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7,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哀厚
哀放
佞哀
默哀
祥哀
禹哀
哀拯
哀赞
哀籥
哀耸
哀癯
哀焭
哀默
哀曼
于乎哀哉
《漢語大詞典》:哀厚
犹厚爱。资治通鉴·汉淮阳王更始二年:“大王哀厚 弇 如父子,故敢披赤心。”
分類:厚爱
《韵府拾遗 漾韵》:哀放
陈书沈炯传职居彝宪邦之司直若自亏身体何问国章前德绸缪始许哀放内侍近臣多悉此旨
《漢語大詞典》:佞哀
为了迎合取媚,故意做作的哀痛。文选·潘岳〈西征赋〉:“驱吁嗟而妖临,搜佞哀以拜郎。” 李善 注:“ 邓曄 于 匡 起兵南乡, 莽 愈忧,不知所出。 崔发 曰:‘周礼,国有大灾,则哭以厌之。’ 莽 乃率羣臣至南郊,搏心大哭,诸生甚悲哀,及能颂策文,除以为郎也。”
《國語辭典》:默哀  拼音:mò āi
肃立低头不语,在内心怀著沉痛的悼念。如:「为悼念不幸遇难的同胞,所以在典礼之前,司仪宣布大家默哀一分钟。」
《漢語大詞典》:祥哀
亲丧祥祭之哀。 宋 梅尧臣 《若纳上人弹琴》诗:“祥哀已踰月,遇子弹鸣琴。”
分類:亲丧祥祭
《漢語大詞典》:禹哀
中药名。太一余粮的别称。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二·太一余粮
分類:中药药名
《漢語大詞典》:哀拯
怜恤而拯救。《三国志·吴志·周鲂传》:“乞降春天之润,哀拯其急,不復猜疑,絶其委命。”
分類:怜恤拯救
《漢語大詞典》:哀赞(哀贊)
文体中哀辞的一种。用以哀悼死者而赞其功德。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一曰史赞,一曰哀赞,一曰杂赞。”自注:“ 方熊 《文章缘始补注》:‘史赞,词兼褒贬,若史记《索隐》《东汉》晋书诸赞是也。哀赞,哀人之没而述德以赞之者是也。’”
《漢語大詞典》:哀籥
指悲伤的乐声。籥,古管乐器。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忆 崑园 之悲调,慨伶伦之哀籥。”
《韵府拾遗 肿韵》:哀耸(哀耸)
吴志陆抗传百姓哀耸士民同戚
《漢語大詞典》:哀癯
见“ 哀臞 ”。
《漢語大詞典》:哀臞
亦作“ 哀癯 ”。 犹哀毁。新唐书·窦抗传:“﹝ 抗 ﹞居丧哀癯过常。” 宋 王安石 《李君夫人盛氏墓志铭》:“夫人事舅姑以孝闻,持丧哀臞。”
分類:哀毁
《漢語大詞典》:哀焭
见“ 哀煢 ”。
《漢語大詞典》:哀茕(哀煢)
亦作“ 哀焭 ”。 忧伤孤独。 三国 魏 嵇康 《幽愤诗》:“哀焭靡识,越在繦緥。”陈书·后主纪:“朕以哀煢,融膺宝歷,若涉巨川,罔知攸济。”
分類:忧伤孤独
《漢語大詞典》:哀默
悲伤沉默。 茅盾 《一个女性》七:“雪是无声地飞舞,室中的两个老妇人是哀默地垂泪。” 杨朔 《月黑夜》:“全场的人都哀默着,说不出话。”
分類:悲伤沉默
《漢語大詞典》:哀曼
哀怨而悠长。亦指哀怨而悠长之声。艺文类聚卷四四引 晋 钮滔 母 孙氏 《箜篌赋》:“乐操则寒条反荣,哀曼则晨华朝灭。” 明 杨慎 《艺林伐山·哀曼》:“哀曼……曼与‘慢’通。”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林四娘:“女慷慨而歌,为哀曼之音,一字百转,每至悲处,輒便哽咽。”
分類:哀怨悠长
《漢語大詞典》:于乎哀哉(於乎哀哉)
感叹词。表示感伤哀痛。《诗·大雅·召旻》:“昔先王受命,有如 召公 ,日辟国百里;今也日蹙国百里。於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其旧。”荀子·乐论:“於乎哀哉,不得成也。”礼记·礼运:“ 孔子 曰:於呼哀哉!我观 周 道, 幽 厉 伤之,吾舍 鲁 何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