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0
词典
4
分类词汇
16
共20,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分类词汇
(续上)
补词
状本儿
告御状
告理
告阴状
《国语辞典》:
补词(补词)
拼音:
bǔ cí
1.古代官衙里告状人未具诉状,案子既已接受,应补状词,以为审问依据。《
儒林外史
》第二四回:「正值向知县出门,就喊了冤。知县叫补词来,当下补了词,出差拘齐了人,挂牌,第三日午堂听审。」
2.在叙事句中,除主要的文法成分外,其馀与述词有关的人、物、时、地等,用来达成补充作用的词,皆称为「补词」,有受事、关切、交与、凭藉、处所、时间、原因、目的多种补词。也称为「补语」。
3.补足主述语意思的词。如「好得很」。「很」即为「好」的补词。也称为「补语」。
分类:
补足
叙事句
官衙
衙里
语意
意思
告状
诉状
文法
分外
案子
既已
接受
《国语辞典》:
状本儿(状本儿)
拼音:
zhuàng běn ér
告状时上呈的文书。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四折:「他讲不得毛诗,念不得孟子。无非是温习下坑人状本儿,动不动掐人的颡子。」也作「状子」。
分类:
告状
时上
上呈
文书
《国语辞典》:
告御状(告御状)
拼音:
gào yù zhuàng
向皇帝告状。比喻向有权势的人告状,请求解决彼此的争执。如:「别得罪小人,小心他到经理面前告御状。」
分类:
告状
权势
帝王
《國語辭典》:
告理
拼音:
gào lǐ
告状、报告。《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孩儿明日去开封府包府尹处,告理被晚伯母、亲伯父打伤事。」
分類:
告状
请求
《國語辭典》:
告阴状(告陰狀)
拼音:
gào yīn zhuàng
人死后向天庭或地府告状,陈诉冤情。《何典》第二回:「〔催命鬼〕赶到当方土地那里,告了阴状。」
分類:
暗中
神鬼
告状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