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二和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理和,二乘之圣者同断见思之惑,同證无为之理也。二、事和,就二乘之凡僧而言。有六种:一、戒和,谓同修也。二、见和,谓同解也。三、身和,谓同住也。四、利和,谓同均也。五、口和,谓无诤也。六、意和,谓同悦也。以此理事二和名为僧伽,僧伽者,和合之义也。见名义集一。
【佛学常见辞汇】
理和和事和。理和是二乘圣者共同断除见思二惑,及共同證悟无为的道理;事和是对凡僧而言,共有六种,即身和、口和、意和、戒和、见和、利和。以上理事二和,名为僧伽,即和合众的意思。
三和
【佛学大辞典】
(名数)言根境识之三事和合也。依之而生触之心所。唯识论三曰:「根境识互相随顺,故名三和,触依彼生。」
【佛学常见辞汇】
指根、境、识三事和合,唯识论说:「根境识互相随顺,故名三和,触依彼生。」
大和尚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受戒之师,谓为和尚。和尚之年长德高者,称为大。【又】(职位)西晋怀帝永嘉四年天竺之佛图澄至,石季龙倾心事之,号为大和尚,见佛祖统纪三十六。
【俗语佛源】
也写作「大和上」,通常用于敬称年高德劭的僧人。如日本人称鉴真为「唐大和上」。一般也用以称寺庙中的方丈、住持。如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十四谓:「沙门住方丈领众者,俗尊之曰大和尚。」中国第一个使用「大和尚」称号的,是晋代高僧佛图澄。清·艾衲居士《豆棚闲话》第六则说:「考得大和尚三字,乃是晋朝石勒的时节,有个佛图澄,自已称道。其实他是个圣僧,看那石勒皇帝,就如海上鸥鸟一般。神通广大,能知过去未来,俨然一尊燃灯古佛,自然动人钦敬。」据《晋书·艺术传·佛图澄》及《神僧传》卷一等记载:佛图澄原是天竺人,少学道术。来洛阳时,自称已有一百多岁。关于他,有种种神异的传说。后赵主石勒询以军国大事,屡有应验,因尊称佛图澄为大和尚。(李明权)
大和竭罗
【佛学大辞典】
(佛名)Di^pam%kara,又曰提和竭,提洹竭。佛名。译言燃灯,锭光。玄应音义三曰:「提和竭,或云提和竭罗,此云锭光,亦曰燃灯佛是也。」可洪音义二曰:「提洹竭,中户官反,亦云提和竭,此云锭光,即燃灯佛也。」
大珠和尚
【佛学大辞典】
(人名)唐沙门慧海俗姓朱。建州人。依越大云寺道智和尚受业。至江西参马祖得悟。马祖谓众,越有大珠,圆明光透,自在无遮障处。众中有知师姓朱者,迭相推识结契。时号大珠和尚也。
大通和尚
【佛学大辞典】
(人名)五祖宏忍大师弟子神秀上座之谥号也。
口和
【佛学大辞典】
(杂语)谓异口同音也。行事钞下之一曰:「口和赏劳。」
太子和休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失译。与太子刷护经同本。
不和合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廿四不相应行之一。色心之诸法众缘不和合也。
六和
【佛学大辞典】
(名数)六和敬之略。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六和敬)
六和敬
【佛学大辞典】
(名数)僧以和合为义。和合有二义:一理和,同證灭理也,是在见道以上之圣者。二事和,此有六种,即六种敬具也。属于见道以前之凡僧。一、身和敬,同礼拜等之身业也。二、口和敬,同赞咏等之口业也。三、意和敬,同信心等之意业也。四、戒和敬,同戒法也。五、见和敬,同空等之见解也。六、利和敬,同衣食等之利也。或名行和敬,同修行也。或名学和敬,与行和敬言别意同。或名施和敬,同布施之行法也。旧译仁王经下曰:「住在佛家修六和敬,所谓三业、同戒、同见、同学。」本业璎珞经上曰:「所谓六和敬:三业、同戒、同见、同行。」嘉祥仁王经疏下曰:「馀经以同利为六也。」法界次第下之下曰:「此六通名和敬者,外同他善,谓之为和。内自谦卑,名之为敬。(中略)一同戒和敬,二同见和敬,三同行和敬,四身慈和敬,五口慈和敬,六意慈和敬。」大乘义章十二曰:「六名是何?一身业同,二口业同,三意业同,四同戒,五同施,六同见。」行事钞上一之四曰:「和者有六:戒见利三名体和,身口意三名相和。又初果已去名理和,所證同故内凡已还名事和,即六和也。」祖庭事苑五曰:「六和:一身和,共住。二口和,无诤。三意和,同事。四戒和,同修。五见和,同解。六利和,同均。」
