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后跟(後跟)  拼音:hòu gēn
脚跟或鞋袜接近脚跟的部分。如:「再走下去,我的脚后跟就要起泡了。」《水浒传》第三二回:「哎也!是我走的慌了,脚后跟只打著脑杓子!」
《國語辭典》:脚后跟(腳後跟)  拼音:jiǎo hòu gēn
脚跟。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二折:「正末云:『王秀才,你姑夫主的勾当,可是如何?』净王秀才云:『你到主我那脚后跟。』」
《國語辭典》:靴后跟(靴後跟)  拼音:xuē hòu gēn
长子的隐语。靴子的后跟称为「掌子」,掌子音谐「长子」。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自家非别,乃是费无忌的靴后跟。』(卒子问科云)『甚么靴后跟?』费得雄云:『可是长子哩!』」
《漢語大詞典》:鞋后跟
同“鞋跟”
《國語辭典》:鞋跟  拼音:xié gēn
鞋底的后面部分。
《国语辞典》:没后跟(没后跟)  拼音:méi hòu gēn
形容人行为不正。《醒世姻缘传》第四八回:「我见那姓龙的撒拉著半片鞋,……,倒是没后跟的哩!」
《漢語大詞典》:腚后跟(腚後跟)
指跟随某个头目专事谄媚奉承、助纣为虐的人。 郭澄清 《大刀记》开篇一:“每到这时, 白眼狼 就领着一些‘腚后跟’来到庙上,在院中敲锣打鼓,鸣鞭放炮,又扭又唱。”
《漢語大詞典》:天根
(1).星名。即氐宿。东方七宿的第三宿,凡四星。《国语·周语中》:“天根见而水涸。”尔雅·释天:“天根,氐也。” 郭璞 注:“角亢下繫於氐,若木之有根。” 唐 皎然 《同薛员外谊久旱感怀寄兼呈上杨使君》诗:“秋郊天根见,我疆看稼穡。”
(2).自然之禀赋、根性。 汉 贾谊 新书·等齐:“人之情不异,面目状貌同类,贵贱之别,非人天根著於形容也。” 明 唐顺之 《与应警庵郡守》:“惟古人为学,坚苦磨鍊,忍嗜欲以培天根,久之则此心凝静,百物皆通。”
(3).星相术士谓人之足后跟。三国志·魏志·管辂传:“吾额上无生骨,眼中无守精,鼻无梁柱,脚无天根。”
《漢語大詞典》:蹈背
谓由背后跟踪。 清 黄遵宪 《哀旅顺》诗:“一朝瓦解成刼灰,闻道敌军蹈背来。”
《國語辭典》:跟儿(跟兒)  拼音:gēn ér
1.后脚跟。
2.鞋的后部。如:「她鞋跟儿坏了,走路一拐一拐的。」
分類:后跟
《国语辞典》:踢跶舞(踢跶舞)  拼音:tī tà wǔ
一种舞蹈。在舞鞋的前端和后跟钉上铁片,跳舞时上身多保持平稳,偶尔也有拍手、拍身的动作,脚下灵活敏捷,以脚尖、脚掌或脚跟击地,发出响亮的踢跶声。起源说法不一,一说源自英格兰北部的传统木鞋舞,一说源自墨西哥民间舞蹈。十九世纪,美国的黑人及模仿他们的白人更融合多种舞步,创新风格,使踢跶舞成为一种通俗舞蹈。也作「踢踏舞」。
《漢語大詞典》:高跟儿鞋
后跟部分特别高的女鞋。
《國語辭典》:高跟鞋  拼音:gāo gēn xié
后跟较高的鞋。如:「现在愈来愈流行穿高跟鞋。」也称为「高跟」。
《國語辭典》:纳屦踵决(納屨踵決)  拼音:nà jù zhǒng jué
鞋子破旧不堪,鞋缝绽裂,脚后跟露在外面。形容非常穷困。《庄子。让王》:「曾子居卫,……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踵决。」也作「纳履决踵」。
《漢語大詞典》:靸拔
旧式鞋子后跟上的襻子,拔鞋时用。《中国歌谣资料·广天籁集》:“红鞋子,绿靸拔,新堵田岸滑。走一步,滑一滑;退一步,拔一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