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爪牙  拼音:zhǎo yá
1.动物的尖爪和利牙。《荀子。劝学》:「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吕氏春秋。恃君览。恃君》:「凡人之性,爪牙不足以自守卫。」
2.比喻勇士。《诗经。小雅。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喻世明言。卷八。吴保安弃家赎友》:「李都督虽然骁勇,奈英雄无用武之地,手下爪牙看看将尽!」
3.比喻仗势欺人的走狗。《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张汤传》:「是以汤虽文深意忌不专平,然得此声誉,而刻深吏多为爪牙用者,依于文学之士。」《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一日得了刺史之职,就有许多人来钻刺投靠他,做使令的,少不得官不威、爪牙威。」
《國語辭典》:功利  拼音:gōng lì
功绩和利益。《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故当时享其功利,后世赖其英声。」
《國語辭典》:权利(權利)  拼音:quán lì
1.权势和货财。《荀子。劝学》:「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史记。卷四二。郑世家》:「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2.指人民依法律规定得享有并受法律保护的地位或利益。
《國語辭典》:福利  拼音:fú lì
生活上的利益。如:「福利社」、「社会福利」。《后汉书。卷四九。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仲长统》:「是使奸人擅无穷之福利,而善士挂不赦之罪辜。」
《國語辭典》:本息  拼音:běn xí
本金和利息。《宋史。卷一八四。食货志下六》:「又天下所售食茶,并本息岁课亦祇及三十四万缗。」也称为「本利」。
《國語辭典》:本利  拼音:běn lì
本金和利息。《儒林外史》第五二回:「毛二胡子自认不是,情愿把这一笔帐本利清还,只求凤四老爹不要动手。」也称为「本息」。
《國語辭典》:神权(神權)  拼音:shén quán
神所赋予,绝对不可侵犯的权力。专制时代的帝王,常持此说以为其统治作辩护。
《漢語大詞典》:贯利(貫利)
犹事利。指事功和利益。周礼·夏官·职方氏:“乃辨九州之国,使同贯利。” 郑玄 注:“贯,事也。” 贾公彦 疏:“使同其事利,不失其所也。” 唐 杜頠 《兵部尚书壁记》:“辨九州之国,知其姦宄,同其贯利。”
《國語辭典》:争名夺利(爭名奪利)  拼音:zhēng míng duó lì
争取名声、夺取利益。形容人喜好名利,唯利是图。明。朱权《荆钗记》第一出:「倘登高第,雁塔题名身荣贵,若能勾赠母封妻,也不枉了争名夺利。」《通俗常言疏證。货财。争名夺利》引《双官诰》剧:「要争名夺利,难比寻常。」也作「争名竞利」、「争名逐利」、「逐利争名」。
《國語辭典》:争权夺利(爭權奪利)  拼音:zhēng quán duó lì
争取权势、夺取利益。如:「如果大家都争权夺利,国家就不会进步。」也作「争权攘利」。
《漢語大詞典》:资源税
以国家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为对象所课征的税。开征资源税,旨在使自然资源条件优越的级差收入归国家所有,排除因资源优劣造成企业利润分配上的不合理状况。中国资源税目前的征税范围包括矿产品和盐两大类。
《漢語大詞典》:遗名去利(遺名去利)
谓丢弃名位和利益。 唐 卢肇 《宣州新兴寺碑铭》:“但学者不能窒慾攘贪,遗名去利。”
《国语辞典》:名缰利索(名缰利索)  拼音:míng jiāng lì suǒ
比喻名和利像缰绳,会把人束缚住。《镜花缘》第四○回:「到了次日,并不约我,却一人独往。岂非看破红尘,顿开名缰利索么?」也作「名缰利锁」。
《国语辞典》:连本带利(连本带利)  拼音:lián běn dài lì
本金和利息。引申为加倍的意思。如:「连本带利一共五万元。」、「你对我这么好,将来一定连本带利的回报你。」
《国语辞典》:集选区(集选区)  拼音:jí xuǎn qū
一种为平衡各种族在政治上的权力和利益的选举方式。在由多数民族所组成的国家中,规定在特定选举区内的候选人,必须数人为一组参选,而其中必须有一人为少数民族。如新加坡选举国会议员即是用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