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63,分205页显示 上一页 157 158 159 160 161 163 164 165 166 下一页
吴东发(字 侃叔 号 耕庐、芸父 )
吴云(字 玉松 号 润之 )
吴元俊(字 千人 号 鹿泉 )
吴枟(字 季文 号 兰柴 )
吴栻(字 敬亭 )
吴熙(字 太冲 号 石帆 )
吴璥(字 式如 号 菘圃、崧圃 )
吴泰来(字 企晋 号 竹屿 )
吴玉麟(字 协书 号 素村 )
吴舒帷(字 济儒 号 古愚 )
吴元琪
吴树萱(字 寿庭 )
吴熊光(字 望昆、槐江 )
吴应鸿
其它辞典(续上)
吴锡麒(世称 吴祭酒 字 圣征、圣徵 号 谷人、毂人 )吴东发(字 侃叔 号 耕庐、芸父 )
吴云(字 玉松 号 润之 )
吴元俊(字 千人 号 鹿泉 )
吴枟(字 季文 号 兰柴 )
吴栻(字 敬亭 )
吴熙(字 太冲 号 石帆 )
吴璥(字 式如 号 菘圃、崧圃 )
吴泰来(字 企晋 号 竹屿 )
吴玉麟(字 协书 号 素村 )
吴舒帷(字 济儒 号 古愚 )
吴元琪
吴树萱(字 寿庭 )
吴熊光(字 望昆、槐江 )
吴应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46—1818 【介绍】: 清浙江钱塘人,字圣征,号谷人。乾隆四十年进士,由编修累官国子监祭酒。尝主讲扬州安定、乐仪书院。善诗词,尤工骈体文,与邵齐焘等人并称八家。所著《有正味斋集》,传诵甚广,高丽使至,不惜重价购买。晚晴簃诗汇·卷九十六
吴锡麒,字圣徵,号谷人,钱塘人。乾隆乙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祭酒。有《有正味斋集》。词学图录
吴锡麒(1746-1818) 字圣征,号毂人。钱塘人。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授编修,嘉庆六年(1801)授祭酒。乞归养亲。主安定、乐仪等书院讲席。其诗与严遂成、厉鹗、袁枚、钱载、王又曾并称"浙西六家",清峭灵俊,时人比之为新绿溪山,渐趋苍古。骈文为乾隆八大家之一。词清和雅正,秀色有馀,为浙派晚期名家。有《有正味斋集》、《有正味斋词》。有正味斋诗集·序
三十年为一世,余交谷人先生一世矣。性情心术,靡不浃洽,有深于语言文字之外者。即以语言文字论,先生之诗,非犹夫人之诗也,文非犹夫人之文也,词赋非犹夫人之词赋也。必先有以得夫事之真,情之合,体验融会,而后滔滔汩汩,笔之于书,无所捍格。京师钓鱼台桃花,崇效、极乐、法源三寺海棠、牡丹、菊花,澄怀园、净业湖荷花、檀柘、桂花,皆称极盛。先生喜游,又喜偕余游,游必有诗纪胜。当夫酒酣笑乐,俯仰今昔,落落自喜,萧憀旷放,云之行也,水之流也,风之来也,气候之变幻也,山川之俶诡也。若有意若无意,及发而为诗文,则万象包纳,幽者显,昧者扬,坚者琐者,靡不摧且理焉。噫!何其大也!先生在京师,续刻诗集,徵余叙。今养疴江上七八年矣,家贫,课生徒自瞻,而四方乞诗文者屦满户外。近寄书云:「拙作久宜覆瓿,徒以区区之心不能割舍,合并前作,别有增删,业已付刊,约春夏之交便可正诸有道。前承高文弁首,系专指续刻而言,倘得浑括全诗,益之奖借,尤为铭感。」先生名重中外,诗文集凡数镌板,贾人藉渔利致富。高丽使至,出金饼购《有正味斋集》,厂肆为一空。何藉自刻其集,又何藉鄙人之叙哉。然少陵不云乎「老去渐于诗律细」,矜慎之至耳。又以余闻诗教于先生三十年,亲见掺笔作文章,甘苦有以得其真,出言必能传信,故不属高才鸿儒,而属余焉。果此意耶,则先生之集,安得不重刻,又安得不徵余叙哉。附骥以传,谓非余之厚幸也欤。嘉庆十三年四月二十五日,同馆侍生法式善序。维基
吴锡麒(1746年—1818年),字圣徵,号谷人。浙江钱塘县(今杭州市)人。清代文学家。乾隆四十年(1775年)二甲二十九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入直上书房,嘉庆六年(1801年)官至国子监祭酒。晚年于扬州安定书院讲学至终。
作品评论
浙西六家诗钞·卷之六
王兰泉曰:浙中诗派,自竹垞、初白两先生后,二十馀年,大宗、太鸿起而振之。及两公殂谢,嗣音者少。司成以云蒸霞蔚之文,合雪净冰清之作,驰声艺苑,独出冠时。既工骈体,尤擅倚声,而诗才超越,直继朱、查、杭、厉之后,宜中外望之,指为景庆也。情殷萱背,乞假南还,虽未即安于閒适,而世已以白、晁两太傅相期。性好溪山,流连诗酒,青帘画舫,绿箬红衫,游筇所造,无不承盖扶舆,埽门纳屦。覃溪学士谓祭酒诗最深于杜,非貌似也,如义山、山谷之学杜,在若离若合之间。此言诚是。然细味之,自晋宋以还,诸家之妙蕴,莫不灿然俱备,不拘一格。七古自出机杼,一空依傍,洵足称名家。间或有似青莲,似昌谷,似东坡,似梅村,非尽学杜。五古、五七律之极自在者,多近樊榭,虽尚辞华,仍归清峭,盖生平服膺乡先达为尤深也。是编皆于正集采取,参用初刻本。至于续集,多应酬之作,所选不过数篇而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47—1803 【介绍】: 清浙江海盐人,字侃叔,号耕庐,又号芸父。乾隆诸生。与兄吴以敬并称两孝子。治经学,于《尚书》钻研尤精。好金石之学,尝从钱大昕游,大昕引为畏友。有《群经字考》、《读经笔记》、《尚书后案质疑》、《钟鼎款识释》、《澉浦诗话》、《遵道堂诗文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47—1837 【介绍】: 清江苏长洲人,字玉松,号润之。乾隆五十八年进士,官御史,颇著直声。出为彰德知府,有不畏强御之称。去官后居山塘,以诗酒自乐。有《醉石山房诗文钞》。
