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吞 → 呑吞”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吞景
服食日霞。道家修炼之术。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若能守道不动,服气吞景以镇五藏者,亦能得地仙,长生不死。”
《漢語大詞典》:温吞
不冷不热。朱子语类卷六十:“利与善之间,不是冷水,便是热汤,无那中间温吞煖处也。”
分類:不冷不热
《漢語大詞典》:温吞水
不冷不热的水。《人民文学》1980年第1期:“这天晚上老太太吃东西吃得不消化,又喝了两口温吞水,夜里就跑了三趟厕所。”常用以形容言谈不着边际,办事不爽利或态度不鲜明。 茅盾 《第一阶段的故事》二:“你记得么,一二八时候, 英国 那种温吞水的态度?” 张英 《老年突击队》:“他名叫 温成书 ,因为做事怕痛怕痒,干啥也吞吞吐吐,没有火气,所以大伙把他的名字喊成为‘温吞水’了。”
《骈字类编》:岁吞(岁吞)
宋史萧注传:往天圣中,郑天益为转运使,尝责其擅赋云河洞。今云河乃落蛮数百里,盖年侵岁吞,驯致于是。臣已尽得其要领,周知其要害。今不取,异日必为中国忧。
《國語辭典》:私吞  拼音:sī tūn
私自占有。如:「私吞公款」、「私吞财产」。
《國語辭典》:咽苦吞甘(嚥苦吞甘)  拼音:yàn kǔ tūn gān
形容吃尽了各种甘苦,极为艰辛。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想著我咽苦吞甘,十月怀耽,乳哺三年。」
分類:偏指吃苦
《漢語大詞典》:哑子吞黄连(啞子吞黄連)
同“哑巴吃黄连”。 明 朱国桢 涌幢小品·于少保:“柔事 景皇 ,如扰龙驯虎,中间备极苦心,哑子吞黄连,自知不可告人者。”
《漢語大詞典》:咬嚼吞吐
指演员的发音吐字,念白说唱。
《漢語大詞典》:雄呑
一口吞下。形容气势极盛。 明 宋濂 《浙东行省右丞李公武功记》:“我师疾逐,其势尤炽……一鼓而歼,凛焉雄吞。”
《分类字锦》:胸吞百川(胸吞百川)
孟郊 投赠张端公诗 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分类字锦》:胸吞长鲸(胸吞长鲸)
郑馀庆左仆射贾耽神道碑铭:郁郁魏公,薰然淑清;脱落琐细,胸吞长鲸。
分类:器量
《漢語大詞典》:衅面吞炭(釁面吞炭)
谓毁容变声。表示蓄志报仇。《汉书·贾谊传》:“ 赵 灭 智伯 , 豫让 衅面吞炭,必报 襄子 ,五起而不中。” 颜师古 注:“ 郑氏 曰:‘衅,漆面以易貌;吞炭,以变声也。’衅,熏也,以毒药熏之。”
《国语辞典》:齧檗吞针(齧檗吞针)  拼音:niè bò tūn zhēn
齧檗,食用黄蘖,比喻食物之味如黄檗之苦。吞针,将针吞下,比喻食物极难入口。齧檗吞针形容食物难以下咽。唐。康骈《李使君》:「及至冰餐,俱置一匙于口,各相眄良久,咸若齧檗吞针。」
《国语辞典》:齧雪吞毡(齧雪吞毡)  拼音:niè xuě tūn zhān
汉朝苏武被匈奴单于囚禁于大窖中,不供应饮食,苏武乃嚼雪混同毡毛而吞食。见《汉书。卷五四。苏建传》。后用以比喻困境中艰难的生活。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二一出:「齧雪吞毡,苏卿犹健;餐松食柏,到做得神仙侣。这糠呵!纵然吃些何虑?」也作「齧雪餐毡」。
《国语辞典》:漆身吞炭  拼音:qī shēn tūn tàn
战国时豫让为了刺杀赵襄子替主报仇,漆身以改变容貌,吞炭将嗓子弄哑,使人不能辨认。典出《战国策。赵策一》。后比喻不惜性命以报答主恩。明。朱鼎《玉镜台记》第一二出:「我自愿漆身吞炭,尝胆卧薪,同心协力期雪耻,须歃血为誓,歃血为誓。」也作「吞炭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