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58,分204页显示 上一页 83 84 85 86 87 89 90 91 92 下一页
吴正卿(字 素臣 号 太素 )
吴应澍(号 西山 )
吴瑞(字 瑞卿 )
吴浩(字 大成、养浩 )
吴景奎(字 文可 )
吴朝进(字 隐贤 号 月轩 )
吴文让(号 逊斋 毅忠 )
吴当(字 伯尚 )
吴莱(名 来 字 立夫 号 深袅山道人 渊颖先生 )
吴睿(字 孟思 号 云涛散人 )
释智度(别称 福林度 智度 号 白云 吴 )
吴师尹(字 莘乐 号 桂冈 世称 桂冈先生 )
释绍大(字 桐江 吴 号 极盛 )
吴再(字 仲可 )
其它辞典(续上)
吴律(字 伯义 )吴正卿(字 素臣 号 太素 )
吴应澍(号 西山 )
吴瑞(字 瑞卿 )
吴浩(字 大成、养浩 )
吴景奎(字 文可 )
吴朝进(字 隐贤 号 月轩 )
吴文让(号 逊斋 毅忠 )
吴当(字 伯尚 )
吴莱(名 来 字 立夫 号 深袅山道人 渊颖先生 )
吴睿(字 孟思 号 云涛散人 )
释智度(别称 福林度 智度 号 白云 吴 )
吴师尹(字 莘乐 号 桂冈 世称 桂冈先生 )
释绍大(字 桐江 吴 号 极盛 )
吴再(字 仲可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濮州鄄城人,字伯义。历曹州判官,迁知峄州。退居峗山书院,授徒数百人。后起为翰林待制。泰定帝致和元年迁秘书少监。致仕归。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五一
吴正卿,字素臣,号太素。遂溪人。任化州路学录。元仁宗延祐四年(一三一七),赴湖广乡试。后期,授平湖书院山长。元惠宗元统间尝任合浦、临桂县尹,历官至南宁军知军。年七十五致仕。明嘉靖十四年戴璟修《广东通志初稿》卷一三、明黄佐修嘉靖四十年刊《广东通志》卷五八有传。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黄州黄安人。号西山。博学多能,以德义为乡里所钦。兄早逝,应澍抚其遗孤如己生,为之婚嫁,以己产分与之。文宗天历中,以不求闻达征,不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杭州路海宁人,字瑞卿。医士。文宗时撰《日用本草》,今不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吉安路龙泉人,字大成,一字养浩。泰定帝泰定三年中乡试。顺帝至元三年任同知新淦州。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大成,一字养浩,吉州龙泉人。泰定三年乡荐同知新淦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2—1355 【介绍】: 元婺州兰溪人,字文可。七岁力学如成人,年十三为乡正。刘贞为浙东宪府掾,辟为从事,后荐署兴化路儒学录,以母老辞不就。博学,尤善为诗,词句清丽,有唐人风。有《药房樵唱》。元诗选
