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71,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呼声
呼嵩
称呼
呼猿
呼召
呼奴
啸呼
呼啸
呼妇
高呼
嗟呼
鸣呼
呼庚
长呼
乌呼
《國語辭典》:呼声(呼聲)  拼音:hū shēng
1.呼喊的声音。《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晋。干宝《搜神记》卷四:「文辞谢之际,忽堂上如数十人呼声。」
2.比喻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如:「执政者不应漠视人民渴望自由、民主的呼声。」
3.比喻支持度。如:「他参选议员选举,呼声很高。」
《漢語大詞典》:呼嵩
汉书·武帝纪, 元封 元年正月 武帝 亲登 嵩高山 ,吏卒咸闻呼万岁者三。后因以“呼嵩”指对君主祝颂。 明 唐顺之 《观中州进贺长至表笺恭述》诗:“望日扳仙仗,呼嵩绕御牀。”
《國語辭典》:称呼(稱呼)  拼音:chēng hū
对人口头上的称谓。《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只是看见娘子称呼词色之间,甚觉轻倨,不像个婆媳妇道理。」《文明小史》第五四回:「以后咱们还要在一块儿办事,总不能用这样的称呼。」
《分类字锦》:呼猿
高僧传释智一者不详何许人也居灵隐寺之半峰养一白猿有时蓦山踰涧久而不还一乃吮吻张喉作梵呼之则猿至矣
宋史礼志绍兴二十九年皇帝御紫宸殿北使见毕遂宴垂拱殿见之二日与伴使偕往天竺烧香次至冷泉亭呼猿洞而归
分类:
《漢語大詞典》:呼召
呼唤;召唤。三国志·魏志·袁绍传“以大将军掾为侍御史” 裴松之 注引 汉 王粲 《英雄记》:“ 袁本初 坐作声价,不应呼召,而养死士,不知此儿欲何所为乎?” 宋 赵升 朝野类要·差除:“欲见宰直者,具名刺门状……候呼召随引参见。” 元 邓玉宾 《粉蝶儿》套曲:“比着他有使命向门前呼召,諕的早吃丕丕的胆颤心摇。” 巴金 《秋》二十:“那是一种呼召,一种鼓舞。”
分類:呼唤召唤
《韵府拾遗 虞韵》:呼奴
抱朴子宾则入门而呼奴主则望客而唤狗
《漢語大詞典》:啸呼(嘯呼)
谓长啸大呼。《楚辞·招魂》:“招具该备,永啸呼些。” 王逸 注:“长啸大呼,以招君也。” 唐 柳宗元 《憎王孙文》:“木实未熟,﹝猨﹞相与视之谨;既熟,啸呼羣萃,然后食,衎衎焉。”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三:“见一舟甚长,旌旗闪烁,两舷坐数十百人,啸呼鼓棹疾进。”
分類:长啸
《國語辭典》:呼啸(呼嘯)  拼音:hū xiào
尖声叫喊。宋。梅尧臣〈和欧阳永叔啼鸟十八韵〉:「深林参天不见日,满壑呼啸谁识名。」《痛史》第一六回:「一径押到天津,上了原来的海船,督著起了碇,方才呼啸而去。」
《分类字锦》:呼妇(呼妇)
田家杂占鸠鸣有还声者谓之呼妇主晴无还声者谓之逐妇主雨又邹浩有感诗云回雨歇天欲晴鹁鸠唤妇皆和声
分类:
《國語辭典》:高呼  拼音:gāo hū
大声呼叫。如:「大夥齐声高呼,以示庆贺。」《董西厢》卷二:「那法聪横著铁棒,厉声高呼:『叛国贼!请个出马决胜负,不消得埋杆竖柱。』」
《漢語大詞典》:嗟呼
见“ 嗟乎 ”。
《國語辭典》:嗟乎  拼音:jiē hū
表示感叹的发语词。《文选。李陵。答苏武书》:「嗟乎!子卿!陵独何心,能不悲哉!」
分類:叹词感叹
《漢語大詞典》:鸣呼(鳴呼)
呼喊;呼应。史记·陈涉世家:“又閒令 吴广 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 大楚 兴, 陈胜 王。’”《后汉书·刘陶传》:“四方私言,云 角 等窃入京师,覘视朝政,鸟声兽心,私共鸣呼。”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胭脂:“若復尔尔,便当鸣呼,品行亏损,两无所益。”
《漢語大詞典》:呼庚
见“ 呼庚癸 ”。
《漢語大詞典》:呼庚癸
(1).乞粮的隐语。语本左传·哀公十三年:“ 吴 申叔仪 乞粮於 公孙有山氏 ……对曰:‘粱则无矣,麤则有之。若登 首山 以呼曰:‘庚癸乎!’则诺。’” 杜预 注:“军中不得出粮,故为私隐。庚,西方,主穀;癸,北方,主水。”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隐:“ 叔仪 乞粮於 鲁 人,歌佩玉而呼庚癸。”亦省作“ 呼庚 ”。明史·张凤翼传:“贼所至因粮於我,人皆宿饱,我所至樵苏后爨,动輒呼庚。” 清 李渔 《奈何天·助边》:“见边庭乏餉,军士呼庚,主帅量沙。” 清 褚人穫 《坚瓠八集·募修五脏庙疏》:“巍巍殿宇,创自人生於寅之年;赫赫威灵,坏於山上呼庚之日。”
(2).泛指向人借贷。 清 曹寅 《寓斋即事与诸同人夜话》诗:“传舍纷紜真画酉,陶轮迴斡谩呼庚。”参见“ 庚癸 ”。
分類:借贷
《漢語大詞典》:长呼(長呼)
大呼。旧唐书·高丽传:“出必先布队仗,导者长呼以辟行人,百姓畏避,皆自投坑谷。” 清 钱谦益 《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天津慈溪冯公墓志铭》:“搥牀抚膺,祈一死以从先帝,距鼎沉五閲月耳。长呼渡河,视不受含。”
《國語辭典》:乌呼(烏呼)  拼音:wū hū
感叹词。金文作「乌虖」或「乌乎」、「于虖」等。也作「呜呼」。
《漢語大詞典》:乌乎(烏乎)
(1).亦作“ 乌嘑 ”、“ 乌虖 ”、“ 乌呼 ”。同“ 呜呼 ”。叹词。左传·襄公三十年:“乌乎,必有此夫!”汉书·外戚传赞:“乌嘑!鉴兹行事,变亦备矣。” 唐 韩愈 《独孤申叔哀辞》:“乌虖远矣,何日而忘!” 章炳麟 《訄书·商鞅》:“乌呼!是惑於淫説也甚矣!”按,《小尔雅·广训》:“乌乎,吁嗟也。吁嗟,呜呼也。有所嘆美,有所伤痛,随事有义也。”
(2).疑问代词。怎样,怎么。 唐 柳宗元 《送贾山人南游序》:“孰匱孰充?为泰为穷?君子乌乎取,以寧其躬?” 明 何景明 《与侯都阃书》:“令麾下一出,乌乎不可!” 清 冯桂芬 《皖水迎师记》:“事败垂成乌乎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