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63,分205页显示 上一页 187 188 189 190 191 193 194 195 196 下一页
吴小姑(字 □□ 号 海山仙人 )
吴台寿
吴定规
吴凤喈(字 霞轩 )
吴岱章(字 峙有 号 鲁詹 )
吴国贤(字 玖芸 )
吴世晋(号 晋卿 )
吴树声(字 鼎堂 )
吴宖默(字 圣圭 号 茝园 )
吴长庆(字 筱轩 武壮 )
吴鸿恩(字 泽民 号 春海 )
吴唐林(字 子高 号 晋壬、苍缘 )
吴大澂(字 清卿、止敬 号 恒轩、恪斋 大淳 )
吴祖昌
其它辞典(续上)
吴毓芳(字 子艺 号 润六 )吴小姑(字 □□ 号 海山仙人 )
吴台寿
吴定规
吴凤喈(字 霞轩 )
吴岱章(字 峙有 号 鲁詹 )
吴国贤(字 玖芸 )
吴世晋(号 晋卿 )
吴树声(字 鼎堂 )
吴宖默(字 圣圭 号 茝园 )
吴长庆(字 筱轩 武壮 )
吴鸿恩(字 泽民 号 春海 )
吴唐林(字 子高 号 晋壬、苍缘 )
吴大澂(字 清卿、止敬 号 恒轩、恪斋 大淳 )
吴祖昌
人物简介
维基
吴毓芳(1824年—1857年),字子艺,号润六,安徽庐州府合肥县六家畈人,淮军将领。吴毓芳为六家畈吴氏第十七代孙,吴镒第十二世孙,吴璠次子,兄弟四人(吴毓芬、吴毓芳、吴毓蘅、吴毓兰)。吴毓芳年少好学,“性端谨孝友,语言简默,少读书目数行下,年十三即尽熟群经,喜经世之学,于子史无所不窥,属文下笔千言”。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己酉科举人。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捻军合扰皖北,兄弟四人办团练助剿,有军功。咸丰六年(1856年)丙辰科三甲第七十三名进士,授甘肃知县,又因军功升同知,上任途中即生病去世,时年33岁。著有《薰香馆诗文集》。
人物简介
闺秀百家词选·唾绒词
吴小姑,字□□,号海山仙人。琼州人邱玉珊秀才侧室。词学图录
吴小姑(1825-1851) 号海山仙人,琼山人。嫁广东潮阳人邱玉珊为侧室,邱为秀才,著有《粤海镜要》、《松寮诗话》等,年长于小姑者甚,而琴瑟恩爱。《柳堂诗话》:"小姑既逝,翁日趺坐松寮,焚香供像,年近九旬,犹手作蝇头楷字,抄小姑诗词,千里外邮寄柳堂,属采入诗话。"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南陵徐乃昌刊印《小檀栾室汇刻百家闺秀词》收吴小姑《唾绒词》一卷(即《海山仙人词》),有词十首。有《海山仙人词》(一称《唾绒词》)。
人物简介
维基
吴台寿,江苏丹徒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吴台寿考中陆增祥榜二甲三十名进士。历任工部主事,山东道监察御史。同治二年(1863年),前钦差大臣胜保被弹劾,押解回京治罪。台寿之兄台朗在胜保军中,特与台寿谋求援救。台寿即上书为胜保辩解,称其“有克敌御侮之功,无失地丧师之罪。”请求从轻处置。结果反被御史刘其年参劾结党。同年四月,被革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人。太平军安徽三河镇守将。镇为庐州南部屏障,定规率军于此筑城,广屯军米,接济庐州与天京。咸丰八年湘军李续宾来犯,与陈玉成、李秀成合兵迎击,大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仁和人,字霞轩。咸丰九年举人,官工部员外郎。工兰竹。有《味兰室诗钞》。
人物简介
维基
吴岱章,字峙有,号鲁詹,贵州贵阳人,进士出身。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五七
吴国贤,字玖芸,嘉兴人。咸丰辛酉拔贡,官泰顺教谕。有《莲鹭双溪舍诗钞》。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六三
吴世晋,号晋卿,秀水人。同治乙丑补行辛酉、壬戌举人。有《语鹤楼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73 【介绍】: 清云南保山人,字鼎堂。道光二十四年举人,以知县分发山东,摄沂水县事,著《沂水桑麻话》、《备蝗略》等书,为民谋者甚至。精小学,有《六书微》、《歌麻古韵考》、《鼎堂金石录》等。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字圣圭,号茝园,有《茝园集》、《丛锁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4—1884 【介绍】: 清安徽庐江人,字筱轩。咸丰四年领团练攻太平军。同治元年从李鸿章援苏。光绪间官至广东水师提督。旋以帮办山东军务驻登州。八年率部赴朝鲜,执大院君李是应送天津。卒谥武壮。人物简介
吴长庆,字筱轩,庐江人,光绪壬午平朝鲜乱赏三等轻车都尉,甲申班师,卒谥武壮。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六一
吴鸿恩,字泽民,号春海,铜梁人。同治壬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山西冀宁道署布政使。维基
