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040,分203页显示  上一页  110  111  112  113  114  116  117  118  119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释和和
卧龙和尚
云住和尚
张万和
赵和璧
智异山和尚
钟离权(云房先生、和谷子、真阳子 世称 钟离先生 )
释圆寂(无生和尚 )
王玄宗(太和先生 承真 )
孔季诩(季和 )
和逢尧
僧道岸( 大和尚 )
僧仁俭(世称 腾腾和尚 )
华严和尚
李显( 庙号 中宗、唐中宗 孝和皇帝、唐中宗帝、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周王、英王 尊号 应天皇帝、应天神龙皇帝 )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十 神化科(二)
世莫知其氏族乡里。常居京师之大安国寺。言祸福。辄奇中。诸公贵人。皆敬事之。时寺方营造殿阁。未完就。和冀得资费以助。荣阳郑万钧尚越国公主。无子。夫归迎和供养以请。和遽曰。此易耳。但能以帛三千疋。遗我者。当使公主生二男。万钧闻之。喜甚。即如数施之。殿阁以落成。主亦旋有娠。和谓万钧曰。主所娠天人也。然吾本欲使主率产。而主弱恐莫胜兹。姑先后之。必二年连产二子。于是潜耀晦明。皆主出卒为唐闻人。而和之造诣。又岂可量哉。
宋高僧传·卷第十九 感通篇第六之二
释和和者。莫详氏族本生。其为僧也狂而不乱愚而有知。罔测其由。发言多中。时号为圣。安国寺中居住出入无拘捡。见本寺修营殿阁未就。有越国公主降荣阳郑万钧。虽琴瑟相谐而数年无子。和因至公主家。钧焚香洒扫以待之。主拜跪归向。钧祈告之曰。某自叨选尚愿得一子为嗣。唯师能致之乎。和曰。易耳。但遗我三千疋绢。主当诞二男。钧勤重如听佛语。出绢如所求施之。和取付修寺殿阁功德主。乃曰。主有娠矣。吾令二天人下为公主作儿。所忧者公主不能并妊二子乎。为孪乳包羞耳。吾俾其同年而前后诞之。果如其言。岁初年末各生之矣。长曰潜耀。次曰晦明。皆美丈夫后博涉成事焉。京邑之间传扬沸渭。量其位地不可轻议哉。
神僧传·卷第八
和和者。莫详氏族。其为僧也狂乱。发言多中。时号为圣。有越国公主适荣阳郑万钧数年无子。万钧请曰。吾无嗣愿得一子。唯师降恩可乎。师曰。遗我三千匹绢。主当诞两男。钧如言施之。和取绢赴寺云修功德。乃谓钧曰。主有娠矣。吾令二天人下为公主作儿。又曰。公主腹小能并妊二男乎。吾当使同年而前后耳。公主遂妊。年初岁终各诞一子。长曰潜曜。少曰晦明。皆美丈夫博通有识焉。

人物简介

东国僧尼录·名僧
卧龙和尚。云盖元禅师法嗣。 问。如何是大人相。师曰。紫罗帐里不垂手。曰为什么不垂手。师曰。不尊贵 问。十二时中间。如何用心。师曰。猢猴吃毛虫。景德(传灯录)。

人物简介

东国僧尼录·名僧
云住和尚。云居膺禅师法嗣。 问。诸佛道不得。什么人道得。师曰。老僧道得。曰诸佛道不得。和尚作么生道。师曰。诸佛是我弟子。曰请和尚道。师曰。不是对君王。好与二十棒。(传灯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诸暨人。力学明经。父母丧,负土成坟,兄弟庐于墓。及卒,子张孝祥亦庐墓,达二十余年。诏旌其门,名其里曰孝感。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二百九十六