景奎,字文可,婺州兰溪人。七岁力学如成人,年十三为乡正。所居去县二十里许,尝独行,夜遇虎,适有持梵具来者,急手取铙若钹槌击之,声震厓谷,虎乃惊逸。归拜其亲,颜色衎衎如平常。年三十,会海道万户刘贞为浙东宪府掾,辟为从事。明年贞去,景奎亦归,绝意仕进。久之,用部使者荐,署兴化路儒学录,以母老辞不就。至正十五年卒于家,年六十四,同郡黄侍讲溍为作墓志。文可于书无所不读,发为诗歌,词句清丽,有唐人之风。尤好论诗,钩取骚选粹辞奥语,为书曰《诸家雅言》,其所自著曰《药房樵唱》。宋濂序之曰:公以雄逸之资,济通明之识,著于篇翰。雕龙彩凤,不足为之丽;冲飙激浪,不足为之豪。其悽惋也,则孤猿夜号,松露初滴。其雅驯也,则冠冕佩玉,俨趋廊庙。由其才无不兼,所以体无不备。子履仙,居县儒学教谕,亦以诗名,年四十而文可没,为其父撰行状,如见文可之为人焉。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号逊斋,将乐人,为龙溪县尹,至正十五年,殉漳寇之难,谥毅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7—1361 【介绍】: 元抚州崇仁人,字伯尚。吴澄孙。幼以颖悟笃实称,长精通经史百家言。从祖父至京师,补国子生。澄卒,从之学者皆就当卒业。用荐为国子助教,预修辽金宋三史,书成,除翰林修撰,累迁翰林直学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肃政廉访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闽,参预镇压农民军,夺回建、抚两郡。寻以被诬解职。陈友谅据江西,欲用之,不从,乃执送江州,拘留一年。后隐居庐陵吉水。有《学言诗稿》。元诗选
当字伯尚,幼清之孙也。少侍其祖至京师,补国子生,至正初。以荫入仕,荐为国子助教。预编纂宋、辽、金三史,除翰林修撰,累迁直学士。江南兵起,拜江西肃政廉访使。为忌者所搆,左迁抚州路总管,寻罢之。已而知其功状,擢行省参知政事。时陈友谅已陷江西矣,遣人辟之,坚卧以死誓。乃舁床载送江州,终不屈,隐于吉水之谷坪,逾年卒。所著有《周礼纂言》及《学言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7—1340 【介绍】: 元婺州浦江人,初名来,字立夫,号深袅山道人。吴直方子。从学于方凤,博极群书。仁宗延祐七年以《春秋》举进士,不第。退居深袅山中,穷诸书奥旨,著《尚书标说》、《春秋世变图》、《春秋传授谱》、《古职方录》、《孟子弟子列传》、《楚汉正声》、《乐府类编》等书。后以御史荐,授长芗书院山长,未上卒。私谥渊颖先生。有《渊颖集》元诗选
莱字立夫,浦江人。集贤学士直方之子。延祐间,贡举法行,有司以春秋荐,下第归。出游海东洲,历蛟门峡,过小白华山,登盘陀石,著《观日赋》以见志。还寓同县陈士贞家。与龙湫五泄邻,榛篁蒙密,似不类人世。日啸咏其中,畅然自得。御史行部,以茂才荐,署饶州路长芗书院山长,未行而疾作,卒年四十四。门生学子金华宋濂等议曰:先生经义玄深,非渊而何?文辞贞敏,非颖而何?私谥曰渊颖先生。先生与黄侍讲溍、柳待制贯,同出方韶父之门。身羸弱如不胜衣,双瞳碧色,烂烂如岩下电。人或以古文试之,察其辞气,即知为某代某人所作。一日于故人家,见几上堆剡纸数十番,戏为长歌,顷刻而尽,观者惊以为神。所著有《尚书标说》、《春秋世变图》、《传授谱》、《古职方录》、《孟子弟子列传》、《乐府类编》、《楚汉正声》等书。其子士谔,裒次其遗文为十二卷,门人胡翰为之序。东阳胡助谓其如千兵万马,衔枚疾驰,而不闻其声。他人恒苦其浅陋,而立夫独患其宏博。黄侍讲尝谓人曰:立夫文崭绝雄深,类秦、汉间人所作。皆确论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8—1355 【介绍】: 元濮阳人,居杭州,字孟思,号云涛散人。少好学,工翰墨,尤精篆隶。究通六书,凡古文款识度制,无不考究。有《云涛萃稿》、《说文续释》、《集古印谱》。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智度。号白云。处之丽水吴氏子。年十五。慨然有出尘志。父母峻拒之。