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管 → 筦管”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典故
马融笛
 
吹管许季长
 
季长
 
相关人物
马融


《后汉书》卷六十上〈马融列传上〉~972~
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涿郡卢植,北海郑玄,皆其徒也。善鼓琴,好吹笛,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
《昭明文选》卷十八〈赋壬·音乐下·长笛赋〉~807~
融既博览典雅,精核数术,又性好音,能鼓琴吹笛,而为督邮,无留事,独卧郿平阳邬中。有雒客舍逆旅,吹笛为〈气出〉、〈精列〉相和。踰年,暂闻,甚悲而乐之。追慕王子渊枚乘刘伯康傅武仲等箫琴笙颂,唯笛独无,故聊复备数,作〈长笛赋〉。

例句

弹弦本自称仁祖,吹管由来许季长。 司马逸客 雅琴篇

虚无马融笛,怅望龙骧茔。 杜甫 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

如闻马融笛,若倚仲宣襟。 杜甫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湖南亲友

苏台忆季常,飞棹历江乡。 王湾 晚春诣苏州敬赠武员外

可悲闻玉笛,不见走香车。 郑谷 长安感兴

《國語辭典》:吹管  拼音:chuī guǎn
1.吹奏箫、笛等管乐器。《后汉书。卷三四。梁统传》:「游观第内,多从倡伎,鸣钟吹管,酣讴竟路。」
2.吹箫。唐。李商隐 相思诗:「肠断秦台吹管客,日西春尽到来迟。」
3.以压缩的氧气和其他可燃气体为燃料,喷出高温火焰的管状装置。可以用来焊接金属或截断金属板。
《國語辭典》:吹箫(吹簫)  拼音:chuī xiāo
1.吹奏箫乐。《史记。卷五七。绛侯周勃世家》:「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箫给丧事。」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2.战国时伍子胥吹箫乞食于吴市的事。见《史记。卷七九。范睢蔡泽列传。范睢》。后世遂称乞食为「吹箫」。
3.相传春秋萧史善吹箫,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见汉。刘向《列仙传。卷上。萧史》。后比喻缔结婚姻。唐。白居易 得景请预驸马所司纠云景庶子也且违格令欲科家长罪不伏:「选吹箫之匹,虽则未获贞人,预傅粉之郎,岂可滥收庶子?」
《漢語大詞典》:吹筦
吹竹管。庄子·则阳:“夫吹筦也,犹有嗃也。” 成玄英 疏:“夫吹竹管,声犹高大。”筦,一本作“ 管 ”。
分類:吹竹竹管
《國語辭典》:短笛  拼音:duǎn dí
1.乐器名,吹管乐器。piccolo的中译名,是长笛家族中的最高音乐器,构造和长笛相似,长度仅及长笛的一半。含有三个八度音域,拥有尖锐、独特的音质。
2.用竹子制成的小笛子。《三国演义》第三五回:「正行之间,见一牧童跨于牛背上,口吹短笛而来。」
《國語辭典》:风笛(風笛)  拼音:fēng dí
乐器名,吹管乐器。由风囊、吹管和若干簧管组成,是用簧片的气鸣乐器。为英语Bagpipes的意译。流行于欧洲民间。尤其在苏格兰地区非常流行,是苏格兰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国语辞典》:双管(双管)  拼音:shuāng guǎn
乐器名,吹管乐器。将两支木制笛管并排扎结在一起,有两个哨嘴,含于口中吹奏,用于合奏或独奏,流行于华北、东北地区。
《国语辞典》:夜箫(夜箫)  拼音:yè xiāo
乐器名,吹管乐器。苗族吹奏乐器。贵州苗族又称为「寥」,为苗族特有的单簧气鸣乐器,因多在夜间吹奏而得名。竹制管身,开有四个按音孔。上端吹口,吹口下有一长方形哨孔。一般可发出五个音,音色轻柔、优美。
《漢語大詞典》:流吹
古代笳箫一类的吹管乐器。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春官联事,苍灵奉涂,然后昇秘驾,胤緹骑,摇玉鑾,发流吹。” 李周翰 注:“流吹,笳簫之类也。”
《国语辞典》:巴乌(巴乌)  拼音:bā wū
乐器名,吹管乐器。流行于云南一带少数民族。管身为竹制或木制,共有八个按音孔,前七后一。一端侧面开吹孔,内装有铜质簧片,演奏时横吹。音色柔美,常用于独奏、合奏、舞蹈和叙事歌等说唱伴奏。彝族红河区流行直吹巴乌及双管巴乌两种。
《国语辞典》:喉管  拼音:hóu guǎn
乐器名,吹管乐器。直吹。广东特有的乐器之一。竹制,管口上端置一芦苇制哨子,管身开七个按音孔。分短管和长管两种。短管声音高亢嘹亮;长管音色浑厚粗壮。现代的喉管或在管的下端加一喇叭形口,类似唢呐。
《国语辞典》:簸逻(簸逻)  拼音:bǒ luó
乐器名,吹管乐器。流行于北魏时代的唇簧气鸣乐器。元。王逢〈古从军行〉七首之三:「大旗萧萧寒,长槊列万夫,令下簸逻鸣,铁骑分四驱。」也称为「大角」、「簸逻回」、「拔逻回」。
《国语辞典》:吹箭  拼音:chuī jiàn
由吹管吹出的小毒箭。如:「吹箭是南美洲土人常用的武器。」
分类:吹管毒箭
《国语辞典》:皮皮  拼音:pí pí
乐器名,吹管乐器。流行于维吾尔族,管身用芦苇制作,上端由两块木片将苇管压扁,与管身成十字形,再将吹嘴修制成簧片,管身正面开八个方形按音孔,流行于新疆南部的和阗、麦盖提地区,音色沉厚优美。
《国语辞典》:竖笛(竖笛)  拼音:shù dí
乐器名,吹管乐器。参见「单簧管」条。
《国语辞典》:吐良  拼音:tǔ liáng
乐器名,吹管乐器。流行于云南景颇族,无簧。将竹子挖空,吹孔开在管身中央,演奏时横吹,左手拇指按左管口,右手掌心置右管口,两手做各种闷、放组合,配合以吹气的力度变化,可奏出两个八度以上的音。多用于独奏,或民间集体舞蹈伴奏。当稻谷黄熟时,小孩和年轻人均喜欢吹吐良,以惊散鸟雀。也称为「妥任」。
《漢語大詞典》:闻笛(聞笛)
魏 晋 之间, 向秀 与 嵇康 、 吕安 友善, 康 安 为 司马昭 所杀, 秀 经 嵇康 山阳 旧居,闻邻人笛声,感怀亡友,作《思旧赋》。后因以“闻笛”为悼念故人之词。 唐 卢照邻 《〈南阳公集〉序》:“輟斤之慟,何独 庄周 ;闻笛而悲,寧惟 向秀 。” 宋 戴复古 《舟行往吊故人》诗:“倚篷思往事,闻笛为凄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