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听力(聽力)  拼音:tīng lì
耳朵辨别声音的能力。也称为「听能」。
《国语辞典》:听力障碍(听力障碍)  拼音:tīng lì zhàng ài
听力不佳,轻微的只是听不清楚细小和较远的声音,严重的几可失去听力。也称为「听障」、「重听」。
《國語辭典》:耳力  拼音:ěr lì
耳朵的听力。《孟子。离娄上》:「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
分類:听力
《國語辭典》:耳性  拼音:ěr xìng
能记住听过的话。《红楼梦》第二八回:「薛蟠连忙自己打了一个嘴巴子,说道:『没耳性,再不许说了』。」
《漢語大詞典》:天聪(天聰)
(1).上天赋予人的听力。韩非子·解老:“人也者,乘於天明以视,寄於天聪以听,託於天智以思虑。” 南朝 梁简文帝 《六根忏文》:“愿捨此秽耳,得彼天聪。”
(2).对天子听闻的美称。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冀陛下儻发天聪,而垂神听也。” 唐 白居易 《贺雨》诗:“稽首再三拜,一言献天聪。”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十:“名动天聪,被旨祝髮。”
《漢語大詞典》:善听(善聽)
(1).善于听察。 汉 刘向 说苑·权谋:“若使 中山 之与 齐 也,闻五尽而更之则必不亡也。其患在不闻也,虽闻又不信也。然则人主之务在乎善听而已矣。” 宋 秦观 《李泌论》:“臣闻有善听无良谋,有善谋无利势。天下之势,善谋之则无不利;天下之谋,善听之则无不良。”
(2).指听力好。 明 蒋鐄 《沆瀣子》:“雉善听,狼善视。”
《漢語大詞典》:具耳
鉴别韵律的听力。 明 李东阳 麓堂诗话:“诗必有具眼,亦必有具耳。眼主格,耳主声。闻琴断,知为第几弦,此具耳也。月下隔窗辨五色线,此具眼也。”
《漢語大詞典》:彻听(徹聽)
(1).形容听力极强,无所不闻。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自不若斯,则非洞视者安能覿其形,非彻听者安能闻其声哉?”
(2).犹言上达尊听。表敬之辞。 明 李东阳 《再与方石先生书》:“尝寄诸公贺章,计已彻听。”
《漢語大詞典》:耳音
听力:瞧你这~,连我的声音也听不出来了。
《国语辞典》:背听(背听)  拼音:bèi tīng
耳聋、听力不好。宋。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卷二:「戏曰:『近日和尚耳明否?』曰:『背听如旧。』」
《國語辭典》:失聪(失聰)  拼音:shī cōng
失去听力。如:「他虽然自幼失聪,但乐观进取。」
分類:失去听力
《漢語大詞典》:调准
使进入视野和听力范围之内(如通过望远镜或收音机);耳朵发现或收听到(无线电波或信号)
《國語辭典》:耳沉  拼音:ěr chén
听力不灵敏。如:「他有点耳沉,你要大声些才好。」也作「耳朵沉」。
《國語辭典》:听而不闻(聽而不聞)  拼音:tīng ér bù wén
耳朵听著,却没记在心上。形容不注意,不关心。《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镜花缘》第九○回:「这个大家都知,就只再芳姐姐一心只想学课,只怕是听而不闻。」
《国语辞典》:人工蜗牛(人工蜗牛)  拼音:rén gōng guā niú
一种帮助两耳全聋的病人重获听力的电子装置。分成耳内及耳外装置两大部分,耳内装置包括内感应圈及两条电极线,耳外装置包括麦克风、外感应圈及刺激器。先由外耳道上的麦克风接受声音,刺激器将声音变为电流,送到感应圈,再经电极刺激听觉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