人物简介
黄鹄山志
字千人,号鹿泉,江夏人。乾隆丁酉副贡,授辰溪教谕,年八十卒于官。著有《香浮堂集》《相规堂集》《鹿泉集》等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湖南新化人,字季文,号兰柴。乾隆四十二年拔贡。工诗。幼与其兄吴思树称二吴,又与湘阴周锡溥等称湘中七子。有《兰柴诗存》。晚晴簃诗汇·卷一○○
吴枟,字季文,号兰柴,新化人。乾隆丁酉拔贡。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
吴栻,字敬亭,碾伯人。乾隆丁酉举人。有《岁吟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海盐人,字太冲,号石帆。乾隆四十二年举人。有《春星草堂诗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2 【介绍】: 清浙江钱塘人,字式如。乾隆四十三年进士。授编修。谙河务,擢河南开归陈许道,署巡抚。嘉庆间历官河东、江南河道总督,屡主浚黄河出海口,均以工费过巨,未果。官至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道光元年年逾七旬,致仕家居。晚晴簃诗汇·卷一○一
吴璥,字式如,号菘圃,钱塘人。乾隆戊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有《楞香斋诗存》。维基
吴璥(1747年—1822年),字式如,号崧圃,浙江钱塘人。吴璥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升侍讲学士。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出督安徽学政。因其父曾任总河,乾隆帝召对时向其询问河务,应答称旨,即授河南开归陈许道,累迁布政使。乾隆六十年(1794年),署河南巡抚。嘉庆二年(1797年),击溃反清起事,虽遇母丧而留任。嘉庆四年(1799年),署河东河道总督,不久正式任职,长期专务治河。嘉庆十三年(1808年),召回京师,授刑部尚书。官至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道光元年(1821年),以病免职,次年卒。《清史稿》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88 【介绍】: 清江苏长洲人,字企晋,号竹屿。乾隆二十五年进士,召试赐内阁中书。乞病归,筑遂初园于木渎。藏书多宋元善本。后应毕沅聘,主关中及大梁书院。有《净名轩集》、《砚山堂集》。晚晴簃诗汇·卷八十九
吴泰来,字企晋,号竹屿,长洲人。乾隆庚辰进士,壬午召试,授内阁中书。有《砚山堂》、《净名轩》诸集。
人物简介
全台诗
吴玉麟(?~?),字协书,号素村,福建侯官人,乾隆二十四年(1759)举人。历任龙溪、惠安、同安等县教谕。嘉庆二年(1797),调凤山,悉心造士。有《素村小草》十二卷。〖参考连横《台湾诗乘》,台银本。〗(施懿琳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震泽人,字济儒,号古愚。乾隆四十三年进士,散馆授编修,官至侍读。丁忧归,主讲云间书院。有《六经异同得失考》、《廿一史钞略》等。
人物简介
维基
吴元琪(?—?),广西平乐县人,清朝官员。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辛卯恩科进士。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七月任台湾府北路理番同知,同年九月十五日(1787年10月25日)调署台湾府海防兼南路理番同知。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二
吴树萱,字寿庭,吴县人。乾隆庚子进士,改庶吉士,历官礼部郎中。有《霁春堂诗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50—1833 【介绍】: 清江苏昭文人,字望昆,别字槐江。乾隆举人。三十七年,登中正榜,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为大学士阿桂所倚重。嘉庆间累擢河南巡抚,镇压白莲教。官至两广总督。十三年,以英舰驶进黄埔,未即调兵事戊伊犁。寻召还,授兵部主事。引疾归。有《伊江别录》、《春明补录》、《葑溪笔录》。
人物简介
维基
吴应鸿,贵州大方人,同进士出身。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辛丑科进士,三甲九十七名,后事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