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010,分201页显示  上一页  96  97  98  99  100  102  103  104  105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因缘和合
和合性
和光接物
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
和尚在钵盂在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
新来和尚好撞钟
二和──僧伽理事二和
事和
得不和眷属
和合离散无常
辅臣和乐益
和合圣众
四大不和梦
因缘和合
【佛学常见辞汇】
由因与缘的和合而成。天地间一切万物,都是由自因(亲因)与缘(助缘)和合而成的。
和合性
【佛学常见辞汇】
在因果中,缘众和合,名为和合性。
和光接物
【佛学常见辞汇】
和光即和其光同其尘的意思,指与尘俗人共处时要有谦和明智的态度,接物即待人接物的意思,亦即人与人之间的交际。
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
【俗语佛源】
「丈二和尚」指寺庙中比较高大的诸天、罗汉等塑像。俗用「和尚」来称呼罗汉等,也是可以的。例如,佛经上常有这一类话:「(佛)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大比丘」就是大和尚,其中包括罗汉等佛弟子。显然,人们无法用手触摸到高大的塑像,因而用「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比喻弄不明情况,搞不清底细。如明·周楫《西湖二集》卷二八:「丈二长的和尚,摸不著头脑。」(李明权)
和尚在钵盂在
【俗语佛源】
「钵」是梵语钵多罗patra的省音译,意译为「盂」,合称「钵盂」。钵盂用泥、铁等制作,扁圆形,口略小,是和尚用来化缘的食器,也是和尚随身携带的「六物」之一。因此,俗语说「和尚在钵盂在」。或比喻一事物的存在要依赖另一事物的存在。如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二折:「恁时节和尚在钵盂在,今日个福气衰,看何时冤业解。」或比喻不知是谁。如元·朱凯《昊天塔》第三折:「知道是和尚在钵盂在,知道是他受苦也俺受苦。」(李明权)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俗语佛源】
佛寺,在梵语中叫做僧伽蓝(Sangharama)亦省为伽蓝,意译为众园、僧院。佛教传入中国后,借用中国古代官署鸿胪寺、太常寺等名称,称为寺、佛寺。民间又借用祭神祭祖的祠庙,称为庙,或连称为寺庙。和尚住在寺庙里,以寺庙为家。俗语「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比喻无论如何都躲不过,逃不了。如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六:「他一家子在这儿,他的房子地在这儿,他跑?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较早见于《儒林外史》第五四回,作「躲得和尚躲不得寺」;「你不要慌,躲得和尚躲不得寺,我自然有个料理,你明日到我寓所来。」这句俗语变式较多,不再一一举例。(李明权)
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
【俗语佛源】
寺院中一般有大钟、堂钟和殿钟。按寺院的制度,凡遇法会、集众、食时、寝前及僧人寂灭等,都要撞钟。撞钟有一定的规则与技巧,其作用大致有三个:警觉、号令和报时。《敕修百丈清规·法器章》指出:「大钟,丛林召令资始也。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可见撞钟的重要作用是警觉僧众,消除昏惰,精进修持。就其原义来说,「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意为要做好一日和尚,就有撞好一日钟,暗含每日精进之意。世人一般把和尚看作消极遁世的人,又把和尚同寺院的钟声联系在一起。俗语「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比喻消极应付工作,得过且过地混日子。如《西游记》第十六回:「那道人道:『拜已毕了,还撞钟怎么?』行者方丢了钟杵,笑道:『你那里晓得,我这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又如茅盾《子夜》十五:「我早就辞过职了,吴老板还没答应,我只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李明权)
新来和尚好撞钟
【俗语佛源】
比喻新来乍到的人手脚总是比较勤快。如《歧路灯》第八回:「果然『新来和尚好撞钟』,镇日不出园门,将谭绍文旧日所读之书,苦于点明句读,都叫丢却。自己到书店购了两部课幼时文,课诵起来。」(参见「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条)(李明权)
二和──僧伽理事二和
【三藏法数】
(出翻译名义)
梵语僧伽,华言和合众,谓与理和事和也。
〔一、理和〕,谓二乘之人,同断见、思之惑,同證无为之理,是名理和。(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二、事和〕,事和有六义,谓内凡外凡之僧,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是名事和。(内凡者,谓四善根位,即煖、顶、忍、世第一也。此位近于初果须陀洹圣位,故名内凡。外凡者,谓五停心:一、多贪者,修不净观;二、多瞋者,修慈悲观;三、多散者,修数息观;四、愚痴者,修因缘观;五、多障者,修念佛观。此位进修之始,去圣位远,故名外凡。)
事和
【三藏法数】
事和有六义,谓内凡外凡之僧,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是名事和。(内凡者,谓四善根位,即煖、顶、忍、世第一也。此位近于初果须陀洹圣位,故名内凡。外凡者,谓五停心:一、多贪者,修不净观;二、多瞋者,修慈悲观;三、多散者,修数息观;四、愚痴者,修因缘观;五、多障者,修念佛观。此位进修之始,去圣位远,故名外凡。)
得不和眷属
【三藏法数】
得不和眷属者,谓因前世两舌离间人之亲爱,使不和合,故感今生得不和眷属也。
和合离散无常
【三藏法数】
谓一切法皆由因缘和合而成,本无实体;若因缘别离,即便散坏。且如众生由四大和合而成其身,若四大别离,即便散灭,是名和合离散无常。(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辅臣和乐益
【三藏法数】
谓若有国土,讲说此经,则辅相大臣,和悦无诤,王所敬爱,安隐丰乐,随心所愿,皆得满足也。
和合圣众
【三藏法数】
谓修习圣道之众,常令和合,不使离散,当来之世,受三禅天福。经云:和合圣众,是为第三受梵天之福也。
四大不和梦
【三藏法数】
谓或梦山崩,或梦自身飞腾虚空,或梦见虎狼及贼追逐,此因地水火风四大不调,心神散逸,故有此梦,是名四大不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