师不火食者累日。若将灭性焉。父母无奈何。使归禅智寺。礼空中假公。剃发具戒。即寺侧楞伽庵。深习禅定。每趺坐。达旦不寐。如是者数年。已而叹曰。六合之大如此。颓然滞一室可乎。遂出游七闽。遍历诸山。无有契其意者。旋浙。见灵石芝公于净慈。又登天目。参断崖义公。谈锋铦利。人莫之敢撄。时无见睹公。说法天台华顶峰。大振圆悟之道。师往拜之。一见刳心焉。服勤数载。尽揭底蕴。无见嘱之曰。昔南岳。十五出家。受大鉴记莂。后得马祖。授之以心法。针芥相投。岂在多言耶。勿掉三寸舌诳人。须真正见解。著于行履。方为报佛之深恩耳。师佩伏之弗敢忘。又走长沙。见无方普公。走云居。见小隐大公。皆无异辞。既而旋福林。与毒种昙。成山钦二公。互相策励。如恐失之。后从御史中丞章公溢之请。出世龙泉之普慈。众至八百人。移茅山。迁武峰。从者恒如初。国初吴元年。隐禅智之岑楼。洪武己酉。诏起天下名僧。敷宣大法。师与焉。初力辞。戍将强起之。适师至。而会事解严。遂还杭。杭人奉师居虎跑。又入华顶。未几示微疾。浩然有归志。四众坚留之。师曰。叶落归根。吾所愿也。遂回福林。五日忽沐浴易衣。索笔书偈云。无世可辞。有众可别。太虚空中。何必钉橛。掷笔而逝。寿六十七。腊五十二。阇维。得五色舍利。塔于院之西。师静谧寡言。机用莫测。临众无切督之威。严厉之色。唯以实相示人。所至之处。人皆钦慕。如见古德。或持香花供养。或绘像事之。不可以数计。见客无懈容。无蔓辞。有问则言。无则终日澄坐。所作偈语。不许人录。故今无传者。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二
禅师。名智度。号白云。处州丽水吴氏子也。初住普慈。终于福林。度居福林时。以无见睹公藤杖手卷嘱累古拙俊。是为断桥一脉。有克肖之者也。盖睹公。法继方山宝。宝嗣断桥伦。故度望断桥。为四叶之祖焉。度为人沉默而旷达。初受业于郡之白云空中假禅师。假。阴察度根器。使行卑劣行以挫之。每呼度名。度每应诺。假曰。将谓将谓。度不领。乃使度南询曰。善财。是菩萨中行脚样子也。赵州。是祖师中行脚样子也。庞蕴。是居士中行脚样子也。今人行脚。不效此三老。则枉费芒鞋。徒自困耳。度即遍参南北禅席。已而归省。假公喜曰。你来也。吾事毕矣。一日说偈曰。地水火风先佛记。掘地深埋第一义。一免檀那几片柴。二免人言无舍利。乃端坐蜕去。度掩面哭曰。苍天苍天。或曰。君哭迟矣。度乃大笑。遂庐于塔。日取楞严圆觉研究。悉能贯之。然于日用之际。又不能得大自在。叹曰。参禅不求大彻痴禅也。吾师岂虚语哉。但恨游方时。未抵天台参无见睹。当是时。睹公称为宗门绣虎。居华顶。禅流惮之。度即趋华顶谒睹。以西来密意扣之。睹掀眉视曰。得娑罗峰点头。向汝道。度以手摇曳。睹便喝。度悟旨曰。娑罗峰顶。白浪滔天。花开芒种后。叶落立秋前。睹曰。我家无残羹馊饭。曰即今亦不少。睹欣而肯之曰。我四十年住此山。一老道者耳。别无甚奇特。惟先师未了公案。今以责汝。汝善保任。睹便趋寂。度住后。以为先师遗嘱在躬。因时接物。随机开导。声重湖江。与梦堂愚庵诸老齐名。明洪武二年。有诏赴京。即疏辞还。门下有以不耐事谏者。度怒责曰。汝不闻古德有言乎。纵饶弄到帝王家。也是一场乾打閧。将来法门。滥竿窃符之弊。必汝辈也。未几。迁化于福林。有遗偈曰。无世可辞。有众可别。太虚空中。何必钉橛。火浴收五色舍利。大如菽。塔于寺西。度随所说法偈颂。弗许记录。禅者窃书其语。度乃瞋逐。曰。奴流敢裨贩吾语。作口头人事以衒丛林耶。复有老宿。以未见度语句为恨。潜探众中。值度入室。徵判险要。如揭贯花。老宿大喜曰。不意断桥犹在。 赞曰。睹公居山四十载。耽耽坐视。非白云解其项下之铃。几钝置耳。白云行道。垂手低眉。盖亦苍颉造书契。而代结绳者耶。及暮年。仍袭睹公之风。翛然高枕。瞋责子弟有窃符滥竽之弊。又何异延恩安之笑法云秀也。语云。百花丛里过。一叶不沾身。其白云乎。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八
