版。收入1936年11月至1965年的读书批注和摘录。毛泽东的批注与原书有关段落对照排印,保留了批读时的各种符号,批语中的讹误衍漏保持原样,在改误、去衍、补漏等符号内加以改正。
《國語辭典》:玄学(玄學)  拼音:xuán xué
1.魏晋时代,何晏、王弼等发挥道家老庄思想,融合周易等儒家经义而形成的一种思潮。因为谈论的为玄虚的道理,故称为「玄学」。
2.哲学的一部门,为英语Metaphysics的意译。参见「形而上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