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90
词典
2
分类词汇
88
共90,分6页显示
1
2
3
4
5
6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品级
品级山
分类词汇
班列
仪品
品次
制度
礼数
上仙
品服
改秩
品官
袍笏
朝路
腰金
官秩
《國語辭典》:
品级(品級)
拼音:
pǐn jí
1.古代官吏的等级。
2.品次等级。如:「物有品级,人也有品级。」
分類:
品级
人品
官职
高低
等级
有命
命数
一命
九命
《漢語大詞典》:
品级山(品級山)
清 代文武官员朝班位次之标识,以金属为之,状如山形,故称。 清
陈康祺
《
郎潜纪闻
》
卷六:“ 太和殿 墀品级山,鐫正一品至九品,文左武右,合正从计之,为行四,为数三十有六……即 宋 人排班石遗制,惟今笵金为山形,为差别耳。” 清
俞樾
《
茶香室丛钞·石位
》
:“ 宋 蔡絛
《
铁围山丛谈
》
云:‘国朝 垂拱殿 常朝,班有定制,故庭下皆著石位……’按,石位之制,即今品级山所由昉歟!”
分類:
文武
武官
官员
朝班
班位
位次
次之
标识
金属
《國語辭典》:
班列
拼音:
bān liè
朝班的行列。晋。潘岳〈夏侯常侍诔〉:「天子以为散骑常侍从班列也。」唐。
韩愈
〈
荐樊宗师状
〉:「忝在班列,知贤不敢不论。」
分類:
班列
官阶
朝班
按班
班次
朝廷
排列
行列
品级
朝官
《漢語大詞典》:
仪品(儀品)
(1).礼制;品级。
《
汉书·梅福传
》
:“ 叔孙通 遁 秦 归 汉 ,制作仪品。” 晋
葛洪
《
抱朴子·疾谬
》
:“﹝若问以﹞朝廷宗庙之大礼,郊祀禘祫之仪品……则怳悸自失,喑呜俛仰,蒙蒙焉,莫莫焉。”
《
资治通鉴·晋愍帝建兴二年
》
:“然 雄 朝无仪品,爵位滥溢。”
《
宋史·职官志二
》
:“ 元祐 三年,復置南、北院使,仪品恩数如旧制。”
(2).威仪与品节。 唐
司空图
《唐宣州观察使王公行状》
:“极天人之仪品,不陷於浮;挺文学之宗师,不炫其价。”
分類:
威仪
礼制
品级
品节
《國語辭典》:
品次
拼音:
pǐn cì
品等次第。唐。杜光庭《墉城集仙录。卷三。云华夫人》:「天地之本者,道也;运道之用者,圣也。圣之品次,真人仙人矣。」
分類:
品级
《國語辭典》:
制度
拼音:
zhì dù
1.经制定而为大家共同遵守认同的办事准则。《荀子。儒效》:「缪学杂举,不知法后王而一制度。」《儒林外史》第五三回:「近来器皿都要翻出新样,却不知古人是怎样的制度。」
2.订立法度。《汉书。卷六四下。严安传》:「臣愿为民制度以防其淫,使贫富不相耀以和其心。」
分類:
制度
规制
制订
制作
规定
规模
法规
品级
样式
历史
服饰
规格
下形
丝弦
法令
礼俗
规范
《國語辭典》:
礼数(禮數)
拼音:
lǐ shù
1.按官阶品级而分的礼仪制度。唐。
韩愈
〈
桃源图
〉诗:「争持酒食来相馈,礼数不同樽俎异。」《新唐书。卷一二七。列传。裴耀卿》:「班爵与公同,而礼数异。」
2.礼节。唐。
杜甫
〈
哭韦大夫之晋
〉诗:「丈人叨礼数,文律早周旋。」《红楼梦》第五六回:「凭他们有什么刁钻古怪的毛病儿,见了外人,必是要还出正经礼数来的。」
分類:
礼数
礼节
名位
礼仪
等级
制度
官阶
品级
《國語辭典》:
上仙
拼音:
shàng xiān
