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吞 → 呑吞”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骈字类编》:旁吞
三洞宗元:地机在东南之分,九泉之下。则九河之水吐翕灵机。上通天源之淘注,旁吞九洞之渊澳。王棨曲江池赋,见北立下。
《漢語大詞典》:吞笔(吞筆)
犹含毫。比喻构思为文。 唐 元稹 《郊天日五色祥云赋》:“补天者,虽欲抑之而不出,吞笔者,安可寝之而无赋?” 唐 元稹 《送东川马逢侍御使回十韵》:“思涌曾吞笔,投虚惯用刀。词锋倚天剑,学海驾云涛。”
《漢語大詞典》:包吞
包含。 唐 刘知几 《史通·自叙》:“夫其书虽以史为主,而餘波所及,上穷王道,下掞人伦,总括万殊,包吞千有。”
分類:包含
《國語辭典》:吞剥(吞剝)  拼音:tūn bō
侵吞剥削。《南齐书。卷四八。列传。孔稚圭》:「犷情浊气,忍并生灵,昏心狠态,吞剥氓物。」清。叶燮《原诗。卷一。内篇上》:「正不伤庸,奇不伤怪,丽不伤浮,博不伤僻,决无剽窃吞剥之病。」
《漢語大詞典》:吞夺(吞奪)
侵吞掠夺。 宋 范仲淹 《与晏尚书》:“二 浙 之俗,躁而无刚。豪者如虎,示之以文;弱者如鼠,存之以仁,吞夺之害,稍稍而息。”
分類:侵吞掠夺
《國語辭典》:吞没(吞沒)  拼音:tūn mò
1.将公有或帮人管理的财物,据为己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四回:「那么那七八十吨的价,他一齐吞没了?」
2.淹没。如:「古代济水独流入海的河道,早被黄河吞没了。」
《漢語大詞典》:吞蛭
春秋 楚惠王 (一说 楚庄王 )食寒葅,有蛭,恐司厨者获罪,乃暗吞之。事见 汉 贾谊 新书·春秋。后以颂王者宽仁待下。旧唐书·姚崇传:“ 楚王 吞蛭,厥疾用瘳……皆志在安人,思不失礼。”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三年:“昔 楚庄 吞蛭而愈疾, 孙叔 杀蛇而致福。”
分類:楚庄王
《骈字类编》:鳄吞(鳄吞)
宋 苏轼 记所见开元寺吴道子画佛灭度,以答子由,题画文殊、普贤 纵横固已蔑孙邓,有如巨鳄吞小鲜。
《漢語大詞典》:吞占(吞佔)
侵吞,侵占。 元 杨文奎 《儿女团圆》第一折:“那厮每一个个贼心贼意,只待要吞佔我的家私。”
分類:侵吞侵占
《漢語大詞典》:吞九鼎
谓灭国。《文选·谢瞻〈张子房诗〉》:“力政吞九鼎,苛慝暴三殤。” 李善 注:“史记曰: 秦 取 周 九鼎宝器而迁 西周 。”参见“ 九鼎 ”。
《國語辭典》:九鼎  拼音:jiǔ dǐng
1.夏禹时,以九州贡金所铸的鼎,被夏、商、周三代奉为象徵国家政权的传国宝器。周德衰,九鼎乃没于泗水彭城下。见《史记。卷一二。孝武本纪》。
2.比喻分量极重。如:「一言九鼎」。宋。黄庭坚次韵答叔原会寂照房呈稚川〉诗:「声名九鼎重,冠盖万夫望。」
《韵府拾遗 虞韵》:吞狐
晋书孙惠传:惠以书干东海王越曰。履顺讨逆。执正伐邪。是乌获摧冰。贲育拉朽。猛兽吞狐。秦山压卵。因风燎原。未足多也。
《國語辭典》:吞服  拼音:tūn fú
吞咽服用,通常指药物。如:「这些药丸要在饭后吞服,千万别忘了!」
分類:吞服
《漢語大詞典》:吞哀
隐忍悲伤。南史·儒林传·沈文阿:“今君臣吞哀,兆庶抑割,岂同於惟新之礼乎?”
分類:隐忍悲伤
《国语辞典》:急吞  拼音:jí tūn
性情急躁。《西游记》第四七回:「那呆子一则有些急吞,二来有些饿了,那里等唐僧经完,拿过红漆木碗来,把一碗白米饭,扑的丢下口去,就了了。」
《韵府拾遗 元韵》:馋吞(馋吞)
郝经怒雨赋:蟾汩毕而膨脝,箕哆口而馋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