【佛学常见辞汇】
僧是和合的意义,而和合复具有二义,即理和与事和,理和是證择灭,就是大家一同修證此共同选择的寂灭的道理,事和共有六项,即所谓六和敬。一、身和同住,是身体的和平共处;二、口和无诤,是言语的不起争论;三、意和同悦,是心意的共同欣悦;四、戒和同修,是戒律的共同遵守;五、见和同解,是见解的完全一致;六、利和同均,是利益的一体均沾。请参见附表。
六  ┌理 和──證择灭
和 ─┤    ┌身口同住
敬  │    │口和无诤
└事 和 │意和同悦
│戒和同修
│见和同解
└利和同均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和敬者,和同爱敬也。此六者,通名和敬。盖外同他善,谓之和;内自谦卑,谓之敬。今称僧为六和,盖出于此。
〔一、同戒和敬〕,谓比丘通达实相正理,知罪不可得,为欲安立众生于实相正理,以方便善巧,同持戒品,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戒善,未来必得菩提大果,是以敬之如佛,故名同戒和敬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同见和敬〕,谓比丘通达实相正理,而能了知诸法本无所得,亦无所知见,为欲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见,以方便善巧,同一切知见,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因此知见,必得种智圆明,是以敬之如佛,故名同见和敬也。(种智者,即一切种智也。)
〔三、同行和敬〕,谓比丘通达实相正行,而能了知无作无行,为欲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行,以方便善巧,同修诸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诸行,渐积功德,当成佛道,是以敬之如佛,故名同行和敬也。
〔四、身慈和敬〕,谓比丘住平等大慈,以修其身,常与众生,一切乐事,无有乖诤;亦知众生,悉有佛性,未来必得金刚之身,是以敬之如佛,故名身慈和敬也。(金刚者,言法性之身不可坏。)
〔五、口慈和敬〕,谓比丘住平等大慈,以修其口,常与众生说一切法,令其得乐,无有乖诤;亦知众生悉有佛性,未来必得上上清净口业,是以敬之如佛,故名口慈和敬也。(上上,谓佛也。)
〔六、意慈和敬〕,谓比丘住平等大慈,以修其意,常知众生诸根性欲,与众生乐,无有乖诤;亦知众生悉有佛性,未来必得心如佛心,是以敬之如佛,故名意慈和敬也。
六和合
【佛学大辞典】
(名数)眼等六根与色等六尘相合也。传心法要上曰:「所言同是一精明,分为六和合。一精明者,一心也。六和合者六根也。此六根与尘合,眼与色合,耳与声合,鼻与香合,舌与味合,身与触合,意与法合。中间生六识,为十八界。若了十八界无所有,束六和合为一精明。一精明者,即心也。」
六和敬
【佛学大辞典】
(名数)僧以和合为义。和合有二义:一理和,同證灭理也,是在见道以上之圣者。二事和,此有六种,即六种敬具也。属于见道以前之凡僧。一、身和敬,同礼拜等之身业也。二、口和敬,同赞咏等之口业也。三、意和敬,同信心等之意业也。四、戒和敬,同戒法也。五、见和敬,同空等之见解也。六、利和敬,同衣食等之利也。或名行和敬,同修行也。或名学和敬,与行和敬言别意同。或名施和敬,同布施之行法也。旧译仁王经下曰:「住在佛家修六和敬,所谓三业、同戒、同见、同学。」本业璎珞经上曰:「所谓六和敬:三业、同戒、同见、同行。」嘉祥仁王经疏下曰:「馀经以同利为六也。」法界次第下之下曰:「此六通名和敬者,外同他善,谓之为和。内自谦卑,名之为敬。(中略)一同戒和敬,二同见和敬,三同行和敬,四身慈和敬,五口慈和敬,六意慈和敬。」大乘义章十二曰:「六名是何?一身业同,二口业同,三意业同,四同戒,五同施,六同见。」行事钞上一之四曰:「和者有六:戒见利三名体和,身口意三名相和。又初果已去名理和,所證同故内凡已还名事和,即六和也。」祖庭事苑五曰:「六和:一身和,共住。二口和,无诤。三意和,同事。四戒和,同修。五见和,同解。六利和,同均。」
