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53,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责令
特敕
申令
王教
墨敕
密令
赐死
制麻
名命
皇命
令书
老脚
诏诰
贰令
听令
《漢語大詞典》:责令(責令)
责成并命令。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 范文正公 知 苏州 ,年饥,召诸寺主僧,责令处处修造,官亦大兴工役,由是饥民餬口於公私者,日以千数。”《水浒传》第三六回:“都头 赵能 、 赵得 押解 宋江 出官,知县 时文彬 见了大喜,责令 宋江 供状。” 徐兴业 《金瓯缺》第三章:“ 王黼 的这句,可能出自官家的授意或修改,他引经据典地为它辩解,还责令攻击者回答。”
《漢語大詞典》:特敕
亦作“特勅”。 帝王的特别命令。 唐 韩愈 《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今年已来,京畿诸县夏逢亢旱,秋又早霜……伏乞特勑京兆府:应今年税钱及草粟等,在百民腹内徵未得者,并且停徵。”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放老:“詔选中有孤平屈人,宜令以名闻,特敕授官。”
《國語辭典》:申令  拼音:shēn lìng
1.命令、号令。《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
2.下命令。《南史。卷六七。樊毅传》:「击鼓申令,众乃定焉。」
《漢語大詞典》:王教
(1).王者的教化。 汉 刘向 列女传·楚平伯嬴:“夫妇之道,固人伦之始,王教之端。” 晋 皇甫谧 《三都赋》序:“昔之为文者,非苟尚辞而已,将以纽之王教,本乎劝戒也。” 明 何景明 《龙湾草堂记》:“昔者王教之一也,国有学,乡有序而已矣。”
(2).王者的命令。太平广记卷三七九引 唐 戴孚 《广异记·崔明达》:“须臾,内传王教召 明达 师, 明达 随入大厅。”
《漢語大詞典》:墨敕
亦作“ 墨勅 ”。 由皇帝亲笔书写,不经外廷盖印而直接下达的命令。《宋书·王昙首传》:“既无墨敕,又闕幡棨,虽称上旨,不异单刺。” 宋 司马光 《论夜开宫门状》:“虽陛下慈爱至深,然门闕之禁,不可不严。若以式律言之,夜开宫殿门及城门者,皆须有墨勅鱼符。” 宋 沈括 梦溪笔谈·官政一:“ 河北 盐法, 太祖皇帝 尝降墨勑,听民间贾贩,唯收税钱,不许官榷。”
《國語辭典》:密令  拼音:mì lìng
机密的命令。如:「部队在接获上级的密令之后,立即开往指定地点部署作战。」
《國語辭典》:赐死(賜死)  拼音:sì sǐ
皇帝命令臣下自杀。《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坐受枉法赃事,法当赐死。」
《漢語大詞典》:制麻
皇帝的命令。原用白纸书写, 唐高宗 上元 间,因白纸多蠹,改用黄麻纸书写诏书,故称“制麻”。也称“詔黄”。新唐书·李栖筠传:“始, 栖筠 见帝,敷奏明辩,不阿附,帝心善之,故制麻自中以授,朝廷莫知也。”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昆命于元龟:“ 寧皇 嘉定 初,拜右相制麻。”
《漢語大詞典》:名命
犹诏命、命令。国语·晋语九:“方臣之少也,进秉笔,赞为名命,称於前世,立义於诸侯,而主弗志。” 宋 曾巩 《知制诰制》之二:“赞为名命之臣,法当得从,非独在於讨论翰墨,发挥詔号而已,必将讲明治具,思献其可,以弼予违。”
分類:诏命命令
《漢語大詞典》:皇命
天命。亦指皇帝的命令。后汉书·班固传赞:“ 彪 识皇命, 固 迷世纷。” 晋 陆机 《答贾长渊》诗:“祗承皇命,出纳无违。” 南朝 宋 傅亮 《感物赋》:“在西城之暮晷,肃皇命於禁中。”
《漢語大詞典》:令书(令書)
指太子所下的书面命令。与皇帝诏书相别。宋书·礼志二:“其时皇太子监国,有司奏仪注……若拜詔书除者,如旧文;其拜令书除者,‘令’代‘制詔’,餘如常仪。”南史·王规传:“﹝ 王规 ﹞侍东宫,太子赐以所服貂蝉,并降令书,悦是举也。”
《国语辞典》:老脚(老脚)  拼音:lǎo jiǎo
通行无阻的识途老马。引申为可自由行动的命令或信物。《金瓶梅》第一三回:「哥刚才已是讨了老脚来,咱去的也放心。」
《漢語大詞典》:诏诰(詔誥)
文体名。古代帝王、皇太后或皇后发布的命令、文告。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两 汉 詔誥,职在尚书。”宋史·选举志二:“今进士纯用经术。如詔誥、章表、箴铭……其文皆朝廷官守日用不可闕,且无以兼收文学博异之士。” 清 钱泳 《履园丛话·阅古·铁券》:“按自 忠懿王 纳土后,至 太宗 之 淳化 元年, 杭州 守臣以前券及竹册、玉册各三副,詔誥百餘函进呈。”
《國語辭典》:贰令(貳令)  拼音:èr lìng
录为副本的命令。《周礼。天官。职内》:「凡受财者,受其贰令而书之。」
《国语辞典》:听令(听令)  拼音:tīng lìng
听从命令。《三国演义》第二回:「若不杀这厮,反要在他部下听令,其实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