释智度,字白云,姓吴氏,丽水人也。父德大,母叶氏,具有善愿。度生而灵颖,迥异凡近。年十五,洒然有出尘之趣,欲就浮屠学。父母方珍爱,峻辞拒之,因不火食者累日,若将灭性,父母知不可夺,使归禅智寺,礼空中假薙发,受具戒,习禅定。于楞伽庵,每趺坐达旦,如是者数年。已而叹曰:“六合之大,如此颓然滞一室可乎?”遂出游七闽,遍历诸山,无有契其意著。复还郡之白云山,因澄禅师道场遗址,筑福林院,为憩息之所。日取《楞严》、《圆觉》二经钞疏读之。既熟,不假师授,章旨自通。久居此山,遂以为号。已而复叹曰:“拘泥文字,如油入麦粉,了无出期,德山所谓‘穷诸玄义,若一豪置于大虚’者,信不诬也。”乃去之,出游浙河之西,见灵石芝于净慈。未几,又上天目山,参断崖义,谭锋铦利,莫之敢撄。时无见睹说法天台华顶峰,大振圆悟之道。更踰涛江叩之,曰:“西来密意何如?”无见曰:“待娑罗峰点头,乃与汝言。”度儗答,无见遽喝,度曰:“娑罗峰顶,白浪滔天,花开芒种后,叶落立秋前。”无见颔之,服勤数载,乃翩然辞还。无见嘱之曰:“昔南岳十五岁出家,受大鉴记莂,后得马祖授之以心法,针芥相投,岂在多言?勿掉三寸舌诳人,须真正见解,著于行履,方为报佛深恩。”度佩服之,弗敢忘。然既有所證入,俨然如白云在天,卷舒无碍。又走长沙见无方普,入云居见小隐大,当机问答,无异华顶。元至正甲申,县令长徇缁素之请,迎还福林,与毒种昙、成山钦,互相策励,如恐失之。甲午,复隐楞迦庵。壬寅,王府参军胡公深安复请至福林。甲辰,御史中丞章公溢招致龙泉之普慈,徒侣景从,云输川委,至八千馀指,而檀施日集,食用无缺。乙巳,移茅山。丙午,迁武峰。元季乱扰,复隐岑楼。明室龙兴,首崇正教。洪武己酉,始建法会于蒋山,有诏起天下名僧,敷宣大法,而度与焉。初犹力辞,戍将疆起之。度曰:“心境双忘,随缘去住,复何拘碍。”遂行,将至而会散,乃还杭。杭人奉居虎跑,历夏及秋,便趋华顶。明年春二月,示微疾,浩然有归志,四众坚留之。度曰:“落叶归根,吾所愿也。”遂旋福林,五日,忽沐浴易衣,索笔书偈曰:“无世可辞,有众可别。大虚空中,何必钉撅。”掷笔而逝。时洪武庚戌三月一日也,寿六十七,腊五十二。阇维之夕,送者千馀人,火馀得五色舍利及齿牙数珠。弟子仁哲瘗骨院西,善女子唐净德为建塔其上。度静谧寡言,机用莫测,临众无切督之威,严厉之色,唯以实相示人。所至人皆钦慕,如见古德,或持香华供养,或绘像事之,不可数计。盖信心为一切功德之母,苟能信,奚道之不造,法之不明。自圆悟八传,至于无见,究其所得所證,何莫不由于此。度自幼龄,即能信道,决可脱离死生,一息不少怠,所以卒能彻究心源,纵横自在。平昔教人,随机开导,无懈容,无蔓辞,有问则言,否则终日澄坐而已。金华宋濂为之铭曰:“华顶之峰,有道所居。随时演法,大音铿如。当机一喝,见者惊愕。言出霆奔,无蛰不作。振锡而归,我亦何心。举首睇之,白云在岑。乘运而游,或出或处。落叶归根,古今一轨。尘缘既尽,翛然而化。掷笔坐蜕,如人赴家。世相有灭,其性常在。谁谓师亡,青山不改。”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03—1366 【介绍】: 元永新人,字莘乐,号桂冈。顺帝至正八年进士,授永丰丞,有惠政,民德之。后归隐连里之桂冈,学者称桂冈先生。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绍大。吴氏子。世居严之桐江。故因以为号。师神观孤洁。不乐处尘𡏖中。一触世氛。唯恐有以涴之。具戒后上双径。谒大辨陵公。公道价倾东南。见师甚喜。授以心印。师退自计曰。如来大法。其止如斯而已乎。遽辞去。遍历丛席。诸尊宿告之者。