【佛学常见辞汇】
僧是和合的意义,而和合复具有二义,即理和与事和,理和是證择灭,就是大家一同修證此共同选择的寂灭的道理,事和共有六项,即所谓六和敬。一、身和同住,是身体的和平共处;二、口和无诤,是言语的不起争论;三、意和同悦,是心意的共同欣悦;四、戒和同修,是戒律的共同遵守;五、见和同解,是见解的完全一致;六、利和同均,是利益的一体均沾。请参见附表。
六  ┌理 和──證择灭
和 ─┤    ┌身口同住
敬  │    │口和无诤
└事 和 │意和同悦
│戒和同修
│见和同解
└利和同均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和敬者,和同爱敬也。此六者,通名和敬。盖外同他善,谓之和;内自谦卑,谓之敬。今称僧为六和,盖出于此。
〔一、同戒和敬〕,谓比丘通达实相正理,知罪不可得,为欲安立众生于实相正理,以方便善巧,同持戒品,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戒善,未来必得菩提大果,是以敬之如佛,故名同戒和敬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同见和敬〕,谓比丘通达实相正理,而能了知诸法本无所得,亦无所知见,为欲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见,以方便善巧,同一切知见,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因此知见,必得种智圆明,是以敬之如佛,故名同见和敬也。(种智者,即一切种智也。)
〔三、同行和敬〕,谓比丘通达实相正行,而能了知无作无行,为欲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行,以方便善巧,同修诸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诸行,渐积功德,当成佛道,是以敬之如佛,故名同行和敬也。
〔四、身慈和敬〕,谓比丘住平等大慈,以修其身,常与众生,一切乐事,无有乖诤;亦知众生,悉有佛性,未来必得金刚之身,是以敬之如佛,故名身慈和敬也。(金刚者,言法性之身不可坏。)
〔五、口慈和敬〕,谓比丘住平等大慈,以修其口,常与众生说一切法,令其得乐,无有乖诤;亦知众生悉有佛性,未来必得上上清净口业,是以敬之如佛,故名口慈和敬也。(上上,谓佛也。)
〔六、意慈和敬〕,谓比丘住平等大慈,以修其意,常知众生诸根性欲,与众生乐,无有乖诤;亦知众生悉有佛性,未来必得心如佛心,是以敬之如佛,故名意慈和敬也。
六和塔
【佛学大辞典】
(堂塔)在浙江杭州南高峰下,其地旧有六和寺,宋开宝中建塔以镇江潮,因名六和塔。太平兴国中改寺名开化寺,而六和塔之名至今不改。
止观和尚
【佛学大辞典】
(人名)为唐道邃之号。
布袋和尚
【佛学大辞典】
(人名)五代梁时明州奉化布袋和尚,自称契此。又号长汀子。形裁腲鮾。蹙额皤腹。出语无定。时号长汀子。常荷一布袋入廛,见物则乞。一日,有僧在前行。师拊其背。僧回首。师曰:乞我一文钱。曰:道得即与。师放下布袋,叉手而立。保福和尚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放下布袋。福曰:为祇如此,为更有向上事。师负之而去。梁贞元三年,端坐岳林寺盘石,说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遂入灭。后现于他州,亦负布袋而行。明如惺龙华忏法后附有布袋和尚传。
【佛学常见辞汇】
五代梁时浙江奉化县布袋和尚,常露腹欢喜,手执布袋,禅机幽默,所以被称为布袋和尚,相传他是弥勒菩萨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