和璧。国子祭酒冬曦弟。擢进士。
智异山和尚 朝代:

人物简介

东国僧尼录·名僧
智异山和尚。临济玄禅师法嗣。 一日示众曰。冬不寒。臈后看。便下座(景德传灯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咸阳人,号云房先生、和谷子、真阳子。相传遇老人授仙诀,又遇华阳真人上仙王玄甫传道。与吕洞宾同时。为后世所传八仙之一。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唐诗纪事》卷七〇云为唐时处士,曾题诗于邢州开元寺。《宣和书谱》卷一九则称之为神仙,自称天下都散汉,自云生于汉,吕洞宾对之执弟子礼,其问答语及诗编次成集。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录诗赠王巩。《唐才子传》卷一〇谓其字云房,避乱入太白、紫阁。《全唐诗》则云为咸阳(今属陕西)人,号云房先生,遇仙传道,入崆峒山。《道藏》有《钟吕传道集》,记其与吕洞宾修道事,伪题施肩吾撰。后世以其为八仙之一,称为汉钟离。有关记载始于北宋,唐五代是否有其人,殊难断定。《全唐诗》存钟离权诗4首,多为依托之作。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五 传宗科(三)
不知何许人。总章间。见于京师。性嗜静燕。得心法于嵩山老安禅师玄解莫能及。久居太平等山。寻访稠禅师遗迹殆遍。或致礼则吒詈。邀请则避走。常有不可犯之色。踞傲腆跣意气自得。然海内好脩之士。愈益亲附焉。大司空严绶尤倾心信。重。世号无生和尚。没时或谓其年百五十五。生于己巳之岁也。
宋高僧传·卷第十 习禅篇第三之三
释圆寂。不知何许人也。恒以禅观为务勤修匪懈。就嵩山老安禅师请决心疑。一皆明焕寂化行相部依附者多。久居天平等山。稠禅师往迹无不遍寻。时大司空严绶倾心信重。享寿一百五十五岁。咸亨二年己巳岁生按咸亨二年辛未。合云总章二年己巳也。 世号无生和尚是欤。寂之高岸恒不欲人致礼邀请。必有不可犯之色。时或非之。然则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非其傲诞势使然也。释掘多者。印度人也。从踰沙碛向慕神州。不问狄鞮旋。通华语而尚禅定。径谒曹溪能师。机教相接犹弱丧还家焉。多游五台路由定襄。历村见一禅者结庵独坐。问之曰。子在此奚为。曰吾观静。多曰。观者何人。静者何物。得非劳子之形役子之虑乎。其僧茫昧拱默而已。作礼数四请垂启发。多曰子出谁门邪。曰神秀大师。多曰。我西域异道。寔繁有徒。最下劣者不堕此见。兀然空坐蓐烂身疲。初无深益。子莫起如是见立如是论。早往韶阳请决所疑。能曰。子何不自观自静邪。不观相不观如子游历日用自然安乐也。一如多所言。略无少异。伊僧抉开罗网。多后莫知攸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江都人,祖籍琅邪,号太和先生。隐于嵩山,传黄老术。
全唐文·卷二百三
玄宗字承真。琅琊临沂人。隐嵩山。号太和先生。传黄老术。垂拱二年卒。