不异径山时。慨然曰。吾今而后知法之无异味也。乃归见公。公俾给侍左右。师益加奋励。胁不沾席者数载。朝叩夕咨。所以悟疑辨惑者。无一发遗憾。遂得自在无畏。寻以心法既明。而世出世智。不可不竟。每夜敷席于地。映像前长明灯读之。一大藏全文。阅之至三过。皆通其旨趣。师之志犹未已。儒家言。及老氏诸书。亦择取而嚅哜之。自是内外之学。两无所愧矣。出世。凡三坐道场。学子翕集座下。甚至无席受之。能正容悟物。人见之意消。有求文句者。操笔立书。贯穿经论。而以第一义为归。间游戏翰墨。发为声诗。冲和简远。有唐人遗风。至于有所建造。甃石运甓。躬任其劳。以为众倡。手未尝捉金帛。悉属之知因果者。或尤之。则曰。吾知主法而已。尝患滞下疾。拭净不忍用厕纸。摘菽叶充之。生平不畜长物。所服布袍。或十馀年不易。报身七十有四而化。维那发遗箧。欲行唱衣故事。唯纸衾一具而已。大笑而去。其刻苦。盖人之所不能堪。非见解正力量弘。岂易致是哉。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七
释绍大,字桐江,姓吴氏。世居严之桐江,因以为号。父善,母李氏。绍神观孤洁,不乐麈壒,一触世氛,唯恐涴之。乃入里中凤山寺为沙弥。稍长,祝发升坛,纳满分戒。私自忖曰:“化龙之鱼,肯伏蹄涔耶。”即日,杖策而出,上双径山谒大辩陵,授以达摩单传心印,相与诘难者久之。复自忖曰:”如来大法,天地所不能覆载,其止如斯而已乎?”遽辞去,历三吴,之墟宿,留建业,经匡卢,溯大江之西,还止湖湘汉沔间。名蓝所在,必往参焉,诸尊宿亦多以深入远到期之。已而叹曰:“吾今而后知法之无异味也。”乃归见陵,陵使给侍左右,益加奋励,胁不沾席者数载。朝叩夕咨,所以悟疑辨惑者,无一发遗憾,遂得自在无畏法。陵喜传授有人,每形之于言。时东屿海以天目真派唱道净慈,为法择人,如沙中淘金,鲜有慊其意者,独于绍别见推许,邀主藏室。居久之,又自忖曰:“心法既明,而世出世智不可不竟。”手翻贝叶,寒暑俱忘,每夜敷席于地,映佛前长明镫,读一大藏教,凡六千二百二十九卷,往复三过,皆通其旨趣。绍犹以为未达,乃取儒家及老氏诸子之书,择其菁华而擩哜之,自是内外之学粹然无滓。元至顺壬申,广教都总管府新立未久,采诸舆论,命出世岩之乌龙山景德禅寺,兴废补坏,善誉流衍。至正辛巳,行宣政院迁主金华山智者广福禅寺。寺当孔道,且近郡城,持节往来多朝中华贵及文学之士,恒入山问道,故持法者颇难其人。自绍莅此,无贵无贱,靡不向风悦服,四方学子翕然坌集,至无所容。一时法会,号为极盛。戊戌秋,院中复徇群请,移住义乌云黄山宝林禅寺,坚不欲行,使者三返,然后承命。明年己亥八月朔,觉体不自适,至七日,日将没,呜鼓集众,告以永诀,即歛目危坐,或请书偈,掷笔叹曰:“纵书到弥勒下生,宁复离此耶。”翛然而化,服沙门衣五十八春秋,享年七十有四。越五日,获舍利罗如绀珠,齿牙贯珠不坏,弟子永明戒茂建塔藏焉。绍广额高眉,正容悟物,使人妄意自消,生平以弘法为务,敲喝兼施,未尝少懈。有求文者,操笔立书,贯穿经论,而归之第一义谛。间(閒) 游泳性情,发为诗词,和冲简远,有唐人遗风。至于有所建造,甃石运甓,躬任其劳,以为众倡。手未尝握金帛,瓶钵外无长物,所服布袍十馀年不易。临寂,维那发遗箧,欲行唱衣故事,唯纸衾一具而已,大息而去。《三会语》有录:与金华宋文宪濂相友善,尝共阅蝇头小字,虽年耋,眼明如月,濂为惊异。又录近作诗一卷寄之。故其终也,濂为铭其塔,历序苦行,及證悟之由,以昭来者,具《芝园续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07—1376 【介绍】: 元明间处州丽水人,字仲可。家富有,常赈贫,乡称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