吴鸿恩(1834年—?),字泽民、号春海,四川铜梁县人,进士出身。咸丰五年,顺天乡试中举。同治元年,登进士,改庶吉士。同治四年,任翰林院编修,后升任国史馆协修、国史馆纂修。同治七年,任监察御史。同治十一年,任山东道监察御史。同治十三年,任云南道监察御史。光绪元年,稽查海运仓、管理五城街道。光绪三年,任广西平乐府知府。光绪十三年,任山西宁武府知府。光绪十六年,调署山西太原府知府。光绪十七年,护理山西河东道。光绪十八年,调署山西泽州府知府。有子吴钟琇、吴钟琳,婿陈时政、陈启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5—1890 【介绍】: 清江苏阳湖人,字子高,号晋壬,别号苍缘。咸丰十一年举人,官浙江候补知府。工隶书,偶作小品山水,亦佳。善诗词。有《横山草堂全集》。晚晴簃诗汇·卷一五七
吴唐林,字晋壬,阳湖人。咸丰辛酉举人,浙江候补知府。有《横山草堂诗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5—1902 【介绍】: 清江苏吴县人,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恪斋。同治七年进士。授编修,以请裁减“大婚”经费,直声震朝中。光绪十一年,以左副都御史赴吉林,与俄使勘界,争回被侵之珲春黑顶子地。后为湖南巡抚,甲午战争中,自请率湘军出山海关拒敌,旋以兵败革职。善篆籀,亦能画,精金石、文字等学,收藏书画、古铜器甚富。有《恪斋诗文集》、《恪斋集古录》、《古籀补》、《权衡度量考》等。晚晴簃诗汇·卷一六四
吴大澂,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恪斋,吴县人。同治戊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湖南巡抚。有《恪斋集》。词学图录
吴大澂(1835-1903) 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恪斋。江苏吴县人。同治,历任编修、河北道、太仆寺卿、左副都御史等职。光绪十二年(1886年)擢广东巡抚。善诗文,精书画、金石。有《恪斋诗文集》、《恪斋集古录》、《古籀补》、《古玉图考》、《恒轩吉金录》等。维基
吴大(1835年—1902年),原名吴大淳(因避清穆宗名讳,而改名大澂),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恪斋,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清代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官员。吴大澂于道光十五年(1835)五月十一日生于苏州双林巷。道光二十九年(1849)与兄吴大根一同参加县府试。翌年兄弟二人赴昆山应院试。咸丰元年(1851年)考取县试第七,府试第九名。二年去金陵参加乡试落第。同治三年(1864年)甲子科补行江南乡试,吴大澂中式第三名举人。同治七年(1868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陕西学政、河北道、太仆寺卿、左副都御史。光绪三年(1877)山西、陕西饥荒,吴大澂从天津购得高粱7000石以赈灾。又自己前往灾区,参与救灾。在当地与乡绅合作设立磨厂,存活灾民。光绪六年(1880)授三品卿衔,吉林督办。协助吉林将军铭安办理宁古塔、三姓、珲春等地防务,训练马步新军。又创设了机器制造局,制造弹药,鼓励移民拓殖。光绪十一年(1885年),诏赴吉林,先会见宁古塔副统容山,后会同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与俄国使臣重勘珲春黑顶子地边界,援咸丰十一年旧界图,立碑五座,建铜柱,自篆铭曰:“疆域有表国有维,此柱可立不可移。”收回侵界,“而船之出入图们江者亦卒以通航无阻。”光绪十二年(1886年)擢广东巡抚。任内与张之洞联名反对葡萄牙侵占澳门香山。试图阻止清廷与葡萄牙签订条约,不果。光绪十四年(1888年)署河南山东河道总督,修黄河水患,用水泥砌筑砖石坝,加固“郑州十堡”工程;二月,上表要求尊奉皇帝生父醇亲王奕譞为“皇帝本生父”,遭到慈禧太后公开斥责。光绪十五年(1889年)请用新法测绘黄河图,光绪帝命名《御览三省黄河全图》。光绪十八年(1892年)授湖南巡抚。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自请率领湘军出关应战,战败于海城,罢归,返回湖南,不久受命开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朝廷再降旨,将其革职,永不叙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卒,年六十八。《清史稿》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75 【介绍】: 清广西桂平人。道光二十一年进士,以主事用。咸丰间累迁监察御史。授抚州知府,巡抚沈葆桢曾疏保其治行为江西第一。同治间以保危城功,加道衔。官终南昌知府,护理江西督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