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含垢包羞
同“ 含垢忍耻 ”。 明 袁宏道 《广庄·人间世》:“使诸君子有一毫道理不尽,我根潜伏,恶能含垢包羞,与世委蛇若此?”
《國語辭典》:含垢藏疾  拼音:hán gòu cáng jí
语本《左传。宣公十五年》:「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国君含垢,天之道也。」指国君应有容忍耻辱的宽大气度。《周书。卷二○。贺兰祥传》:「先皇含垢藏疾,仍存聘享,欲睦之以邻好,申之以婚姻。」后比喻包庇坏人坏事。《三国志。卷八。魏书。公孙度传》裴松之注引《魏略》:「逆贼孙权,遭遇乱阶,因其先人劫略州郡,遂成群凶,自擅江表,含垢藏疾。」也作「含垢纳污」。
《國語辭典》:含垢  拼音:hán gòu
容忍耻辱。《左传。宣公十五年》:「瑾瑜匿瑕,国君含垢。」也作「含诟」。
《漢語大詞典》:含垢藏瑕
见“ 含垢匿瑕 ”。
《漢語大詞典》:含垢匿瑕
亦作“ 含垢藏瑕 ”。 包容污垢,隐匿缺失。形容宽宏大度。语本左传·宣公十五年:“瑾瑜匿瑕,国君含垢。”《世说新语·德行》“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刘孝标 注引《嵇康别传》:“ 康 性含垢藏瑕,爱恶不争於怀,喜怒不寄於颜。”《旧唐书·田弘正传》:“官封代袭,刑赏自专,国家含垢匿瑕,垂六十载。” 宋 苏轼 《赵康靖公神道碑》:“卿相大臣,号多长者。记人之功,忘人之过,含垢匿瑕,犯而不校。”
《國語辭典》:含垢纳污(含垢納汙)  拼音:hán gòu nà wū
1.包含尘垢,容纳污物。如:「地毡容易含垢纳污,应该勤加清洗。」也作「纳垢藏污」、「藏垢纳污」、「藏污纳垢」。
2.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指国君有容忍耻辱的度量。宋。苏轼 辩试馆职策问劄子二首之二:「退而上书数万言,大抵皆劝神宗忠恕仁厚,含垢纳污,屈己以裕人也。」后比喻包庇坏人坏事。如:「不正当的娱乐场所,往往含垢纳污,成为罪犯渊薮。」也作「纳垢藏污」、「含垢藏疾」、「藏垢纳污」、「藏垢怀耻」、「藏污纳垢」。
《漢語大詞典》:含垢匿瑕
亦作“ 含垢藏瑕 ”。 包容污垢,隐匿缺失。形容宽宏大度。语本左传·宣公十五年:“瑾瑜匿瑕,国君含垢。”《世说新语·德行》“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刘孝标 注引《嵇康别传》:“ 康 性含垢藏瑕,爱恶不争於怀,喜怒不寄於颜。”《旧唐书·田弘正传》:“官封代袭,刑赏自专,国家含垢匿瑕,垂六十载。” 宋 苏轼 《赵康靖公神道碑》:“卿相大臣,号多长者。记人之功,忘人之过,含垢匿瑕,犯而不校。”
《漢語大詞典》:含垢弃瑕(含垢棄瑕)
包容污垢,不责过失。形容宽宏大度。 唐 元稹 《上门下裴相公书》:“况当今陛下在宥四海,与人为天,特降含垢弃瑕之书,且授随才任能之柄於阁下。”
《國語辭典》:含垢忍耻(含垢忍恥)  拼音:hán gòu rěn chǐ
忍受耻辱。《晋书。卷九八。王敦传》:「先帝含垢忍耻,容而不责,委任如旧,礼秩有加。」也作「含垢忍辱」。
《國語辭典》:含垢忍辱  拼音:hán gòu rěn rù
忍受耻辱。唐。陈子昂 谢衣表:「未雪国耻,所以含垢忍辱,图死阙庭。」也作「含垢忍耻」。
《漢語大詞典》:含垢忍污
同“ 含垢忍耻 ”。 《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四回:“我为三爷含垢忍污的同 牛 马 落交,却又因亲近 牛 马 ,得罪了三爷,岂不大失算吗?”参见“ 含垢 ”。
《國語辭典》:含垢  拼音:hán gòu
容忍耻辱。《左传。宣公十五年》:「瑾瑜匿瑕,国君含垢。」也作「含诟」。
《分类字锦》:含光内朗
骆宾王 萤火赋 既发晖而外融,亦含光而内朗。
分类:萤火
《漢語大詞典》:含含胡胡
见“ 含含糊糊 ”。
《國語辭典》:含含糊糊  拼音:hán hán hú hú
1.说话不清楚的样子。《红楼梦》第三二回:「口里含含糊糊,待说不说的。」
2.形容做事不切实际,马马虎虎。《文明小史》第六○回:「那些军机大臣连报都不看的,见了『目的』、『方针』那种通用字眼,比三代以上的文字都还难解,只得含含糊糊奏覆了。」
分類:含混不清
《分类字锦》:含毫邈然
陆机 文赋 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
分类:文章
《漢語大詞典》:含明隐迹(含明隱迹)
犹韬光匿迹。藏匿光彩,掩蔽形迹。形容不自炫露。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三:“妙哉 隗生 !含明隐迹而莫之闻,可谓镜穷达而洞吉凶者也。”
《韵府拾遗 支韵》:含披
潘尼安石榴赋:含英吐秀,乍含乍披。
《分类字锦》:含奇正情(含奇正情)
棋品序:奕之时义大矣哉!体布微之趣,含奇正之情,静则合道,动必适变。
分类:围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