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010,分201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神和
休和
六和
和扁
和协
和义
言和
鸾和
和上
和豫
和宁
和宁
和曲
和裕
和悦
《漢語大詞典》:神和
精神融和。文子·自然:“至於神和,游於心手之间,放意写神,论变而形於絃者,父不能以教子,子亦不能受之於父,此不传之道也。”《魏书·崔光传》:“专荐郊庙,止决大政,辅养神和,简息游幸。” 唐 张说 《奉和圣制春中兴庆宫酺宴应制》:“物覩恩无外,神和道入微。”云笈七籤卷八八:“夫神和则可以照彻於五藏,气和则可以使用於四胑。”
《漢語大詞典》:休和
(1).安定和平。左传·襄公九年:“若能休和,远人将至。” 汉 蔡邕 《协和婚赋》:“唯休和之盛代,男女得乎年齿。”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用能免羣生於汤火,纳百姓於休和。” 张铣 注:“休和,谓祸乱已平,兵戈不用,故致之使休息和平也。”旧唐书·玄宗纪上:“致君亲於 尧 舜 ,济黔首於休和。”
(2).犹言平息了事。 宋 司马光 《论皇城司巡察亲事官札子》:“有百姓杀人,私用钱物休和。”《元典章·吏部三·投下》:“管人户 朱全祜 駈男 朱得兴 奸诱 班四 駈妇 腊梅 ,在逃促获,受钱私下休和。” 元 尚仲明 《三夺槊》第二折:“不如告休和,伏低弱,留得性命,落得躯殻。”
《漢語大詞典》:六和
(1).谓以滑、甘调制酸、苦、辛、咸四种滋味。礼记·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 郑玄 注:“和之者,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皆有滑、甘,是谓六和。” 孔颖达 疏:“以四时有四味,皆有滑有甘,益之为六也,是为六和也。”按 郑 注系据《周礼·天官·食医》经文。后用以指多种美味。 南朝 梁 沈约 《需雅》之二:“五味九变兼六和,令芳甘旨庶且多。”
(2).佛教语。谓身和(共住)、口和(无诤)、意和(同事)、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 宋 黄庭坚 《仰山简和尚真赞》:“不戒而六和恭敬,不禪而十方清浄。”
《漢語大詞典》:和扁
古代良医 和 与 扁鹊 的合称。汉书·艺文志:“太古有 岐伯 、 俞拊 ,中世有 扁鹊 、 秦和 。” 颜师古 注:“ 和 秦 医名也。” 唐 刘禹锡 《谢赐广利方表》:“长驱 和 扁 ,高视 农 轩 。” 宋 范成大 《问天医赋》:“访 和 扁 以制度,招 桐 雷 使炮炙。” 清 金农 《横山田庐独吟》:“松下百骸轻,清风胜 和 扁 。”
分類:良医扁鹊
《國語辭典》:和协(和協)  拼音:hé xié
和睦无间、同心协力。《书经。召诰》「王先服殷御事,比介于我有周御事」句下汉。孔安国。传:「言当先服治殷家御事之臣,使比近于我有周治事之臣,必和协,乃可一。」《左传。隐公十一年》:「寡人有弟,不能和协。」
《漢語大詞典》:和义(和義)
(1).谓使事物各得其宜,不相妨害。易·乾:“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 孔颖达 疏:“利者义之和者,言天能利益庶物,使物各得其宜,而和同也。”
(2).犹德义。史记·秦始皇本纪:“刚毅戾深,事皆决於法,刻削毋仁恩和义。” 唐 李虞仲 《授王承休等诸州刺史制》:“咸以事劳,显於中外,或武称和义,环衞有严;或吏能适时,长征攸佐。”
《國語辭典》:言和  拼音:yán hé
谈和、讲和。如:「两人终于握手言和。」。
分類:言和讲和
《國語辭典》:鸾和(鸞和)  拼音:luán hé
鸾、和都是天子座车上的铃。《周礼。夏官。大驭》:「凡驭路仪,以鸾、和为节。」《礼记。玉藻》:「故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佩玉。」
《漢語大詞典》:和上
亦作“ 和尚 ”。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 张应 ﹞欲呼师名,忘 曇鎧 字,但唤:‘和上救我!’” 明 宋濂 《南堂禅师像赞》:“ 南堂 和上既入灭,其得法弟子 大禪安公 思慕之弗置,乃绘其像。”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 破门石浪 和上临 智永 千字文、 陈正言 水墨花鸟一卷。”
分類:和上
《漢語大詞典》:和豫
(1).犹安乐。庄子·德充符:“使之和豫,通而不失於兑。” 成玄英 疏:“体穷通,达生死,遂使所遇和乐,中心逸豫。” 明 胡应麟 诗薮·宋上:“ 宣庙 好文,海内和豫。”
(2).安康;安适。 宋 李纲 《乞推广孝思益修军政札子》:“ 道君太上皇帝 久违和豫,厌世升遐。”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考异:“夫何菲凉,屡愆和豫;遽罹祸变,弥剧哀摧。”
《漢語大詞典》:和宁
使和睦安宁。
分類:和睦安宁
《漢語大詞典》:和宁(龢寧)
(1).使和平安宁。国语·周语中:“故能光有天下,而和寧百姓。” 唐 柳宗元 《涂山铭序》:“勤劳万邦,和寧四极。”
(2).和睦安宁。礼记·燕义:“是以上下和亲而不相怨也,和寧,礼之用也。” 孔颖达 疏:“上下和亲是和也,而不相怨是安寧也。”汉书·刘向传:“四海之内,靡不和寧。”
(3).谓和解,平息。 前蜀 杜光庭 《赵球司徒疾病修醮拜章词》:“故伤误杀,寃债和寧;新罪宿瑕,玄慈荡涤。”
(4). 唐 代郊庙祭祀时的一种舞蹈名。新唐书·礼乐志十一:“自 献祖 而下庙舞,略可见也: 献祖 曰《光大之舞》…… 穆宗 曰《和寧之舞》。”
《漢語大詞典》:和曲
歌曲中集体谐声合唱的部分。 朱自清 《中国歌谣·歌谣的起源与发展》:“只有在唱和曲时,才大家合唱。”
《漢語大詞典》:和裕
温和宽宏。 汉 卫宏 《汉旧仪》卷上:“往悉乃心,和裕开贤。”晋书·封孚载记:“ 孚 幼而聪明和裕,有士君子之称。”新唐书·藩镇传·刘怦:“﹝ 朱滔 ﹞表﹝ 怦 ﹞知府事,和裕得众心。”
分類:温和宽宏
《國語辭典》:和悦(和悅)  拼音:hé yuè
温和喜悦。《红楼梦》第六八回:「众人见他标致和悦,无不称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