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哀人
忧郁哀伤的人。文子·上礼:“ 老子 曰:‘为礼者雕琢人性,矫拂其情……外束其形,内愁其德,钳阴阳之和,而迫性命之情,故终身为哀人。’” 晋 张载 《七哀诗》之二:“哀人易感伤,触物增悲心。”
分類:忧郁哀伤
《國語辭典》:哀诏(哀詔)  拼音:āi zhào
君主时代,天子驾崩后,嗣君布告国内此一消息的诏书,称为「哀诏」。
《漢語大詞典》:牛哀
指 公牛哀 。 鲁国 人,一说 韩国 人。传说他病了七日变虎,把去看他的哥哥吃了。见《淮南子·俶真训》。 汉 张衡 《思玄赋》:“ 牛哀 病而成虎兮,虽逢昆其必噬。” 唐 李贺 《猛虎行》诗:“道逢騶虞, 牛哀 不平。” 清 吴伟业 《茧虎》诗:“最是茧丝添虎翼,难将续命诉 牛哀 。”
《漢語大詞典》:哀叫
(1).悲惨地呼号。《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
(2).指惨叫声。 方志敏 《可爱的中国》:“每次打下去,接着籐条竹片的着肉声,就是一阵‘痛哟’,令人酸鼻的哀叫。”
《國語辭典》:哀艳(哀豔)  拼音:āi yàn
1.文词悱恻绮丽。唐。柳冕 与徐给事论文书:「自屈宋已降,为文者本于哀艳,务于恢诞,亡于比兴,失古义矣。」
2.哀婉凄艳的情思。清。沈起凤《谐铎。卷四。南部》:「如金德辉之寻梦、孙柏龄之别祠,彷佛江采蘋楼东独步,冷淡处别饶一种哀艳。」
《漢語大詞典》:哀心
悲伤的心情。礼记·乐记:“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叔夜有道之士:“ 孔子 既祥,五日,弹琴而不成声,言其哀心未忘也。” 明 杨慎 《天一生水》:“﹝ 鲍景祥 曰﹞人之一身,贪心动则津生,哀心动则泪生。”
分類:悲伤心情
《漢語大詞典》:沈哀
亦作“沉哀”。 深沉的悲哀。 苏曼殊 《为调筝人绘像》诗:“收拾禪心侍镜臺,沾泥残絮有沉哀。” 戴望舒 《我的记忆·山行》:“见了你朝霞的颜色,便感到我落月的沉哀。”
《漢語大詞典》:哀风(哀風)
凄厉的寒风。《文选·陆机〈赴洛道中作〉诗》之二:“哀风中夜流,孤兽更我前。” 李周翰 注:“哀风,谓悲哀之风。” 晋 王康琚 《反招隐》诗:“鵾鸡先晨鸣,哀风迎夜起。凝霜凋朱颜,寒泉伤玉趾。”
分類:凄厉寒风
《漢語大詞典》:哀荒
凄清;悲凉。 晋 成公绥 《啸赋》:“收《激楚》之哀荒,节《北里》之奢淫。” 宋 王安石 《与郭祥正太博书》之三:“哀荒未能剧论,当俟异时尔。”
分類:凄清悲凉
《漢語大詞典》:哀咽
(1).悲伤哽咽。《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欲舒气兮恐彼惊,含哀咽兮涕沾颈。” 晋 陆云 《与戴季甫书》:“重惟痛恨,言增哀咽。” 唐 无名氏 《冥音录》:“﹝女﹞每至节朔,輒举觴酹地,哀咽流涕。”
(2).形容声音悲凉而滞涩。 明 李东阳 《捕鱼图歌》:“岸高罾小扳不足,渔歌哀咽愁人心。” 清 纳兰性德 《清平乐》词:“角声哀咽,襆被驮残月。”
《國語辭典》:矜哀  拼音:jīn āi
怜悯爱惜。《左传。成公十三年》:「君若惠顾诸侯,矜哀寡人,而赐之盟,则寡人之愿也。」汉。荀悦《申鉴。政体》:「情讯以宽之,朝市以共之,矜哀以恤之。」
分類:哀怜
《漢語大詞典》:哀狖
哀猿。指凄清的猿啼声。亦指悲啼之猿。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彭蠡湖口》诗:“乘月听哀狖,挹露馥芳蓀。” 唐 韩愈 《县斋读书》诗:“哀狖醒俗耳,清泉洁尘襟。” 唐 李德裕 《追和太师颜公同清远道士游虎丘寺》诗:“层峦未升日,哀狖寧知旦?”
《漢語大詞典》:哀恤(哀卹)
亦作“ 哀卹 ”。 怜悯抚慰。左传·文公十三年“ 子家 赋《鸿鴈》” 晋 杜预 注:“《鸿雁》诗·小雅,义取侯伯哀恤鰥寡有征行之劳。” 孔颖达 疏:“《鸿雁》,美 宣王 劳来诸侯之诗也。” 唐 李翱 《疏改税法》:“虽明詔屡下,哀恤元元;不改其法,终无所救。”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五:“二人皆葬 镇江府 界,可令本郡致祭。呜呼!哀卹之典至矣。”
分類:怜悯抚慰
《漢語大詞典》:叙哀
抒发哀情。 唐 韩愈 《祭马仆射文》:“奠以敍哀,其何能致!”
分類:抒发
《漢語大詞典》:哀迷
悲伤迷惘。《晋书·惠帝纪》:“昧於大道,不明于训,战战兢兢,夕惕若厉。乃者哀迷之际,三事股肱,惟社稷之重,率遵翼室之典,犹欲长奉先皇之制,是以有 永熙 之号。”
分類:悲伤迷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