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荧听(熒聽)
淆乱听闻。明史·茹太素传:“朕所以求直言,欲其切於情事,文词太多,便至荧听。” 清 侯方域 《太平仁义之谈论》:“自以为求言,而不知多言之荧听也。”
分類:淆乱听闻
《漢語大詞典》:讲众(講衆)
听闻讲义的大众;集于讲堂的人众。梁书·儒林传·崔灵恩:“出为 长沙 内史,还除国子博士,讲众尤盛。”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义解章论:“ 梁高 端拱御历,膺奉护持, 天监 初年,捨邪归正,游心佛理,陶思幽微,於 重云殿 ,千僧讲众,月建义筵,法化通洽。”
《漢語大詞典》:污闻(汙聞)
亦作“汚闻”。 指玷污耳朵的听闻。 五代 齐己 《答崔校书》诗:“不随喧滑迷真性,何用潺湲洗汚闻?”参见“ 洗耳 ”。
《國語辭典》:洗耳  拼音:xǐ ěr
1.本指尧聘许由为九州长,许由厌闻世事,洗耳于颍水滨。见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上。许由》。后比喻不愿过问世事。《文选。桓温。荐谯元彦表》:「故有洗耳投渊,以振玄邈之风。」《文选。孔稚圭。北山移文》:「躅于蕙路,污渌池以洗耳。」
2.比喻专心、恭敬的聆听。元。周权 秋霁诗:「酒醒谁鼓松风操,炷罢炉薰洗耳听。」
《漢語大詞典》:扆聪(扆聰)
皇帝的听闻。亦借指皇帝。 明张景《飞丸记·公馆言情》:“那时两纸情招各自供,今日呵!一道封章托扆聪。”参见“ 天聪 ”、“ 宸聪 ”。
分類:听闻帝王
《漢語大詞典》:革听(革聽)
改变听闻。指提高名声。 南朝 宋 颜延之 《谢子竣封建城侯表》:“爵踰三等,户越兼千。生邀洪礼,身茂盛世。闔宗革听,尽室改观。”
《漢語大詞典》:游心骇耳(游心駭耳)
发人遐想,动人听闻。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论:“可以览观扬意,以示后世好事者读之,以游心骇耳,以附益上方 太史公 之三章。” 清 袁枚 《〈新齐谐〉序》:“文史外无以自娱,乃广採游心骇耳之事,妄言妄听,记而存之,非有所惑也。”
《国语辞典》:是罐子也有两个耳朵(是罐子也有两个耳朵)  拼音:shì guàn zi yě yǒu liǎng ge ěr duo
(谚语)比喻应该有所听闻或知晓某事。「罐」文献异文作「罐」。《隋唐演义》第四回:「这厮吃了大虫心、狮子胆来哩,是罐子也有两个耳朵,不知道洒家是陇西李府里,来阻截道路么?」
《国语辞典》:掩耳而走  拼音:yǎn ěr ér zǒu
捂著耳朵,急速逃跑。表示不愿听闻。《东周列国志》第六五回:「宁喜以殖之遗命,告于蘧瑗。瑗掩耳而走。」
《国语辞典》:药王菩萨(药王菩萨)  拼音:yào wáng pú sà
妙法莲华经》中的一位菩萨。他的前世,由于听闻《妙法莲华经》,而获得很高的成就。以神通作种种布施,最后自烧双臂供佛,为舍身布施的典范。
《国语辞典》:阅听人(阅听人)  拼音:yuè tīng rén
泛称阅读、听闻、观看的人,包括平面、电子及网路等媒体。
《國語辭典》:耳消耳息  拼音:ěr xiāo ěr xí
耳边所听到的消息。元。无名氏《独角牛》第二折:「我耳消耳息,打听的深州饶阳县,有个小厮,唤做甚么吃刘千。」
分類:听闻消息
《漢語大詞典》:口坠天花(口墜天花)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品载,佛祖说法,感动天神,“六欲诸天及天子众,以天福力雨种种华:优鉢罗华,波头摩华……於虚空中繽纷乱坠”,“天华乱坠满虚空,众香普薰於大会”。后遂以“口坠天花”喻指以夸诞之词动人听闻或以甘言骗人。华,同“ 花 ”。 明 吕坤 《〈杨晋庵文集〉序》:“口坠天花,而试之小小设施,輒不济,是吾言世之涂羹也。” 清 李渔 《奈何天·媒欺》:“饶伊口坠天花,难逃我双眸似电。”参见“ 天花乱坠 ”。
《國語辭典》:天花乱坠(天花亂墜)  拼音:tiān huā luàn zhuì
传说佛祖讲经说法,感动了天神,天上各色香花从空中纷纷落下。典出《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一。序品第一》。后用以形容说话言词巧妙,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誇大而不切实际。《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一:「凭那哥哥说得天花乱坠,只是不肯回去。」《红楼梦》第六四回:「说得天花乱坠,不由得尤老娘不肯。」也作「天花坠地」、「乱坠天花」。
听闻
【佛学大辞典】
(杂语)闻教法也。最胜王经四曰:「若得听闻是经典,皆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华玄义六曰:「受戒之时,说此戒法,授于前人,前人听闻,即得发戒,师弟所由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