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7—1111 【介绍】: 宋瀛州人,字彦和。第进士。签书河阳判官。哲宗绍圣初,擢监察御史,以亲老,求通判相州,知洺州。徽宗立,召为殿中侍御史,上疏请辨忠邪,平反元祐诸臣。时章惇、蔡卞当权,夬首论其恶,请行谴黜,又劾蔡京为奸臣,由是三人皆罢。崇宁初,因议正元祐皇后,削籍编管房州,徙象、化州。后遇赦得归。
全宋文·卷二七八○
龚夬(一○五七——一一一一),字彦和,瀛州(治今河北河间)人,举进士,签书河阳判官,绍圣初擢监察御史,以亲老求通判相州,知洺州。徽宗立,召拜殿中侍御史,论章惇、蔡卞奸邪,又论蔡京罪恶,于是三人皆去。后坐事编管房州,徙化州,遇赦归。政和元年卒,年五十五。赠直龙图阁,再赠右谏议大夫,追谥节肃。见《宋史》卷三四六本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道和(一○五七~一一二四),俗姓潘,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住真州长芦寺、成都金绳禅院(《九华集》卷一九《金绳院观音塑像记》)。称祖照道和禅师。为青原下十三世,法云本禅师法嗣。徽宗宣和六年卒,年六十八。《嘉泰普灯录》卷八、《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今录诗四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60—1097 【介绍】: 宋开封陈留人,字子和,一字季恭。江休复孙。少游太学,学诗律于黄庭坚,又从徐积受学。尝驳柳宗元《非国语》,成《非非国语》,为苏轼所称许。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州建安人,字彦和。神宗元丰间进士。与陈襄友善,又从苏轼兄弟游。历知州县,所至有声。哲宗绍圣间除广西提举常平,移福州转运判官,继知吉州,奸猾吏民皆畏惧之。官至朝议大夫。
全宋诗
徐常,字彦和,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提举广南西路常平(《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七)。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提举河东路常平(同上书职官六七之三七)。后知吉州。苏轼尝称其为天下奇男子。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一五有传。
全宋文·卷二五二五
徐常,字彦和,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元丰二年登第,历莱阳令,守东海,所至有声。绍圣元年,以左奉议郎提举广西常平等事,两任监司。政和元年知吉州,后以朝奉大夫知宁海州军事,以得罪曾布,遂免官。文学该贯,与陈襄为友,而从苏轼兄弟游最久。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七、六七之三七,《文献通考》卷七,《宋元学案补遗》卷五,民国《福建通志》总卷三九《宋文苑传》一,民国《莱阳县志》卷三之三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胡侃,初名侔,字彦和,婺源(今属江西)人。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进士。曾为从事郎,去官,家居数十年,自号柳湖居士。晚年为目疾所苦。事见《新安志》卷七《胡伸传》及卷八。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知和庵主(?~一一二五),俗姓张,苏州玉峰(今上海嘉定)人。哲宗元符间,抵雪窦中峰、栖云两庵,后住庆元府二灵。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应乾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七年卒。《嘉泰普灯录》卷一○、《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
新续高僧传·灵感篇第六之一
释知和,姓张氏,昆山人。从南岳辨游,丛林以为饱参。元符间,住雪窦中峰栖雪两庵。山之前曰“妙高台”,有石突出,下临无地,其旁古藤一枝,覃施而叶莫莫。和攀厥柔条,盘屈成龛,常偃坐其中,名曰“藤龛”。独处二十年。初与普交同参泐潭,盟曰:“他日吾二人,当踞孤峰绝顶,目视霄汉,为世外人。不可若今时藉名官府,屈节自污。”及交开法天童,访旧至山,和竟不接。和虽绝物,然有志于道者,多往见之。主雪窦者嫉其名出己上,郡守尝询和于主者,主者曰:“常僧耳。”和遂题偈于壁,徙居伏锡山。偈曰:“竹笕两三升野水,窗前五七片间云。老僧浩计只如此,留与人间作见闻。”其二曰:“十方世界眼前宽,抛却云庵过别山。三事衲衣穿处补,一条藜杖伴清间。”其三曰:“自从南岳来雪窦,二十馀年不下山。两处住庵身已老,更寻幽谷养衰残。”其四曰:“黄皮裹骨一常僧,坏衲蒙头百虑澄。年老懒能频对客,攀萝又上一崚赠。”后又迁二灵,《传镫录》称和住二灵三十年,恐非。盖其去雪窦时,已年近衰残,读题偈可知。宣和七年四月十二日示寂。闻和栖藤龛时,常有二虎扰侧。元大德间,栖云庵毁,虎为人患。至元二年,复建庵祀和,其患顿息。或谓妙高台有伏虎洞,为虎在雪窦之證,而《传镫录》谓在二灵,但以为知和故事,不必辨其何山,其言似是。岂知虎为和驯,自有神异,和能往,虎亦能往,二灵之有驯虎又何足疑。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号依和庵主,昆山人。隐居雪窦,终二灵山。
孙仲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九四三
