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汲取  拼音:jí qǔ
本为取水之意。后引申为吸取、吸收。如:「当百花盛开时,小蜜蜂辛勤地工作,以汲取花蜜。」「许多伟大作家、艺术家,都曾自希腊神话中汲取创作灵感。」
《漢語大詞典》:内虚
(1).中医术语。指饮食消化后被身体吸收的营养物质不足而造成的虚弱。 汉 张仲景 伤寒论·平脉法:“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无穀神,虽困无苦。”
(2).黄芩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黄芩
《國語辭典》:摄取(攝取)  拼音:shè qǔ
吸取。如:「摄取养分」。
《漢語大詞典》:摄受(攝受)
(1).佛教语。谓佛以慈悲心收取和护持众生。 南朝 梁简文帝 《大爱敬寺刹下铭》:“应此一千,现兹权实,随方摄受,孰能弘济。” 唐 慧能 《坛经·顿渐品》:“汝可他日易形而来,吾当摄受。” 明 叶宪祖 《北邙说法》:“弟子们都拜从禪师,惟愿慈悲摄受。”
(2).犹享受。 章炳麟 《五无论》:“佛説 郁单越洲 人,无妻妾田宅车马财物资具诸摄受,清寧耆寿,殊胜三洲。” 章炳麟 《五无论》:“有所暱爱则妬生,有所摄受则争起。”
《漢語大詞典》:腹肠(腹腸)
肚肠,肚子。指吸收、消化食物的器官。史记·滑稽列传:“葬之於人腹肠。” 汉 桓宽 盐铁论·结和:“手足之勤,腹肠之养也;当世之务,后世之利也。” 唐 元稹 《人道短》诗:“天遣食牛吞象充腹肠。” 宋 苏舜钦 《舟中感怀寄馆中诸君》诗:“数事皆不能,徒只饱腹肠。”
《國語辭典》:吞食  拼音:tūn shí
1.吞吃。《后汉书。卷四九。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仲长统》:「秦政乘并兼之势,放虎狼之心,屠裂天下,吞食生人,暴虐不已。」
2.吞并、占有。如:「敌人的野心未戢,想掠夺和吞食我们拥有的一切。」
《國語辭典》:扑粉(撲粉)  拼音:pū fěn
拍上香粉。唐。韩偓 昼寝诗:「扑粉更添香体滑,解衣唯见下裳红。」宋。陆游 浣沙溪。浴罢华清第二汤词:「浴罢华清第二汤,红绵扑粉玉肌凉。」
《國語辭典》:吃水  拼音:chī shuǐ
1.指船身入水的深度,为吃水深度之简称。不同船舶有不同的吃水深度。同一船舶亦因不同载重量及所处水域的盐度,吃水深度有所不同。
2.吸收水分。如:「这块地不吃水。」
《國語辭典》:消化  拼音:xiāo huà
1.食物在体内经过种种变化成为身体能够利用物质的过程。《红楼梦》第四九回:「你林姐姐弱,吃了不消化,不然他也爱吃。」
2.化除。《周书。卷二三。苏绰传》:「嗜欲之性,潜以消化。」
3.比喻对知识的吸收、理解。如:「读书要能理解消化,切忌囫囵吞枣。」
4.商品的售出。如:「这东西市场反应很好,消化得很快。」
《国语辞典》:掘取  拼音:jué qǔ
1.挖掘拾取。如:「爷爷用锄头在田里掘取已成熟的地瓜。」
2.发掘吸收。如:「不断掘取新知,才能使自己的思想观念更为充实丰富。」
《漢語大詞典》:吸饮(吸飲)
本指用嘴吸进液汁。引申指汲取,吸收。 康有为 《欧洲十一国游记序》:“俾 康有为 肆其雄心,纵其足迹,穷其目力,供其广长之舌,大饕餮而吸饮焉。”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序》:“盖积 中国 羲 、 农 、 黄帝 、 尧 、 舜 、 禹 、 汤 、 文王 、 周公 、 孔子 及 汉 、 唐 、 宋 、 明 五千年之文明而尽吸饮之。” 朱自清 《旅路》:“春底旅路里所有的悦乐,我曾尽力用我浅量的心吸饮。悦乐到底干涸,我的力量也暗中流去。”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他是多么饥渴而且贪馋地吸饮于百花丛中,以酿制芬芳馥郁的数学蜜糖呵!”
《漢語大詞典》:机化(機化)
(1).变化。 唐 卢藏用 《陈子昂别传》:“﹝ 子昂 ﹞尝著《江上丈人论》,将磅礴机化而与造物者游。”
(2).有机体的组织内出现异物时,周围的组织逐渐把它吸收并同化,这种现象医学上叫做机化。
《國語辭典》:吸引  拼音:xī yǐn
诱引。如:「为了吸引顾客而广告不实,要受罚。」
《國語辭典》:吸纳(吸納)  拼音:xī nà
吸取收纳。如:「景气一回升,民间不少投资公司又展开吸纳资金的行动。」
《國語辭典》:征收  拼音:zhēng shōu
国家依法向人民或机关团体收取税捐、粮食或土地等。如:「征收土地税。」也作「徵收」。
《國語辭典》:徵收  拼音:zhēng shōu
1.政府对人民或机关团体收取税捐或收购私有财产。如:「徵收土地」、「徵收牌照税」。《北齐书。卷二二。列传。李元忠》:「人皆菜色,元忠表求赈贷,俟秋徵收。」清。昭梿《啸亭杂录。卷七。陆中丞》:「临终前一月,犹奏湖南社仓谷业已敷用,其息谷请免徵收。」也作「征收」。
2.徵求捐募。如:「红十字会正公开徵收赈灾物资,以救济南部地区的灾民。」
《漢語大詞典》:徵收
1.谓收取赋税。北齐书·李元忠传:“时州境灾俭,人皆菜色, 元忠 表求賑贷,俟秋徵收。”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三:“然今之徵收,甚至一户之田有数十处分纳者。”
2.泛指收取。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我就听说许多穷苦的华侨,货物被 赤塔 政府依官价征收去了。”
3.犹招收。 毛泽东 《井冈山的斗争》:“革命高涨时(六月),许多投机分子乘公开征收党员的机会混入党内。”
《國語辭典》:公债(公債)  拼音:gōng zhài
中央政府为了应付短时期的财政调度困难,或是某一特定政策,而国家财政收支不足支应时,发行债券向国民借款,称为「公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