孔季诩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越州山阴人,字季和。孔祯子。武则天永昌元年,擢制科。为校书郎。陈子昂常称之,以为可比卫玠。官终左补阙。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岐州岐山人。武则天时负鼎上书,自言愿助天子和饪,坐流庄州十余年。后举进士第,擢监察御史。突厥请尚公主,逢尧奉使称旨,擢户部侍郎。坐善太平公主,贬朗州司马。官终柘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4—717 【介绍】: 唐僧。光州人,俗姓唐。少通经史百家,及长,出家,为文纲法师高足,精《四分律》。居会稽龙兴寺,时号大和尚。中宗时,徵召至京师,为菩萨戒师。后辞归,度人置寺。知江表多行《十诵律》,乃请帝墨敕执行南山律宗,《四分律》始盛于江淮间。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五 传宗科(三)
姓唐氏。其先颍川人。晋永嘉南渡迁光州。遂世为光州人。岸生而不群。始自期以儒学奋。既而悔之。乃求薙染。夜梦迦叶波有所教戒。且阅经所见。与梦中语合。由是慧解日进。而声名日起。时初法师方以道德重扬。越俗号大和尚。岸从之。住会稽龙兴寺。中宗朝。诏偕诸大德见内殿。宠遇隆渥。上因从受菩萨戒。诏图其形林光宫。且制赞其辞曰。戒珠皎洁。慧流清净。身局五篇。心融八定。学纵真典。观通实性。维持法务。纪纲僧政。律藏冀以传芳。象教因乎光盛。历任白马中兴。庄严荐福罔极等寺。纲维之职。天下以为荣。锡赉山积云委。俄还乡里。度人建寺以散之。而星霜之变。复二纪于兹矣。迫钟漏之期。念钓游之地。开元五年八月十日卒于龙兴。寿六十四。弟子。以礼葬。礼部侍郎姚奕。撰文勒碑云。先是江表。盛行十诵至岸为天子师。动以墨敕从事。东南之僧罔敢或戾。而四分之传。繄亦岸之力欤。
宋高僧传·卷第十四 明律篇第四之一
释道岸。姓唐氏。世居颖川。是为大族。汉尚书令琳司空珍吴尚书仆射固雍州刺史彬凉镇北将军瑶之后也。永嘉南度迁于光州。衣冠人物晖映今古。岸生而不群少而奇概。爰在髫龀有若老成。齿胄胶庠侚齐坟典。犹恐闻见未博艺业有遗。遂浮江淮达洙泗探禹穴升孔堂。多历年所矣。操翰林之鼓吹。游学海之波澜。讨论百家商攉三教。乃叹曰。学古入官纡金拾紫。儒教也。餐松饵柏驾鹤乘龙。道教也。不出轮回之中俱非筏喻之义。岂若三乘妙旨六度宏功。缁铢世间掌握沙界哉。遂落发出家洗心访道。一音克举四句精通。竖修律仪深入禅慧。夜梦迦叶来为导师。朝阅真经宛契冥牒。由是声名籍甚远近吹嘘。为出世之津梁。固经行之领袖。十方龙象罔不师范焉。万国鹓鸾无敢詶对者。向若回兹妙识适彼殊途。议才必总于四科。济世雅符于三杰。有若越中初法师者。秘藏精微罔不明练。道高寰宇德重丘山。岸闻善若惊同声相应。乘杯去楚杖锡游吴。云雾一披钟鼓齐振。期牙合契澄什联芳。由是常居会稽龙兴寺焉。扬越黎庶江淮释子。辐辏乌合巷少居人。罕登元礼之门。且睹公超之市。岸身遗缠盖心等虚空。不择贤愚无论贵贱。温颜接待善诱克勤。明鉴莫疲洪钟必应。皆窥天挹海虚往实归。其利博哉。无得称也。时号为大和尚。登无畏座讲木叉律。容止端严。辞辩清畅。连环冰释理窟毫分。瞻仰者皆悉由衷。听受者得未曾有。于是高僧大士心醉神倾。捐弃旧闻佩服新义。江介一变其道大行。孝和皇帝精贯白业游艺玄枢。闻而异焉。遣使徵召前后数介。然始入朝与大德数人同居内殿。帝因朝暇躬阅清言。虽天眷屡回而圣威难犯。凡厥目对靡不魂惊。皆向日趋风灭听收视。岸人望虽重僧腊未高。犹沦居下筵累隔先辈。惜帝有轮王之位不起承迎。以吾为舍那之后晏然方坐。皇帝睹其高尚。伏以尊严偏赐衣钵。特彰荣宠。因请如来法味屈为菩萨戒师。亲率六宫围绕供养。