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009,分201页显示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7  28  29  3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恭和
和断
听和
新和
和齐
和齐
和弦
和弦
和正
归和
干和
南和
和土
和草
荆和
《漢語大詞典》:恭和
谦恭温和。南史·宋竟陵王诞传:“ 诞 性恭和,得士庶之心,颇有勇略。” 明 方孝孺 《与舒君书》:“公待人虽恭和,苟非其材,一言不加许。”
分類:谦恭温和
《漢語大詞典》:和断(和斷)
公断,裁决。宋史·范仲淹传:“若讎已和断,輒私报之及伤人者,罚羊百,马二,已杀者斩。”辽史·西夏外记:“﹝其俗﹞喜报仇……诉于官,官择舌辩气直之人为和断官,听其屈直。”
分類:和断裁决
《分类字锦》:听和(听和)
国语听和则听视正则明
分类:
《韵府拾遗 个韵》:新和
柳宗元诗郡楼有遗唱新和敲南金
《漢語大詞典》:和齐(和齊)
(1).谓调配口味。齐,通“ 剂 ”,调味品。语本周礼·天官·食医:“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八珍之齐。” 郑玄 注:“和,调也。”南齐书·虞悰传:“ 悰 善为滋味,和齐皆有方法。”
(2).谓调配剂量。《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 意 教以案法逆顺,论药法,定五味及和齐汤法。”
《漢語大詞典》:和齐(和齊)
调和齐一;使和谐一致。荀子·非相:“上不足以顺明王,下不足以和齐百姓。” 宋 叶适 《宝谟阁待制陈公墓志铭》:“盖 鲁 有 臧文仲 , 郑 有 子产 , 齐 有 晏婴 , 晋 有 叔向 ,四人者当 周 之末造,能新美旧学而和齐用之。”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 大皥 以降,力政经营,并包殊族,使种姓和齐,以遵率王道者数矣。”
《國語辭典》:和弦  拼音:hé xián
1.乐曲中数个音三度重叠,同时发声。
2.调音、调弦。《红楼梦》第五四回:「贾母便说道:『你们两个对一套「将军令」罢。』二人听说,忙和弦按调拨弄起来。」
《漢語大詞典》:和弦(和絃)
谓与他人的弦音相应和。 明 陈子龙《偕熊令君伯甘游》诗:“和絃愧同调,击壤庶齐观。”
《漢語大詞典》:和正
(1).形容乐音和平中正。礼记·乐记:“今夫古乐,进旅退旅,和正以广。” 郑玄 注:“和正以广,无姦声也。”《艺文类聚》卷四四引 汉 李尤 《琴铭》:“条畅和正,乐而不淫。”
(2).和顺端正。 汉 扬雄 《太玄·释》:“震於庭,和正俱亡也。” 范望 注:“以德怀近则近和,以威慑远则远正。”
《分类字锦》:归和(归和)
何法盛徵祥记牡曰麒牝曰麟牡鸣曰游圣牝鸣曰归和夏鸣曰扶幼秋鸣曰养绥
分类:麒麟
《漢語大詞典》:干和(乾和)
一种不搀水的酿酒法,转指不搀水的酒。 宋 窦苹 酒谱:“ 张籍 诗云:‘酿酒爱乾和’,即今人不入水也。 并 汾 间以为贵品,名之曰乾酢酒。”按,今本《张司业诗集·和左司元郎中秋居》之二作“朝和”。 元 宋伯仁 《酒小史》:“ 汾州 乾和酒, 山西 羊羔酒。”
分類:干和酿酒
《骈字类编》:南和
汉书地理志广平国县南和信后汉书郡国志钜鹿郡县南和 宋史地理志 德府县南和 明一统志南和县在顺德府城东四十里形又云笈七签五道混回七门始分南和建节白帝彰
又五符经云五符一通书以南和之缯南和赤色缯也仙公请问经云道德上下经及洞真元经三皇天文上清众篇咏等皆是太上所撰而为文书于南和之缯故曰题素也
又南方赤帝长来觉字南和守我口舌中
分类:南和
《骈字类编》:和土
淮南子以水和土以土和火以火化金以金治木木复反土五行相治所以成器用
分类:和土
《骈字类编》:和草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 山蔬和草嫩,海树入篱生。
分类:和草
《漢語大詞典》:荆和
(1).指 春秋 时 楚 人 卞和 。 汉 刘向 《九叹·惜贤》:“ 晋 申生 之离殃兮, 荆 和氏 之泣血。”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故琼瑶俟 荆和 而显连城之价,乌号须 逢门 而著陷坚之功。” 唐 黄滔 《以不贪为宝赋》:“纵饶 秦氏 ,当时曾欺 赵 地;争奈 楚君 ,昔日荐刖 荆和 。” 明 高叔嗣 《古歌》:“ 荆和 当路泣,良璞为谁明?”参见“ 卞和 ”。
(2).指和氏璧。《楚辞·刘向〈九叹·怨思〉》:“筐泽泻以豹鞹兮,破 荆和 以继筑。” 王逸 注:“破 和氏 之璧以继筑杵而舂,败玉宝而失其好也。” 南朝 梁 范缜 《神灭论》:“玉异色而均美,是以 晋棘 、 荆和 ,等价连城。”
《國語辭典》:卞和  拼音:biàn hé
人名。春秋楚人。于荆山得璞玉献于楚王,两次见疑,左右足遭刖,后楚王乃使玉人琢之,果得宝玉,遂命名为「和氏璧」。见《韩非子。和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