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鼓不打不响,钟不撞不鸣(鼓不打不响,钟不撞不鸣)  拼音:gǔ bù dǎ bù xiǎng,zhōng bù zhuàng bù míng
(谚语)比喻事出必有因。《好逑传》第一六回:「鼓不打不响,钟不撞不鸣,咱家既要成就这段姻缘,只得从实说了。」
分类:谚语有因
《国语辞典》:钟不扣不鸣,鼓不打不响(钟不扣不鸣,鼓不打不响)  拼音:zhōng bù kòu bù míng,gǔ bù dǎ bù xiǎng
(谚语)事情皆有起因,且既种下前因,就必有后果。《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八:「钟不扣不鸣,鼓不打不响;欲人不知,莫若不为。你做的事,外边那一个不说的?你瞒咱则甚!咱叫你今后仔细些罢了。」
分类:谚语起因
《国语辞典》:一只碗不响,两只碗叮当(一只碗不响,两只碗叮当)  拼音:yī zhī wǎn bù xiǎng,liǎng zhī wǎn dīng dāng
形容人一多便容易发生口角、起纠纷。《官场现形记。第三○回〉:「俗话说得好:『一只碗不响,两只碗叮当。』冒得官自从娶了那个二婚头,常常家里搬弄口舌,挑是非。」
《国语辞典》:头上打一下脚底板响(头上打一下脚底板响)  拼音:tóu shàng dǎ yī xià jiǎo dǐ bǎn xiǎng
形容反应灵敏。《金瓶梅》第一三回:「这西门庆是头上打一下脚底板响的人,积年风月中走,甚么事儿不知道?」
分类:反应灵敏
《国语辞典》:响林史前文化(响林史前文化)  拼音:xiǎng lín shǐ qián wén huà
在垦丁国家公园发现的史前文化。分布于港口溪河谷区,大约距今二千七百年左右,所发现的文化遗留物有陶片、石硾、石板棺墓葬等。
《国语辞典》:响彻云汉(响彻云汉)  拼音:xiǎng chè yún hàn
形容声音响亮。如:「她那嘹亮高亢的歌声响彻云汉。」也作「响彻云际」、「响彻云霄」。
《国语辞典》:响天大日(响天大日)  拼音:xiǎng tiān dà rì
天气晴朗。如:「这是难得一见的响天大日。」
分类:天气晴朗
《国语辞典》:望风响应(望风响应)  拼音:wàng fēng xiǎng yìng
因仰慕对方而响应对方的提议、行动。《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是以,立功之士,莫不翘足引领,望风响应。」《三国志。卷六。魏书。袁绍传》:「馥在坐上,谓见图构,无何起至溷自杀」句下裴松之注引《英雄记》:「公孙瓒击青州黄巾贼,大破之,还屯广宗,改易守令,冀州长吏无不望风响应,开门受之。」
《国语辞典》:震天价响(震天价响)  拼音:zhèn tiān ga xiǎng
形容声音响亮洪大。《水浒传》第四回:「只听得一声震天价响,那尊金刚从台基上倒撞下来。」《文明小史》第四○回:「这番议论,比田太太说得尤为恳切,大家拍手的声音震天价响。」
《国语辞典》:一声不响(一声不响)  拼音:yī shēng bù xiǎng
不发出任何声音。《文明小史》第四三回:「谁知胡道台见了这许多人,早把他吓呆了。楞了半天,一声不响。」
《国语辞典》:馀响绕梁(馀响绕梁)  拼音:yú xiǎng rào liáng
形容美妙的音乐感人之深,馀味不绝。《宋书。卷一九。乐志一》:「又有韩娥者,东之齐,至雍门,匮粮,乃鬻哥假食,既而去,馀响绕梁,三日不绝。」也作「馀音绕梁」。
《国语辞典》:音响效果(音响效果)  拼音:yīn xiǎng xiào guǒ
1.一种戏剧或及其他表演艺术的创作手法。运用专业器具和技巧,摹拟或再现各种声响,如风声、雨声、马啼声等,增加表演环境的真实感,以烘托气氛,增强艺术感染力。也称为「音效」、「音响」。
2.音响器材所表现出来的音效。如:「这组喇叭的音响效果极佳。」
《国语辞典》:应接如响(应接如响)  拼音:yìng jiē rú xiǎng
应答问题迅捷流利,如同声音的回响。比喻才识丰富,思想敏捷。唐。张说〈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容閤昭官两朝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响。」也作「应答如响」。
《国语辞典》:响饱(响饱)  拼音:xiǎng bǎo
非常饱足。《醒世姻缘传》第三七回:「大米水饭,粉皮合菜,黄瓜调面觔,吃得响饱。」
分类:饱足
《国语辞典》:响糖(响糖)  拼音:xiǎng táng
一种流行于北方的脆糖食品,常做成各种动物形状,可供玩食。元。秦𥳑夫《东堂老》第一折:「先去买十只大羊,五果五菜,响糖狮子。」《金瓶梅》第三四回:「书童儿在书房内叫来安儿扫地,向食盒揭了,把人家送的桌面上响糖与他吃。」也称为「香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