仍图画于林光宫。御制画赞。辞曰。戒珠皎洁。慧流清净。身局五篇心融八定。学综真典。观通实性。维持法务。纲统僧政律藏冀兮传芳。象教因乎光盛。比夫灵台影像麟阁丹青。功德义殊。师臣礼异。铨择网管统帅僧徒者。有司之任也。以岸盛德广大至行高邈。思遍雨露特变章程。所历都白马中兴。庄严荐福罔极等寺纲维总务。皆承敕命深契物心。天下以为荣。古今所未有。中宗有怀罔极追福因心。先于长安造荐福寺。事不时就作者烦劳。敕岸与工部尚书张锡。同典其任。广开方便博施慈悲。人或子来役无留务。费约功倍。帝甚嘉之顿邀赏锡。何间昏晓既荷天泽。言酬恩地遂还光州。度人置寺。于是祇陀苑囿郁起僧坊。拘邻比丘便为人宝。能事斯毕夫何恨哉。江海一辞星霜二纪。每怀成道之所。更迫钟漏之期。遂去上京还至本处。将申顾命精择门人僧行超玄俨者。是称上足也。克传珠髻之宝。俾赐金口之言。右胁而卧示其泡幻也。以开元五年岁次丁巳八月十日。灭度于会稽龙兴道场。时年六十有四。海竭何依。山崩安仰。天人感恸道俗哀号。执绋衣缞动盈万计弟子龙兴寺慧武寺主义海都维那道融大禹寺怀则大善寺道超齐明寺思一云明寺慧周洪邑寺怀莹香严寺怀彦平原寺道纲湖州大云寺子瑀兴国寺慧纂等。秀禀圭璋器承磨琢。荷导蒙之力怀栝羽之恩。思播芳尘必题贞石。乃请礼部侍郎姚奕为碑纪德。初岸本文纲律师高足也。及孝和所重其道克昌。以江表多行十诵律东南僧坚执罔知四分。岸请帝墨敕执行南山律宗。伊宗盛于江淮间者岸之力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属禅宗北宗。嗣嵩山慧安国师。初放旷郊廛,世称腾腾和尚。后住洛阳福先寺。武则天天册万岁中,奉诏入内殿,进短歌十九首。则天览而称善,令写布天下。其歌辞皆敷演佛理、警劝世俗之作。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唐初北宗禅僧。嗣嵩山慧安国师。初放旷郊廛,世称腾腾和尚。后住洛阳福先寺。武后天册万岁中,奉诏入内殿,进短歌19首。武后览而称善,令写歌辞传布天下。其歌辞皆敷演佛理,警劝时俗之作。事迹见《祖堂集》卷三、《景德传灯录》卷四。二书并存其歌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华严和尚 朝代:武周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
居幽州之城北。日以华严为业。其诵声无近远闻之。如在左右。人因名之。曰华严和尚云。万岁通天中。都督张仁愿晨兴。谓其妻曰。昨夜经声。卿闻已否。曰闻。曰卿以为声发何地。曰其必发于衙署前尔。曰非也。发于城北。至今诵犹未已也。妻曰。城北去此远。安得而闻也。于是遣小竖走马覆视之而信。其妻大惊。一日见仁愿曰。君心愿盍趣偿之。仁愿曰诺兹方制造袈裟五百领以施应真。曰君欲知应真所住之地乎。即今之马鞍山竹林寺是已。异日如其言求之而得寺。然受袈裟者独缺一人。而使归之于华严和尚则知华严亦一应真也。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读诵篇第八之二
