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14,分241页显示 上一页 74 75 76 77 78 80 81 82 83 下一页
李显( 哲 庙号 中宗、唐中宗 孝和皇帝、唐中宗帝、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周王、英王 尊号 应天皇帝、应天神龙皇帝 )
武承嗣( 周国公 宣 )
僧慧智(号 大周经录 )
周思钧
周憬
周以悌
周利用
周古言(世称 名笔 )
周利贞
周庆立
蔡希周(行第 五 )
周之翰
周子谅
李周翰
其它辞典(续上)
周允元(字 汝良 )李显( 哲 庙号 中宗、唐中宗 孝和皇帝、唐中宗帝、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周王、英王 尊号 应天皇帝、应天神龙皇帝 )
武承嗣( 周国公 宣 )
僧慧智(号 大周经录 )
周思钧
周憬
周以悌
周利用
周古言(世称 名笔 )
周利贞
周庆立
蔡希周(行第 五 )
周之翰
周子谅
李周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95 【介绍】: 唐豫州安城人,字汝良。弱冠举进士。武则天延载初任检校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则天宴宰相,诏各述书传中善言,允元日:“耻其君不如尧舜。”武三思以为语有指斥,纠而驳之。则天曰:“闻其言足以诫,安得为过?”卒,则天为七言诗悼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6—710 【介绍】: 唐朝皇帝。高宗第七子。既嗣位,母武后临朝称制,废之为庐陵王,迁均州,又迁房州。武周圣历二年,复为太子。神龙元年,张柬之等以羽林兵讨乱,始复帝位及唐国号。复位后,皇后韦后与武三思等专权,安乐公主卖官鬻爵。前后在位七年,为韦后及安乐公主毒死。谥孝和皇帝。全唐文·卷十六
帝讳显。高宗第七子。显庆元年生。二年封周王。仪凤二年徙封英王。改名哲。永隆元年八月立为皇太子。宏道元年十二月即位。嗣圣元年。武后废帝为庐陵王。房州安置。圣历元年复立为皇太子。仍名显。神龙元年正月复辟。十一月上尊号应天皇帝。三年八月加尊号应天神龙皇帝。立二年被废。复位四年。年五十五。谥曰孝和皇帝。庙号中宗。追尊太和大圣大昭孝皇帝。集四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98 【介绍】: 唐并州文水人。武士彟孙。初拜尚衣奉御,袭祖爵周国公。累官至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兼知内史事,终太子太保。承嗣讽则天革命,尽诛皇室诸王及公卿中不附己者,又自以为当作皇储,使人上书陈请,则天不许,怏怏而卒,谥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梵人,兼通梵华语。时地婆诃罗、提云若那、宝思惟等所有翻译,皆召慧智为證。于洛阳佛授记寺自译《观世音颂》一卷。后不知所终。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父印土婆罗门也。东游生智。少慕出俗。从长年婆罗门僧为弟子。善天竺书语。三藏地婆诃罗。提云若那。宝思惟等。有所翻译。皆召證文。兼度语。长寿二年。智于东都佛授记寺。出观世音颂一卷。宋高僧传·卷第二 译经篇第一之二
释慧智。其父印度人。婆罗门种。因使游此方。而生于智。少而精勤有出俗之志。天皇时从长年婆罗门僧。奉敕度为弟子。本既梵人善闲天竺书语。生于唐国复练此土言音。三藏地婆诃罗提云若那宝思惟等。所有翻译皆召智为證。兼令度语。后至长寿二年癸巳。智于东都佛授记寺自译观世音颂一卷。不详所终。有沙门明佺者。不知何许人。出家隶业悉在佛授记寺。尤善毗尼兼闲经论。天册万岁元年。敕令刊定经目。佺所专纂录。编次持疑。更与翻经大德二十馀人。同共参正。号曰大周经录焉。智升云。虽云刊定繁秽尤多。徒见流行。寔难凭准。盖此录支经别品杂沓不伦。致为升公之所黜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6 【介绍】: 唐寿州寿春人。为武当丞。中宗神龙二年,从王同皎谋诛武三思,事败,遁入比干庙自刎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2 【介绍】: 唐陇西人。中宗神龙中为河西经略使。时西突厥乌质勒部将阙啜忠节与娑葛交怨,阙啜兵弱不支,将入朝,以悌教以重宝赂宰相,以兵引吐蕃击娑葛。阙啜从之,遂启边衅。宰相宗楚客得金,表以悌为安西都护。事发,以悌得罪,流白州。睿宗延和初,复为左威卫将军,从孙佺讨奚李大酺,兵败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中宗时人。善画人物,尤工妇女,多画宫禁岁时行乐之胜,世称名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中宗神龙初为侍御史,附托权要,出为嘉州司马。承崔湜意,为武三思鸩杀桓彦范、敬晖等,擢左台御史中丞。玄宗先天初为广州都督,专事割剥,州人苦其残虐,迫而为寇,贬涪州刺史。开元中敬晖子讼父冤,复贬邕州长史,赐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中宗时昭州首领。玄宗开元初,为右威卫中郎将、安南市舶使。二年,与波斯僧广造奇巧,将以进内。殿中侍御史柳泽上书谏,乃止。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37 【介绍】: 唐京兆人。玄宗开元中,张九龄按察岭南,奏充判官。九龄为相,引为监察御史。二十五年,牛仙客为相,九龄罢知政事。子谅以仙客滥登相位,责御史大夫李适之坐观其事。适之奏其言。上大怒,亲加诘问,杖于朝堂,绝而复苏。乃流瀼州,行至蓝田而死。
人物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