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烟扦子(煙扦子)
亦作“烟扦子”。 用金属或竹木制成的小扦子,吸食鸦片时用以挑取烟膏、剔除烟垢。《黑籍冤魂》第二回:“烟枪造好,又造盏烟灯,打几支钢丝烟扦,这都是从便利上想发出来。” 曹禺 《日出》第一幕:“﹝他们﹞掐我,拿……烟扦子扎我,[忍住泪]您看,您看!”
《国语辞典》:如蛆附骨  拼音:rú qū fù gǔ
蛆,食腐尸的虫子。「如蛆附骨」指像蛆一样吸食尸骨的养分。比喻纠缠趋附,难以袪除的恶势力。如:「黑道分子如蛆附骨般,向市场摊贩强索保护费。」
《国语辞典》:吸胶(吸胶)  拼音:xī jiāo
吸食一种由化学成分调配而成的强力胶,会使人产生迷幻感觉。
《国语辞典》:拒毒  拼音:jù dú
禁绝吸食或注射安非他命等毒品。如:「这位当红艺人担任宣传拒毒运动的代言人,形象很好。」
《国语辞典》:戒毒  拼音:jiè dú
革除吸食毒品的习惯。如:「凭著毅力和决心,一定可以戒毒成功。」
《国语辞典》:大麻中毒  拼音:dà má zhòng dú
吸食大麻制剂后会有迷幻现象。过量则导致晕眩、虚脱,甚至中毒而死。
《国语辞典》:吸血虫(吸血虫)  拼音:xī xiě chóng
指吸食动物血液的昆虫,如虱、蚤、水蛭等。后亦比喻压榨他人获取不当利益的人。如:「他是放高利贷的吸血虫,你要小心!」
《国语辞典》:烟斗丝(烟斗丝)  拼音:yān dǒu sī
装在烟斗中,用于吸食的烟丝。
《漢語大詞典》:白面馆(白麵館)
旧时出售或供人吸食毒品白面的场所。 李昌 《回忆民先队》:“ 日 寇为了建立特务网点和毒化腐化 中国 人民,在 北京 饭店以及很多地方设立烟馆、赌场、白面馆和妓院。” 杨朔 《大旗》:“都怪 日本 鬼子心毒,故意开些白面馆、花会局,年轻人不懂事,把持不定,怎么会不上钩,不被拖下陷阱呢?”
《漢語大詞典》:白面客(白麵客)
吸食毒品白面的人。 李昌 《回忆民先队》:“ 日 寇……唆使大烟鬼、白面客和流氓到处捣乱。”《解放日报》1942.8.29:“村里不三不四的白面客,也拍起‘治安军’的马屁了。”参见“ 白麪 ”。
《國語辭典》:白面  拼音:bái miàn
1.形容脸孔洁白乾净。唐。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诗:「忆子初尉永嘉去,红颜白面花映肉。」
2.年纪小而无经验的人。如:「白面书生」。南朝陈。徐陵 司空河东康简王墓志:「王常讥庾翼,使白面之非才,深慕曹彰,叹黄须之为可。」
3.骂人的话。指不要脸。《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莫怪我今骂得丑,真是个白面老母狗!」
4.晋人谢石。《晋书。卷七九。列传。谢安》:「石少患面创,疗之莫愈,乃自匿。夜有物来舐其疮,随舐随差,舐处甚白,故世呼为谢白面。」
《國語辭典》:白面(白麵)  拼音:bái miàn
1.麦子面。取其与高粱、玉米等杂色粉相对。
2.一种毒品。即海洛英。因系白色结晶性粉末,状如面粉,故称为「白面」。也称为「白粉」。
《漢語大詞典》:白面(白麪)
1.小麦磨成的粉。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穀一·小麦﹝发明﹞引 寇宗奭 曰:“生嚼白麪成筋,可黏禽虫。”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元旦》:“是日,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麪作角而食之,谓之煮餑餑,举国皆然,无不同也。” 老舍 《茶馆》第一幕:“在乡下,五斤白面就换个孩子,你不是不知道!”
2.指面条。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只见 女辛 搬进夜饭来,放在中间的案上,左边是五大碗白面;右边两大碗,一碗汤;中央是一大碗乌鸦肉做的炸酱。”
3.指毒品海洛因。 老舍 《茶馆》第二幕:“哈德门烟是又长又松,(掏出烟来表演)一顿就空出一大块,正好放‘白面儿’。” 杨朔 《百花山》三:“土匪多,大半是吸白面的。”
《漢語大詞典》:料鬼
对吸食鸦片、海洛因之类毒品的人的鄙称。《解放日报》1942.8.12:“此外,如利诱各会门等领袖及收买当地的地痞、流氓、料鬼等出来参加伪政府的工作,更是无所不用其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