释华严和尚。不知名氏。居在幽州城北。恒持华严经以为净业。时号之全取经题呼召耳。其所诵时一城皆闻之。如在庭庑之下。万岁通天年中韩国公张仁愿之为幽州都督也。夜闻经声品次历历然。及尔晨兴谓夫人曰。昨宵城北道人讽诵。若在衙署前也。还闻已否。夫人曰。是何地远可得闻乎。张君曰。如其不信可各遣小竖走马往覆之。果无差谬。张君请召入城。及相见谓张君曰。有愿胡不报乎。答曰。现造袈裟五百缘布施罗汉去。华严曰。勿去馀处。但送往州西马鞍山竹林寺内施僧。及遣使赍香衣物登佛龛山。已去觅竹林寺且无踪迹。如是深入陟高山见一翁。问之曰。旦随吾来。倏睹云开寺现。景物非凡世所有。入寺散袈裟。毕而少二人。彼老宿曰。可赍还二分一与张仁愿一与华严和尚。自此方知华严和尚是竹林圣寺中来使留一宿。出已经年。行化既久。及终坐亡。肉身不萎败。范阳之人多往乞愿。时有徵应。塔近因兵革而废矣。 系曰。一口宣诵何能入远近人人耳耶。通曰。近则若愿持经善法力故。远则一音演说随类闻解。其人是圣寺员位。断可知矣。
神僧传·卷第六
华严和尚。学于神秀。禅宗谓之北祖。尝在洛都天官寺。弟子三百馀人。每日堂食和尚严整瓶钵必须齐集。有弟子夏腊道业高出流辈。而性烦褊躁。时因卧疾不随众赴会。一沙弥瓶钵未足。来诣此僧顶礼云。欲上堂无钵。如可暂借明日当自置之。僧不与曰。吾钵受持已数十年。借汝必恐损之。沙弥恳告曰。上堂食顷而归。岂便毁损。至于再三。僧乃借之。曰吾爱钵如命。必若有损同杀我也。沙弥得钵捧持兢惧。食毕将归。僧已催之。沙弥持钵下堂。不意塼破蹴倒遂碎之。少顷僧又催之。既惧遂至僧所作礼承过且千百拜。僧大叫曰。汝杀我也。怒骂至甚。因之病亟一夕而卒。尔后经时。和尚于嵩山岳寺。与弟子百馀人方讲华严经。沙弥亦在听位。忽闻寺外山谷中若风雨声。和尚遂招此沙弥。令于己背后立。须臾见一大蛇长七八丈。大四五围。直入寺来努目张口。左右皆欲奔走。和尚戒之不令动。蛇渐至讲堂升阶睥睨若有所求。和尚以锡杖止之云住。蛇欲至座遂俛首闭目。和尚戒之。以锡杖扣其首曰。既明所业。今当回向三宝。令诸僧齐声为之念佛。与受三归五戒。此蛇宛转而去。时亡僧弟子已有登会者。和尚召谓曰。此蛇汝之师也。修行累年合證果位。为临终之时惜一钵故怒此沙弥。遂作一蟒蛇。适此来者欲杀此沙弥。更若杀之当堕大地狱无出期也。赖吾止之与受禁戒。今当舍此身矣。汝往寻之。弟子受命而出。蛇行所过草木开靡如车路焉。行十四五里至深谷间。此蛇自以其首叩石而死矣。归白和尚。和尚曰。此蛇今已受生在裴郎中宅作女。亦甚聪慧。年十八当亡。即却为男。然后出家修道。裴郎中即我门徒。汝可入城为吾省问之。其女今已欲生而甚艰难。汝便可救之。时裴宽为兵部郎中。即和尚门人也。弟子受命入城。遥指裴家。遇裴请假在宅。遂令报云。华严和尚传语。郎中出见神色甚忧。僧问其故。云妻欲产已六七日。烛灯相守甚危困矣僧曰。某能救之。遂令于堂门外净床席。僧人焚香击磬呼和尚者三。夫人安然而产一女。后果十八年而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6—710 【介绍】: 唐朝皇帝。高宗第七子。既嗣位,母武后临朝称制,废之为庐陵王,迁均州,又迁房州。武周圣历二年,复为太子。神龙元年,张柬之等以羽林兵讨乱,始复帝位及唐国号。复位后,皇后韦后与武三思等专权,安乐公主卖官鬻爵。前后在位七年,为韦后及安乐公主毒死。谥孝和皇帝。
全唐文·卷十六
帝讳显。高宗第七子。显庆元年生。二年封周王。仪凤二年徙封英王。改名哲。永隆元年八月立为皇太子。宏道元年十二月即位。嗣圣元年。武后废帝为庐陵王。房州安置。圣历元年复立为皇太子。仍名显。神龙元年正月复辟。十一月上尊号应天皇帝。三年八月加尊号应天神龙皇帝。立二年被废。复位四年。年五十五。谥曰孝和皇帝。庙号中宗。追尊太和大圣大昭孝皇帝。集四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