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010,分201页显示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和事
和文
和吟
凝和
乞和
绥和
岁和
参和
交和
和答
和心
后和
颐和
和冰
许和
《漢語大詞典》:和事
调解纷争。 清 李渔 《慎鸾交·计竦》:“你既肯悔过,我这和事老人只得要做了。” 赵树理 《张来兴》:“我只当是他们两个人又闹什么纠纷,便跟了去准备为他们和事。”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一:“﹝ 白大嫂子 ﹞听了 韩长脖 的一句话,无缘无故闹起来,自己也觉得对不住当家的,捎带也对不起这个和事的大个子。”
《國語辭典》:和文  拼音:hé wén
日本人属大和民族,故称其文字为「和文」。
分類:和文日文
《漢語大詞典》:和吟
犹和鸣。 唐 许敬宗 《谢皇太子玉华山宫铭赋启》:“仙鹤和吟,慙八音於雅韵;神龙縟彩,谢五色於雕文。”参见“ 和鸣 ”。
《國語辭典》:和鸣(和鳴)  拼音:hé míng
鸟的鸣声相应和。比喻音乐或歌唱声调相谐。《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凤皇于飞,和鸣锵锵。」《文选。嵇康。琴赋》:「远而听之,若鸾凤和鸣戏云中。」
《漢語大詞典》:凝和
混和,混合。 萧红 《夏夜》:“眼泪凝和着夜露已经多时了!”
分類:混和混合
《漢語大詞典》:乞和
求和。梁书·侯景传:“ 景 自岁首以来乞和,朝廷未之许,至是事急乃听焉。”旧唐书·张延赏传:“﹝ 李晟 ﹞大败 吐蕃 , 结赞 仅免,数遣使乞和。”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 拿破仑 大挫 普鲁士 军,翌年七月, 普鲁士 乞和,为从属之国。”
分類:求和
《漢語大詞典》:绥和(綏和)
安和。魏书·赵逸传:“久之,拜寧朔将军、 赤城 镇将,绥和荒服,十有餘年,百姓安之。” 唐 司空图 《太尉瑯琊王公河中生祠碑》:“内则颁宣朝旨,外则镇抚人心,竟用绥和,到今繄赖。” 清 姚莹 《噶玛兰台异记》:“黔首绥和,文身向化。”
分類:安和
《骈字类编》:岁和(岁和)
唐 孟浩然 初年乐城馆中卧疾怀归作 腊月闻雷震,东风感岁和。
《漢語大詞典》:参和(參和)
三者合一。左传·襄公七年:“恤民为德,正直为正,正曲为直,参和为仁。” 晋 陆云 《赠顾尚书》诗:“五岳降神,四瀆炳灵,两仪钧陶,参和大成。” 宋 张载 《正蒙·诚明》:“天本参和不偏。” 王夫之 注:“参和,太极、阴、阳,三而一也。”
《漢語大詞典》:交和
(1).犹讲和。 汉 焦赣 《易林·萃之益》:“交和结好, 昭君 是福。”
(2).交融和谐。 汉 张衡 《东京赋》:“阴阳交和,庶物时育。” 明 杨慎 《凤赋》:“ 黄帝 晨坐於 扈阁 ,降观於 荣阿 ,有鸟来巢,命音交和。”
(3).古代军事用语。谓两军相对。孙子·军争:“凡用兵之法,将受命於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於军争。” 曹操 注:“两军相对为交和。”
《漢語大詞典》:和答
(1).酬答别人的诗。 宋 陆游 《次韵无咎别后见寄》“坐愧文园属思迟”自注:“诗来弥月,乃能和答,故云。” 清 顾炎武 日知录·诗不必人人皆作:“是知古人之诗,不以无和答为嫌。”
(2).谓与声响应和。 王统照 《一栏之隔》:“每天都与铁索的鎯铛声、守门兵士的皮靴声……和答着,成为一种不调协而凑和的声调。”
《漢語大詞典》:和心
使心境平和。吕氏春秋·适音:“故乐之务在於和心,和心在於行适。”云笈七籤卷三五:“但当和心约念,静身损物。”
《韵府拾遗 个韵》:后和(后和)
论语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分类:后和
《漢語大詞典》:颐和(頤和)
谓颐养天和。 清 刘光第 《万寿山》诗:“宏规岂虚构,颐和祈天福。”
分類:颐养天和
《骈字类编》:和冰(和冰)
宋 徐积 管春风 城南夜半无酒家,和冰和雪吞月华。
《漢語大詞典》:许和
允许,答应。例如:登即相许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分類:允许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