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可否  拼音:kě fǒu
可不可以,能不能。秦。李斯 上书秦始皇:「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三国魏。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國語辭典》:否则(否則)  拼音:fǒu zé
不然,假如不这样。《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义则进,否则奉身而退。」《文明小史》第三六回:「只是这里的学堂,必须由官咨送,否则一定有人保送,才得进去。」
《國語辭典》:能否  拼音:néng fǒu
1.可不可以。如:「能否请你帮我买罐饮料?」《清史稿。卷五二七。属国列传二。越南》:「越国人心涣散,能否自立,尚未可知。」
2.能干与否。《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后汉书。卷六四。吴延史卢赵列传。卢植》:「遵尧者,今郡守刺史一月数迁,宜依黜陟,以章能否。」
《國語辭典》:是否  拼音:shì fǒu
1.对或错。宋。苏轼〈申省乞不定夺役法议状〉:「乞取孙尚书及轼所议付台谏给舍郎官定其是否,然后罢其不可者。」
2.对不对、是不是。表示然否的疑问副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我未曾到过外国,也不知他的说话,是否全靠得住。」
分類:是否不对
《漢語大詞典》:安否
谓安抑或不安,吉还是凶。礼记·文王世子:“ 文王 之为世子,朝於王 季 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於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使君何罪,某奉命来候安否耳。”《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 白氏 ﹞想起丈夫经由彼处,必多惊恐。别后杳无书信,知道安否如何?”
《高级汉语词典》:贤否
好的与坏的
《國語辭典》:臧否  拼音:zāng pǐ
1.善恶得失。《诗经。大雅。抑》:「于呼小子,未知臧否。」《文选。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评论、褒贬。《文选。张衡。西京赋》:「街谈巷议,弹射臧否,剖析毫釐,擘肌分理。」
《国语辞典》:与否(与否)  拼音:yǔ fǒu
肯定词语后的反诘语,带有不确定之意,相当于是或不是、可以或不可以。《三国志。卷二二。魏书。卢毓传》:「得其人与否,在卢生耳。」《儒林外史》第二五回:「不知这来的官果然摘印与否?」
《國語辭典》:否泰  拼音:pǐ tài
否,《易经》六十四卦之一,象天地不交,表恶运;泰,《易经》六十四卦之一,象天地交泰,表好运。「否泰」比喻命运的好坏。晋。潘岳西征赋〉:「岂地势之安危,信人事之否泰。」晋。刘琨〈劝进表〉:「昏明迭用,否泰相济。」
《國語辭典》:然否  拼音:rán fǒu
是与不是。《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
《漢語大詞典》:否臧
(1).成败;善恶;优劣。否,恶;臧,善。《易·师》:“师出以律,否臧,凶。” 孔颖达 疏:“否谓破败,臧谓有功。”魏书·元子思传:“不付名至,否臧何验?” 唐 白居易 《议兵策》:“议之者颇辨否臧,用之者多迷本末。” 宋 范仲淹 《用天下心为心赋》:“於是审民之好恶,察政之否臧。”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三年:“其两省諫官,并準 有唐 故事……限以迁官之年月,责以供职之否臧。”
(2).品评,褒贬。旧唐书·郑朗传:“适来所记,无可否臧,见亦何爽?” 唐 刘商 《哭韩淮端公兼上崔中丞》诗:“千载有疑议,一言能否臧。” 宋 叶适 《题〈陈寿老文集〉后》:“审其所从,不求强同;贵其所与,毋为易得。趋捨一心之信,否臧百世之公,则何止於 建安 、 元祐 之文也。”
《韵府拾遗 有韵》:信否
孔丛子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
《漢語大詞典》:中否
中道衰落。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长短句》引无名氏《和东坡赤壁》:“炎精中否,叹人材委靡,都无英物。”
分類:中道衰落
《漢語大詞典》:善否
(1).善恶;好坏。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 三国 魏 应璩 《与广川长岑文瑜书》:“ 周 征 殷 而年丰, 卫 伐 邢 而致雨。善否之应,甚於影响。”
(2).犹褒贬。国语·晋语一:“今子内固而外宠,且善否莫不信,若外殫善而内辱之,无不迁矣。” 韦昭 注:“所善恶无不见信。”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唐观察使:“毁誉善否,随其意好。”
《漢語大詞典》:果否
犹是否。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北岳:“説者谓 文毅 之父 谦 ,曾祷于 曲阳 北岳庙 ,因生子,名以 岳 ,故 文毅 力遏移祀,未知果否。”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编审·查原册》:“其上届实在田土户丁若干,果否与上届全书额载相符。”
分類:犹是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