1.升天为仙人。《庄子。天地》:「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
2.天上的神仙。唐。
司空曙
〈
题玉真观公主山池院
〉诗:「唯馀古桃树,传是上仙栽。」唐。
徐凝
和嵩阳客月夜忆上清人
诗:「独夜嵩阳忆上仙,月明三十六峰前。」
3.道家将仙人分为九个等级,第一等仙人称为「上仙」。见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三。道教三洞宗元篇》。
分類:
道家
死
天上
成仙
上仙
家所
升天
婉词
神仙
登仙
后死
天成
仙人
九等
帝王
中品
品级
第一等
《國語辭典》:
品服
拼音:
pǐn fú
能区分官吏品级的官服。《新唐书。卷一六五。列传。郑馀庆》:「每朝会,朱紫满廷而少衣绿者,品服大滥,人不以为贵,帝亦恶之,始诏馀庆条奏惩革。」《金史。卷三○。礼志三》:「享日质明,百官各服其品服。」
分類:
品服
官服
品级
服色
样式
《漢語大詞典》:
改秩
改变官吏的职位或品级。多指提升。 宋
周密
《
齐东野语·吴季谦改秩
》
:“ 吴季谦 愈 ,初为 鄂州 邑尉,常获劫盗…… 季谦 用是改秩。”
分類:
官吏
职位
品级
提升
《國語辭典》:
品官
拼音:
pǐn guān
1.中国古代的官制。为一品到九品官的总称。
2.有品秩的官吏。《宋史。卷一七七。食货志五》:「其坊郭等第户及未成丁、单丁、女户、寺观、品官之家,旧无色役而出钱者,名助役钱。」
3.唐代宦官的名称。《旧唐书。卷一八四。宦官传。鱼朝恩传》:「鱼朝恩,天宝末以宦者入内侍省,初为品官,给事黄门。」
分類:
品官
宦官
品级
官员
九品
《國語辭典》:
袍笏
拼音:
páo hù
古时官吏的朝服和手笏。《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一》:「凡五百馀人,皆赐袍笏,锡宴开宝寺,帝自为诗二章赐之。」明。李昌祺《剪灯馀话。卷五。贾云华还魂记》:「需次待缺,首具袍笏,诣贾氏拜夫人。」
分類:
朝服
官服
品级
手板
文官
至大
大夫
士人
帝王
《漢語大詞典》:
朝路
(1).朝廷的品级、品位。 宋
陆游
《
老学庵笔记
》
卷八:“﹝寺监长官﹞往往以特恩赐金带,朝路混淆,然犹以旧制不敢坐狨。”
(2).指当朝显要。 宋
岳珂
《
桯史·宸奎坚忍字
》
:“辛丑岁,将廷策多士贡名者,或请时事于朝路间,闻其语而不敢形于大对。”
分類:
朝廷
当朝
显要
品级
品位
《漢語大詞典》:
腰金
古代朝官的腰带,按品级镶以不同的金饰,品级高者亦以纯金制成。后因以泛指身居显要。金,亦指金印或金鱼袋。 唐
岑文本
《三元颂》
:“腰金鸣玉,执贄奉璋。” 宋
苏轼
《柳子玉亦见和因以送之兼寄其兄子璋道人》
:“不羡腰金照地光,蹔时假面弄
《西凉》
。” 元
于石
《咏毛惜惜》
:“古今无限腰金者,歌舞筵中过一生。”
《初刻拍案惊奇》
卷三四:“此后 闻人生 在宦途有蹉跌,不甚像意,年至五十,方得腰金而归。”参见“ 腰金衣紫 ”、“ 腰金拖紫 ”。
分類:
朝官
腰带
品级
以不
金饰
《國語辭典》:
官秩
拼音:
guān zhì
官爵的品级、待遇。《史记。卷五。秦本纪》:「遂复三人官秩如故,愈益厚之。」
分類:
官秩
官吏
授予
予官
官职
职位
品级
俸禄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