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010,分201页显示  上一页  95  96  97  98  99  101  102  103  104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颰陀和
颰陀和罗
学和敬
赖吒和罗经
赖吒和罗所问太子经
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檀特罗和
禅和
禅和子
禅和者
断和
鹊巢和尚
苏和呵
痒和子
六和合众
颰陀和
【佛学大辞典】
(菩萨)又作婆陀和,跋陀婆罗,跋陀罗婆梨。菩萨名。译曰贤护。(参见:贤护)
颰陀和罗
【佛学大辞典】
(菩萨)见颰陀条。
学和敬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六和敬)
六和敬
【佛学大辞典】
(名数)僧以和合为义。和合有二义:一理和,同證灭理也,是在见道以上之圣者。二事和,此有六种,即六种敬具也。属于见道以前之凡僧。一、身和敬,同礼拜等之身业也。二、口和敬,同赞咏等之口业也。三、意和敬,同信心等之意业也。四、戒和敬,同戒法也。五、见和敬,同空等之见解也。六、利和敬,同衣食等之利也。或名行和敬,同修行也。或名学和敬,与行和敬言别意同。或名施和敬,同布施之行法也。旧译仁王经下曰:「住在佛家修六和敬,所谓三业、同戒、同见、同学。」本业璎珞经上曰:「所谓六和敬:三业、同戒、同见、同行。」嘉祥仁王经疏下曰:「馀经以同利为六也。」法界次第下之下曰:「此六通名和敬者,外同他善,谓之为和。内自谦卑,名之为敬。(中略)一同戒和敬,二同见和敬,三同行和敬,四身慈和敬,五口慈和敬,六意慈和敬。」大乘义章十二曰:「六名是何?一身业同,二口业同,三意业同,四同戒,五同施,六同见。」行事钞上一之四曰:「和者有六:戒见利三名体和,身口意三名相和。又初果已去名理和,所證同故内凡已还名事和,即六和也。」祖庭事苑五曰:「六和:一身和,共住。二口和,无诤。三意和,同事。四戒和,同修。五见和,同解。六利和,同均。」
【佛学常见辞汇】
僧是和合的意义,而和合复具有二义,即理和与事和,理和是證择灭,就是大家一同修證此共同选择的寂灭的道理,事和共有六项,即所谓六和敬。一、身和同住,是身体的和平共处;二、口和无诤,是言语的不起争论;三、意和同悦,是心意的共同欣悦;四、戒和同修,是戒律的共同遵守;五、见和同解,是见解的完全一致;六、利和同均,是利益的一体均沾。请参见附表。
六  ┌理 和──證择灭
和 ─┤    ┌身口同住
敬  │    │口和无诤
└事 和 │意和同悦
│戒和同修
│见和同解
└利和同均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和敬者,和同爱敬也。此六者,通名和敬。盖外同他善,谓之和;内自谦卑,谓之敬。今称僧为六和,盖出于此。
〔一、同戒和敬〕,谓比丘通达实相正理,知罪不可得,为欲安立众生于实相正理,以方便善巧,同持戒品,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戒善,未来必得菩提大果,是以敬之如佛,故名同戒和敬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同见和敬〕,谓比丘通达实相正理,而能了知诸法本无所得,亦无所知见,为欲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见,以方便善巧,同一切知见,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因此知见,必得种智圆明,是以敬之如佛,故名同见和敬也。(种智者,即一切种智也。)
〔三、同行和敬〕,谓比丘通达实相正行,而能了知无作无行,为欲安立众生于实相正行,以方便善巧,同修诸行,无有乖诤;亦知众生同此诸行,渐积功德,当成佛道,是以敬之如佛,故名同行和敬也。
〔四、身慈和敬〕,谓比丘住平等大慈,以修其身,常与众生,一切乐事,无有乖诤;亦知众生,悉有佛性,未来必得金刚之身,是以敬之如佛,故名身慈和敬也。(金刚者,言法性之身不可坏。)
〔五、口慈和敬〕,谓比丘住平等大慈,以修其口,常与众生说一切法,令其得乐,无有乖诤;亦知众生悉有佛性,未来必得上上清净口业,是以敬之如佛,故名口慈和敬也。(上上,谓佛也。)
〔六、意慈和敬〕,谓比丘住平等大慈,以修其意,常知众生诸根性欲,与众生乐,无有乖诤;亦知众生悉有佛性,未来必得心如佛心,是以敬之如佛,故名意慈和敬也。
赖吒和罗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中阿含第十三赖吒和罗经之别译也。记赖吒和罗之出家得道及为父母说法。
赖吒和罗所问太子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德光太子经之异名,佛对赖吒和罗比丘所问说大乘之行法及德光太子之行历。
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五分律之具名。三十卷,宋佛陀什等译。和醯之梵语末详。
檀特罗和
【佛学大辞典】
(地名)Dan!d!avara,林名。翻梵语九曰:「檀特罗和,应云檀荼波罗。译曰:檀荼者罚,波罗者胜。」
禅和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曰禅和子,禅和者。参禅之人也。和子,和者,亲人之语。碧岩六十三则著语曰:「杜撰禅和,如麻似粟。」六祖坛经御序曰:「越之南有禅和者卢慧能。」碧岩二则评唱曰:「如今禅和子,问著也道,我亦不知不会。」
【佛学常见辞汇】
又叫做禅和子,即参禅的人。
禅和子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禅和同。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禅和)
【俗语佛源】
俗称参禅的人。也指禅僧,和尚。「和」,有亲和的意思。如宋·圆悟《碧岩录》第二则评唱:「如今禅和子,问著也道:我亦不知不会。」又如《水浒传》第五八回:「当日便收拾腰包行李棚头笠,只做禅和子打扮。」也可以省称「禅和」。如元·无名氏《猿听经》第四折:「大众,还有精进的佛子,俊秀禅和,未悟宗机,再来问答,有也是无?」(李明权)
禅和者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禅和子同。
断和
【佛学大辞典】
(术语)彼此有争,则断事之人,断其是非,使两者和。
鹊巢和尚
【佛学大辞典】
(人名)鸟巢禅师之别称。
苏和呵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苏波诃)。
痒和子
【佛学大辞典】
(杂名)如意之异名。
六和合众
【佛学常见辞汇】
即僧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