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告戒  拼音:gào jiè
劝告申戒。《三国演义》第九六回:「吾累次丁宁告戒:『街亭是吾根本。』」也作「告诫」、「诰诫」。
《國語辭典》:谆谆告戒(諄諄告戒)  拼音:zhūn zhūn gào jiè
恳切耐心的反覆劝告。宋。费衮《梁溪漫志。卷三。閒乐异事》:「命诸子、子妇皆坐,置酒,谆谆告戒,家人见公无疾而遽若是,愕眙不知所答。」也作「谆谆告诫」。
《國語辭典》:戒饬(戒飭)  拼音:jiè chì
1.告诫。唐。韩愈 请上尊号表:「尧之在位,七十馀载,戒饬咨嗟。」《红楼梦》第七一回:「这两个婆子就是管家奶奶们,时常我们和他说话,都似狠虫一般。奶奶若不戒饬,大奶奶脸上过不去。」
2.旧日塾师惩责学生所用的戒尺。《儒林外史》第七回:「本该考居极等,姑且从宽,取过戒饬来,照例责罚!」
分類:告戒
《國語辭典》:戒方  拼音:jiè fāng
旧日塾师惩责学生所用的镇尺。清。李渔《比目鱼。改生》:「戒方终日不离头。」也称为「界尺」、「戒尺」。
《國語辭典》:戒敕  拼音:jiè chì
1.告诫。《三国志。卷二○。魏书。武文世王公传。中山恭王衮传》:「衮忧惧,戒敕官属愈谨。」
2.汉代皇帝的四种命令之一,用以戒敕刺史、太守等官。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诏策》:「汉初定仪则,则命有四品: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敕。」也称为「戒书」。
《國語辭典》:戒书(戒書)  拼音:jiè shū
1.自我戒惕的文字。《大戴礼记。武王践阼》:「王闻书之言,惕若恐惧,退而为戒书。」
2.汉代皇帝的四种命令之一,用以戒敕刺史、太守等官。汉。蔡邕〈独断上〉:「汉天子正号曰皇帝……其命令: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也称为「戒敕」。
《國語辭典》:属令(屬令)  拼音:zhǔ lìng
叮咛、告诫。《汉书。卷八九。循吏传。黄霸》:「尝欲有所司察,择长年廉吏遣行,属令周密。」
分類:告戒
《漢語大詞典》:谕告(諭告)
(1).晓谕;告戒。史记·萧相国世家:“ 何 以丞相留收 巴 蜀 ,填抚諭告,使给军食。”汉书·周勃传:“有数人不肯去,宦者令 张释 諭告,亦去。” 曹禺 《王昭君》第三幕:“ 萧育 正使大人当面对老妾这样谕告过。”
(2).文体名。上级给下级的通告或命令。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序说·谕告》:“按字书云:‘諭,晓也。告,命也。以上敕下之词。’ 商 周 之书,未有此体。至《春秋内外传》始载 周 天子諭告诸侯及列国往来相告之词,然皆使人传言,不假书翰,故今不録。”
《國語辭典》:警戒  拼音:jǐng jiè
1.告诫,以使人注意。《三国志。卷六五。吴书。王楼贺韦华传。贺邵》:「是以古之人君,揖让以进贤,虚己以求过,譬天位于乘奔,以虎尾为警戒。」
2.警备防守。《汉书。卷七六。赵尹韩张两王传。王尊》:「往者南山盗贼阻山横行,剽劫良民,杀奉法吏,道路不通,城门至以警戒。」
3.为防止敌人间谍、观测、渗透、破坏、骚扰、奇袭等威胁,提前预警与战备,以确保部队的安全。
《國語辭典》:劝戒(勸戒)  拼音:quàn jiè
劝勉告戒。《汉书。卷二○。古今人表》:「而诸子颇言之,虽不考虖孔氏,然犹著在篇籍,归乎显善昭恶,劝戒后人,故博采焉。」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因鲁史以修春秋,举得失以表黜陟,徵存亡以标劝戒。」
《漢語大詞典》:警悟
(1).警觉领悟;机敏领会。 汉 王充 论衡·艺增:“增其语,欲以惧之,冀其警悟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 铁生 ﹞心中想着 卧师 所言祸福之报,好生警悟。” 艾芜 《夜归》:“ 康少明 忽然警悟出了,原因一定出在他的脸上。”
(2).告戒使觉悟;警戒醒悟。旧唐书·郝处俊传:“且天降灾异,所以警悟人君。其变苟实,言之者何罪?”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九:“ 张无垢 贬 南安 ,凡十有四年。寓处僧舍,未尝出户,其一话一言,举足为法,警悟后学宏矣。”
(3).机敏聪慧。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林公 云:‘见 司州 警悟交至,使人不得住,亦终日忘疲。’” 宋 范仲淹 《忠献范公墓志铭》:“公警悟过人,挺然国器。”金史·纳合椿年传:“初置 女直 字,立学官於 西京 , 椿年 与诸部儿童俱入学,最号警悟。”
《漢語大詞典》:誓众(誓衆)
誓师,告戒众人。孔丛子·儒服:“君亲素服誓众于太庙:某人不道,侵犯大国,二三子尚皆用心比力。”新唐书·高祖十九女传:“乃申法誓众,禁剽夺,远近咸附。” 郭希仁 《从戎纪略》:“ 翔初 回营誓众,即与 刘伯明 由大街整队直趋军装局,作救应。”
《漢語大詞典》:辰告
谓以时告戒。《诗·大雅·抑》:“訏謨定命,远犹辰告。” 郑玄 笺:“为天下远图庶事,而以岁时告施之。” 朱熹 集传:“辰,时。告,戒也。辰告,谓以时播告也。”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考古》:“远猷辰告, 谢安 以为佳话。”
分類:以时告戒
《漢語大詞典》:切戒
(1).务须避免。 鲁迅 《书信集·致黎烈文》:“但倘遇此辈,第一切戒愤怒。”
(2).严肃告戒。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 李晟 切戒 浑瑊 ,必须有严密防备。”
《國語辭典》:敕戒  拼音:chì jiè
告诫、警示。《汉书。卷四五。息夫躬传》:「天之见异,所以敕戒人君,欲令觉悟反正,推诚行善。」唐。韩愈元和圣德〉诗:「敕戒四方,侈则有咎。」
分類:告戒训戒
《漢語大詞典》:警励(警勵)
亦作“ 警厉 ”。 告戒勉励。 唐 吴兢 贞观政要·纳谏:“臣伏度圣心,必不以为谋虑深长,可委以栋梁之任,将以其无所避忌,欲以警厉羣臣。”旧唐书·张建封传:“ 建封 又献诗一篇,以自警励。”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一:“﹝ 潘良贵 ﹞晚年力量尤凝定。 秦檜 势正炎炎,冷处一角,笑傲泉石,作《三戒説》,深以在得之规,痛自警励。” 梁启超 《新民议·叙论》:“使国民知受病所在,以自警厉。”
《漢語大詞典》:谴戒(譴戒)
亦作“ 谴诫 ”。 谴责告戒。后汉书·皇甫规传:“而地震之后,雾气白浊,日月不光,旱魃为虐,大贼从横,流血丹野,庶品不安,谴诫累至,殆以姦臣权重之所致也。”《晋书·元帝纪》:“雷震暴雨,盖天灾谴戒,所以彰朕之不德也。” 宋 欧阳修 《论罢修奉先寺等状》:“ 开宝 、 兴国 两寺塔殿,并皆焚烧荡尽,足以见天意厌土木之华侈,为陛下惜国力民财,谴戒丁寧,前后非一。”
分類:谴责告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