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无所可否(無所可否)
不赞同也不反对。 金 王若虚 《君事实辨下》:“ 宪宗 朝, 李絳 、 李吉甫 数争论於上前,礼部尚书同平章事 权德舆 居中无所可否,上鄙之。” 洪深 《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一章五:“戏剧表演的成功,可使看的人对于某种情况……本来是无所可否的,现在有了确定的态度。”
《國語辭典》:献替可否(獻替可否)  拼音:xiàn tì kě fǒu
建议可行的方案,废止不可行的。参见「献可替否」条。《元史。卷一七七。陈颢传》:「臣愿得朝夕左右,献替可否,庶少裨万一,亦以全臣愚忠。」
《國語辭典》:献可替否(獻可替否)  拼音:xiàn kě tì fǒu
臣子建议可以施行的方案,废止不可行的。语本《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后泛指臣子向君王劝善规过,建议兴革。《后汉书。卷四四。胡广传》:「臣闻君以兼览博照为德,臣以献可替否为忠。」也作「献替可否」。
《漢語大詞典》:显否(顯否)
荣枯;穷通。《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斯乃荣辱之本,而显否之基也。可不慎哉!”
分類:荣枯
《国语辞典》:泰极而否(泰极而否)  拼音:tài jí ér pǐ
泰、否是易经的卦名。泰是吉卦,否是凶卦。泰极而否指事情发展达到高峰后,就会走下坡,好的会变成坏的。唐。刘禹锡〈唐故邠宁庆等州节度观察处置使朝散大夫检校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赐紫金鱼袋赠右仆射史公神道碑〉:「侍中以帐下生变闻,泰极而否,当歌而哭。」也作「泰极生否」。
《国语辞典》:泰来否往(泰来否往)  拼音:tài lái pǐ wǎng
情况坏到极点后逐渐好转。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四折:「人都道我暮景桑榆,合有些峥嵘气象。可正是乐极生悲,今日个泰来否往。」也作「否极泰来」。
《国语辞典》:全盘否定(全盘否定)  拼音:quán pán fǒu dìng
全数否决,不予以肯定。如:「我们不能因为这点小差错,就将他过去的贡献全盘否定。」
《国语辞典》:否极必泰(否极必泰)  拼音:pǐ jí bì tài
情况坏到极点后逐渐好转。也作「否极泰来」。
《国语辞典》:否极生泰(否极生泰)  拼音:pǐ jí shēng tài
情况由坏转好。《孤本元明杂剧。裴度还带。第一折》:「几时得否极生泰,看别人青云独步立瑶阶,摆三千珠履,列七十二金钗。」也作「否极泰来」。
《国语辞典》:否终而泰(否终而泰)  拼音:pǐ zhōng ér tài
情况由坏转好。《晋书。卷七三。庾亮传》:「实冀否终而泰,属运在今。」也作「否极泰来」。
《国语辞典》:晦盲否塞  拼音:huì máng pǐ sè
国政混乱,下情不能上达。宋。朱熹〈大学章句序〉:「晦盲否塞,反覆沉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坏乱极矣。」
《国语辞典》:泰极还生否,乐处又逢悲(泰极还生否,乐处又逢悲)  拼音:tài jí huán shēng pǐ,lè chù yòu féng bēi
(谚语)事情发展到了极限,就转化为相反的一面。指乐极生悲。《西游记》第九六回:「没奈何,却在那破房之下,拣遮得风雨处,将身躲避。密密寂寂,不敢高声,恐有妖邪知觉。坐的坐,站的站,苦挨了一夜未睡。咦!真是个:泰极还生否,乐处又逢悲。」
《国语辞典》:贤否不明(贤否不明)  拼音:xián pǐ bù míng
善恶良劣不加辨究。《儒林外史》第三二回:「虽说施恩不望报,却也不可这般贤否不明。」
分类:善恶
《国语辞典》:无可否认(无可否认)  拼音:wú kě fǒu rèn
不能不承认。如:「经过军中严格的训练,无可否认的,他在身心各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
《国语辞典》:未知可否  拼音:wèi zhī kě fǒu
不知是否可行。《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