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和戎  拼音:hé róng
与戎敌言和。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诗:「廉颇仍走敌,魏韩已和戎。」
《國語辭典》:和番  拼音:hé fān
古代指与外邦和平相处。如:「昭君和番」。
《國語辭典》:和亲(和親)  拼音:hé qīn
1.和睦亲善。《礼记。乐记》:「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
2.敌对双方为求和平而联婚交谊。《汉书。卷五○。汲黯传》:「与胡和亲,毋起兵。」《三国演义》第四四回:「昔单于屡侵疆界,汉天子许以公主和亲,今何惜民间二女乎?」
《漢語大詞典》:和婚
犹和亲。 清 龚自珍 《蒙古册降表序》:“夷考前史, 汉 唐 有国之年,降主远嫁,谓之和婚。”参见“ 和亲 ”。
分類:犹和和亲
《國語辭典》:和亲(和親)  拼音:hé qīn
1.和睦亲善。《礼记。乐记》:「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
2.敌对双方为求和平而联婚交谊。《汉书。卷五○。汲黯传》:「与胡和亲,毋起兵。」《三国演义》第四四回:「昔单于屡侵疆界,汉天子许以公主和亲,今何惜民间二女乎?」
《國語辭典》:小妹  拼音:xiǎo mèi
1.称谓。称最小的妹妹或泛称妹妹。如:「昨天我打电话到你家,你的小妹说你已经睡了。」
2.女服务生。如:「小妹,麻烦妳拿一份菜单给我。」
《漢語大詞典》:冤亲(冤親)
指仇人和亲人。 五代 守澄 《景福寺重修思道和尚塔铭》:“冤亲普摄,凡圣齐收。”
《漢語大詞典》:安近
安适和亲密。汉书·霍光传:“ 宣帝 始立,謁见 高庙 ,大将军 光 从驂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后车骑将军 张安世 ,代 光 驂乘,天子从容肆体,甚安近焉。”
《國語辭典》:族亲(族親)  拼音:zú qīn
同宗族的亲戚。唐。韩愈 元和圣德诗:「皇帝大孝,慈祥悌友。怡怡愉愉,奉太皇后。浃于族亲,濡及九有。」也称为「宗亲」。
《漢語大詞典》:族戚
家族和亲戚。 清 徐喈凤 《会仙记》:“居数日,而一时族戚为 丹忱 虑者,或叱之,或怒詈之,或持刀向空挥之。 淑贞 曰:‘吾为情来,诸人不以情待我,吾去矣。’”
《漢語大詞典》:党族(黨族)
(1).党与和亲族。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立元神:“释其讎怨,视其所争。差其党族,所依为臬。据位治人,用何为名。累日积久,何功不成?”
(2).古代居民的基层组织。《北史·拓跋孝友传》:“令制百家为党族,二十家为閭,五家为比隣。”
《漢語大詞典》:宾戚(賓戚)
宾客和亲戚。 唐 韩愈 《和裴仆射相公假山十一韵》:“终朝巖洞间,歌鼓燕宾戚。”
《漢語大詞典》:贵习(貴習)
皇帝的戚属和亲幸的人。语本礼记·月令:“﹝仲冬之月﹞虽有贵戚近习,毋有不禁。” 郑玄 注:“贵戚,谓姑姊妹之属;近习,天子所亲幸者。” 明 何景明 《送侯汝立守东昌序》:“然殉节弗折,树名以自著者,贫贱之士多有之,而贵习厚享者弗与也。”
《漢語大詞典》:呼韩妇(呼韓婦)
指 王昭君 。 汉元帝 为谋和亲,遣后宫 王嫱 (字 昭君 )嫁 匈奴 单于 呼韩邪 ,称 宁胡阏氏 ,故亦称“ 呼韩妇 ”。 宋 苏轼 《古缠头曲》:“翠鬟女子年十七,指法已似 呼韩 妇。”
《漢語大詞典》:戚爱(戚愛)
亲属和亲爱的人。吕氏春秋·举难:“且师友也者,公可也,戚爱也者,私安也。以私胜公,衰国之政也。” 清 魏源 《北上杂诗》之一:“胡为别戚爱,登此万里途!”
《漢語大詞典》:吸习(吸習)
翕习。附和亲近,习以为常。三国志·魏志·管辂传“闻 晏颺 皆诛,然后舅氏乃服” 裴松之 注引《管辂别传》:“吾数与 平叔 共説 老 庄 及,常觉其辞妙於理,不能折之。又时人吸习,皆归服之焉,益令不了。”宋书·恩倖传·戴法兴:“ 法兴 与太宰、 颜 柳 一体,吸习往来,门客恒有数百。”
《國語辭典》:带孝(帶孝)  拼音:dài xiào
死者的亲属和亲戚,在一定丧期内穿著孝服,或在袖子上缠黑纱、头上扎白绳等,表示哀悼。也作「戴孝」、「挂孝」、「挂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