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君子不夺人所好(君子不夺人所好)  拼音:jūn zǐ bù duó rén suǒ hào
(谚语)有德性的人不抢夺他人喜爱的东西。如:「有道是『君子不夺人所好』,既然郎有情,妹有意,你何不成全他们?」
《国语辞典》:君子言先不言后(君子言先不言后)  拼音:jūn zǐ yán xiān bù yán hòu
(谚语)话说在前面,不等事后再说。如:「有道是『君子言先不言后』,万一出了问题,可别怪我没有提醒你。」
《国语辞典》:志诚君子(志诚君子)  拼音:zhì chéng jūn zǐ
中规中矩、忠厚老实的人。明。徐渭《绣襦记》第一三出:「他是个志诚君子,与别人不同,怎么开口起发他的?」
《漢語大詞典》:二三君子
犹二三子。国语·周语中:“相 晋国 必大得诸侯,劝二三君子必先导焉,可以树。” 汉 刘歆 《移书让太常博士》:“与二三君子比意同力,冀得废遗。” 唐 包佶 《献题诸判官厅壁》诗:“六十老翁无所取,二三君子不相遗。”
《漢語大詞典》:读书君子(讀書君子)
旧时称有志操有学问的人。 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一折:“我看二位都是读书君子。”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闻舍人 也是读书君子,既已留下信物,两心相许,怎误得人家儿女。”
《分类字锦》:独为君子(独为君子)
后汉书张俭传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复流转东莱止李笃家外黄令毛钦操兵到门笃引钦谓曰张俭知名天下而亡非其罪纵俭可得宁忍执之乎钦因起抚笃曰蘧伯玉耻独为君子足下如何自专仁义笃曰笃虽好义明廷今日载其半矣钦叹息而去
分类:知耻
《漢語大詞典》:护阶君子(護階君子)
麦门冬、鹿葱的别名。 宋 陶谷 清异录·草木:“ 常保衡 呼麦门冬、鹿葱为护阶君子。”按,麦门冬、鹿葱多生于台阶石缝中,故称。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麦门冬
《漢語大詞典》:博物君子
博学多识的人。左传·昭公元年:“ 晋侯 闻 子产 之言,曰:‘博物君子也’”。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公羊之非:“诸侯不再娶,何以 晋 少姜 卒 齐 人请续婚? 叔向 为博物君子,不引不再娶之礼以辞之,而乃以丧辞耶?”
分類:博学多识
《国语辞典》:彬彬君子  拼音:bīn bīn jūn zǐ
文质兼备的人。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
《分类字锦》:比德君子(比德君子)
管子:苗始其少也,眴眴乎何其孺子也。至其壮也,庄庄乎何其士也。至其成也,由由乎兹免,何其君子也。天下得之则安,不得则危,故命之曰禾。此其可比于君子之德矣。
《国语辞典》:大雅君子  拼音:dà yǎ jūn zǐ
才德高尚的人。《旧唐书。卷一二○。郭子仪传》:「不幸危而邀君父,不挟憾以报仇雠,晏然效忠,有死无二,诚大雅君子,社稷纯臣。」
分类:才德高尚
《國語辭典》:谦谦君子(謙謙君子)  拼音:qiān qiān jūn zǐ
谦虚有礼、严以律己的人。《易经。谦卦。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镜花缘》第八七回:「闺臣阿妹是谦谦君子,如此回覆,却也省了许多唇舌。」
分類:谦虚谨慎
《國語辭典》:岂弟君子(豈弟君子)  拼音:kǎi tì jūn zǐ
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有德君子。《诗经。大雅。泂酌》:「岂弟君子,民之父母。」《儒林外史》第四回:「远远望见老父母两朵高眉毛,一个大鼻梁,方面大耳,我心里就晓得是一位岂弟君子。」也作「恺弟君子」、「恺悌君子」。
《國語辭典》:事急无君子(事急無君子)  拼音:shì jí wú jūn zǐ
比喻遇事危急时,便不顾礼法、规矩。《隋唐演义》第七回:「叔宝跟进城门,事急无君子,当街跪下禀道:『小的是山东济南府解户,伺候老爷领回批。』」《精忠岳传》第三三回:「好一匹马,不知何人的?如今事急无君子,只得借他来骑骑。」
《国语辞典》:淑人君子  拼音:shú rén jūn zǐ
善良贤能而正直的人。《诗经。曹风。鸤鸠》:「淑人君子,其仪一兮。」汉。崔瑗〈河间相张平子碑〉:「仁爱笃密,与世无伤,可谓淑人君子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