孙仲,字和父,大观时虔州虔化(今江西宁都)人。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郭广和,徽宗大观四年(一一一○)通判金州(《舆地纪胜》卷一八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0 【介绍】: 宋邵武人,字茂和。第进士。徽宗宣和初为左司郎,累擢徽猷阁待制、知河间府。高宗即位,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知枢密院事汪伯彦同主和。逐李纲、张所,杀上书言事之太学生陈东及欧阳澈。进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建炎二年冬,金兵逼扬州,潜善得淮北警报而不信;致三年初高宗仓皇南渡,为中丞张澄所劾,罢为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旋落职,责置英州。
全宋文·卷三一三四
黄潜善(?——一一三○),字茂和,邵武军邵武(今福建邵武)人,潜厚弟。元符三年登进士第。政和中,提举利州路学事;八年,提点利州路刑狱。宣和初为左司郎,擢户部侍郎。后以徽猷阁待制知河间府,为高阳关路安抚使。靖康二年初,将本路兵至东平援康王赵构,康王承制拜副元帅。高宗即位,拜中书侍郎。建炎元年八月,擢尚书右仆射;二年十二月,进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与右相汪伯彦力唱和议,排李纲,抑宗泽,害忠良。三年二月,中丞张澄劾其误国二十大罪,乃罢相、落职、分司、衡州居住,又责置英州。此年十二月卒。《宋史》卷四七三《奸臣传》三有传,又见《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六二、兵一二之一九,《宋史》卷二四、二五《高宗纪》,道光《福建通志》卷一九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0 【介绍】: 宋怀州人,字士美,自号李浪子。徽宗大观二年上舍及第。善讴谑,能蹴鞠,常以街市俚语为词曲。因善事内侍,累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承旨。宣和六年为少宰兼中书侍郎,都人称为浪子宰相。钦宗时升太宰,力主割地求和,遭陈东等数百人斥责,罢相。高宗建炎初以主和误国责浔州安置。
全宋诗
李邦彦(?~一一三○),字士美,怀州(今河南沁阳)人。徽宗大观二年(一一○八)上舍及第,试符宝郎。宣和四年(一一二二)拜少宰。钦宗靖康初进太宰。不久罢相,出知邓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以主和误国责授建宁军节度副使,安置浔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八)。四年,卒于桂州(同上书卷六七三)。赠观文殿大学士,谥和文(同上书卷七二六)。《宋史》卷三五二有传。
全宋文·卷三三二○
李邦彦(?——一一三○),字士美,怀州(治今河南沁阳)人。大观二年上舍及第,试符宝郎。俊爽美风姿,为文敏而工,应对便捷,善讴谑,能蹴鞠,每缀街市俚语为辞曲,自号李浪子。累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承旨。宣和三年,除尚书右丞;五年,转左丞;六年,拜少宰,都人目为浪子宰相。靖康初升太宰,主割地讲和,士庶痛斥之,乃自请罢。建炎初以主和误国,责授建武军节度副使,浔州安置,四年卒,谥文和。《宋史》卷三五二有传。
黄兑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宋登科记考
字和之。越州新昌县(今浙江绍兴新昌)人。治平四年(1067年)进士。知建阳县。
柳瑊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三四
柳瑊(一○七一——一一三六),字伯玉(一作伯和),世为魏郡人,祖上徙合肥(今安徽合肥)。第崇宁五年进士,调淄川县主簿,授苏州观察推官,移泰州司仪曹事。改奉议郎,除陕西路转运判官,移利州路提点刑狱。宣和四年除知浚州,移泰州。靖康元年告老,以朝奉大夫致仕。建炎三年召赴行在,以疾辞,差主管台州太平观,除福建路提点刑狱,改两浙东路。建炎六年五月卒,年六十六。见孙觌《宋故左中奉大夫致仕柳公墓志铭》(《鸿庆居士文集》卷三三)。
欧阳和梅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大观四年(1110)任康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1—1142 【介绍】: 宋河南人,字彦明,一字德充。尹源孙。少师事程颐。尝应举,见试题为诛元祐诸臣议,不答而出,终身不应举。钦宗靖康初,种师道荐召京师,赐号和靖处士。高宗绍兴初历崇政殿说书、礼部侍郎兼侍讲。上书力斥与金议和,乞致仕。有《论语解》、《门人问答》、《和靖集》。
全宋诗
尹焞(一○七一~一一四二),字彦明,一字德充,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少师程颐,曾应举,发策有诛元祐诸臣议,焞不对而出,终身不就举。钦宗靖康初,赐号和靖处士。高宗绍兴六年(一一三六),以秘书郎兼崇政殿说书。八年,除秘书少监。未几,直徽猷阁,主管万寿观,留侍经筵。除太常少卿、权礼部侍郎兼侍讲。九年,提举江州太平观。十年,致仕,十二年,卒,年七十二。有《和靖集》传世。事角《和靖文集》卷一○附《和靖先生墓志铭》,《宋史》卷四二八有传。今录诗六首。
全宋文·卷三○五一
尹焞(一○七一——一一四二),字彦明,一字德充,河南府(治今河南洛阳)人,尹源孙。少师程颐。颐晚年得二士,其一即焞。以笃行称。靖康初,召至京师,不欲为官,赐号和靖处士。金人陷洛,避走蜀。绍兴初因范冲荐,授左宣教郎、充崇政殿说书,又除礼部侍郎兼侍讲,复提举江州太平观致仕,隐于平江虎丘西庵。绍兴十二年卒,年七十二。景定元年谥「萧公」。焞精研《论语》、《孟子》,著有《论语解》、《门人问答》及《和靖集》(存)。见《宋史》卷四二八《道学传》二本传及吕德元撰《和靖先生墓志铭》。
余彦和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三四八
余彦和,徽宗时,以宣教郎知平遥县。见乾隆《汾州府志》卷二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