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哭穷(哭窮)  拼音:kū qióng
故意在言辞上表现自己毫无钱财,装做贫穷的样子。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我与你觅下的金、寻下的银、买下的锦、趱下的罗,珠和翠整箱儿盛垛。娘呵!你那哭穷,恰似翻河。」
分類:口头
《漢語大詞典》:哭秋风
悲秋,对着秋风哭泣。
《国语辞典》:哭穷途(哭穷途)  拼音:kū qióng tú
晋人阮籍出外驾车,不走公路,随意而行,行到无路可走,即大哭而回。典出《晋书。卷四九。阮籍传》。比喻无路可走的末路。唐。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漂泊有诗凡四十韵〉:「此生遭圣代,谁分哭穷途。」亦比喻无路可走的悲苦情怀。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四○出:「拂衣不早,看罢傀儡闹。恸哭穷途,又发鬨堂笑。」
《韵府拾遗 真韵》:哭秦
后汉书臧洪传论:可谓怀哭秦之节,存荆则未闻也。
《漢語大詞典》:吊哭(弔哭)
吊祭且哀哭之。礼记·杂记下:“既葬,大功,弔哭而退,不听事也。”《汉书·贾山传》:“古之贤君於其臣也,尊其爵禄而亲之;疾则临视之亡数,死则往弔哭之。”
分類:吊祭哀哭
《国语辞典》:大哭  拼音:dà kū
大声地哭。指哭得非常厉害。《三国演义》第九回:「董卓暴尸于市,忽有一人伏其尸而大哭。」《红楼梦》第四九回:「罢了,罢了,今日芦雪庵遭劫,生生被云丫头作践了。我为芦雪庵一大哭。」
《漢語大詞典》:哭踊
丧礼仪节。边哭边顿足。礼记·檀弓上:“夫礼,为可传也,为可继也;故哭踊有节。”汉书·礼乐志:“哀有哭踊之节,乐有歌舞之容。” 颜师古 注:“踊,跳也。哀甚则踊。” 元 谢应芳 《辨惑论·治丧》:“广集浮屠大作佛事,甚者经旬踰月以极斋修布施之盛,顾其身之哀麻、哭踊,反茗虚文也。”
《漢語大詞典》:反哭
古代丧葬仪式之一。安葬后,丧主捧神主归而哭。左传·隐公三年:“ 夏 ,君氏卒, 声子 也,不赴於诸侯,不反哭于寝。”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元年:“故虽 三季 之末,七雄之敝,犹未有废衰斩於旬朔之间,释麻杖於反哭之日者也。” 胡三省 注:“既葬而反哭。《檀弓》曰:‘反哭升堂,反诸其所作也。’反哭之弔也,哀之至也;反而亡焉,失之矣,于是为甚。”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家礼二:“古今既葬,有反哭之礼,今人不讲久矣。”
《骈字类编》:猿哭
苏轼诗:春嵓彩鸡舞,月峡哀猿哭。黄庭坚寄黄几复诗: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漢語大詞典》:哀哭
悲伤地哭泣;痛哭。列子·汤问:“ 韩娥 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泪相对。”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问:乐是心之本体,不知遇大故於哀哭时,此乐还在否?” 洪深 《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二章:“旁人以为他是哀哭死者,实在他是哭他的失去了的相好。”
《國語辭典》:代哭  拼音:dài kū
人死后,丧家请人更替而哭,使哭声不断,表示哀伤。《周礼。夏官。契壶氏》:「凡丧,县壶以代哭者,皆以水火守之,分以日夜。」《新唐书。卷二○。礼乐志十》:「下帷,内外俱坐哭。有国官、僚佐者,以官代哭;无者,以亲疏为之。」
《漢語大詞典》:悲哭
悲痛号哭。 汉 王充 论衡·明雩:“夫泣不可请而出,雨安可求而得? 雍门子 悲哭, 孟尝君 为之流涕。”《后汉书·袁绍传》:“臣闻昔有哀叹而霜陨,悲哭而崩城者。每读其书,谓为信然,於今况之,乃知妄作。”红楼梦第一一一回:“只见 鸳鸯 已哭的昏晕过去了,大家扶住,捶闹了一阵,才醒过来,便説‘老太太疼了一场,要跟了去’的话。众人都打量人到悲哭,俱有这些言语,也不理会。” 巴金 《电》五:“ 德华 ,你为什么老是想着 明 呢?想念和悲哭都是没有用的。”
分類:悲痛号哭
《漢語大詞典》:哭庙(哭廟)
清 代皇帝死后,地方官吏士绅到 万寿宫 或庙宇等处哭奠,称哭庙。 清 无名氏 《辛丑纪闻》:“ 薛尔张 等六人,则与哭庙之举者也。”按, 清 代各地道观中,凡供奉皇帝万岁牌的生祠称万寿宫。
《漢語大詞典》:哭奠
哭吊祭奠。红楼梦第一一一回:“到 琥珀 等一干人哭奠之时,才要找 鸳鸯 ,又恐是他哭乏了,暂在别处歇着,也不言语。”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禄相公:“按 诚毅贝勒 为 显祖 幼子,开创时,勋劳称最,以病薨于邸,经 太祖 亲临哭奠,立碑旌功,事具国史,而公所言如此,诚为骇异。”
分類:吊祭祭奠
《漢語大詞典》:哭秦庭
春秋 楚国 伍员 ,因家族被 楚 王诛灭而奔 吴 ,谓其友 申包胥 曰:“我必復 楚国 !” 包胥 曰:“子能復之,我必能兴之。”后 伍 率 吴 兵破 楚 , 申包胥 乞师于 秦 。 秦 王不许。 申 “立依於庭墙而哭,日夜不絶声,勺饮不入口七日”, 秦 为所感,遂救 楚 。事见左传·定公四年。后世以“哭秦庭”为请兵抒国难之典。 唐 李白 《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诗:“ 申包 哭 秦 庭,泣血将安仰?” 唐 杜甫 《秦州见敕目薛璩毕曜迁官》诗:“独惭投 汉 阁,俱议哭 秦 庭。” 梁斌 《播火记》十二:“要是一下子闹起红军来,咱到哪里哭 秦 庭去?”亦省作“ 哭庭 ”。 明 张煌言 《上鲁国主启》:“﹝臣﹞虽乖哭庭之义,尚图扫境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