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后生家(後生家)
犹言后生子。《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后生家熬夜有精神,老人家熬了打盹睡。”《儒林外史》第七回:“你后生家那里知道?想着我从先生时,你还不曾出世。”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四章:“后生家,往后你再说俺莽夫,我就揍你!”
《漢語大詞典》:后生仔(後生仔)
见“ 后生子 ”。
《分类字锦》:惮此后生(惮此后生)
南史袁宪传:幼聪敏好学,有雅量。梁武帝修建庠序,别开五馆,其一馆在宪宅西,宪常招引诸生,与之谈论,新义出人意表,同辈咸嗟服焉。大同八年,武帝撰孔子正言章句,诏下国,学宣制旨义。宪时十四,被召为正言生。祭酒到溉目送之,爱其神采。国子博士周弘正谓宪父君正曰:贤子今兹欲策试否?君正曰:未敢,令试。居数日,君正遣门客岑文豪与宪候弘正会。弘正将升讲坐,弟子毕集,乃延宪入室,授以麈尾,令宪竖义。时谢岐、何妥在坐,弘正谓曰:二贤虽穷奥赜,得无惮此后生邪?何、谢乃递起义端,深极理致。宪与往复数番,酬对闲敏。弘正谓妥曰:恣卿所问,勿以童幼期之。时观者重沓,宪神色自若,辩论有馀。弘正亦起数难,终不能屈。因告文豪曰:卿还咨袁吴郡,此郎已堪见代博士矣。
分类:讲论
《漢語大詞典》:记别(記别)
亦作“ 记莂 ”。 佛教语。指佛为弟子预记死后生处及未来成佛因果、国名、佛名等事。《菩萨处胎经·诸佛行齐无差别品》:“佛復告菩萨 摩訶萨 :汝等欲见如来神力,化不思议道,法性纯熟,无男无女,善权义説,受女人身,无佛记别,魔释梵王无真实相,汝等欲知此四众者受别成佛乎?”《集一切福德三昧经》卷中:“尔时 那罗延 菩萨语 浄威 力士:‘汝住何法得无生忍而受记别?’ 浄威 答言:‘我以生起诸凡夫法得受记别。’” 南朝 梁简文帝 《善觉寺碑铭》:“已於 恒 沙佛所,经受记莂。” 隋炀帝 《重与智者请义书》:“ 南岳禪师 ,亲所记莂,説法第一,无以仰过。” 清 汪琬 《〈洞庭诗稿〉序》:“ 鐙公 本儒家子,少读书知名,长而遯之释氏。徧参尊宿,遂受记莂,为曹洞家(宗)大师。”
《漢語大詞典》:寿陵(壽陵)
(1).指帝后生前预筑的陵墓。《后汉书·光武纪下》:“初作寿陵。将作大匠 竇融 上言园陵广袤,无虑所用。” 李贤 注:“初作陵未有名,故号寿陵,盖取久长之义也。 汉 自 文帝 以后皆预作陵,今循旧制也。”《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建安 二十三年﹞六月,令曰:‘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 西门豹 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
(2).“寿陵餘子”的省称。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所谓进不得 邯郸 之步,退又失 寿陵 之义者也。”参见“ 寿陵失步 ”。
(2).“寿陵餘子”的省称。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所谓进不得 邯郸 之步,退又失 寿陵 之义者也。”参见“ 寿陵失步 ”。
《漢語大詞典》:中阴(中陰)
佛教语。谓轮回中死后生前的过渡状态。其间虽离形躯,仍有五阴(色、受、想、行、识)。佛教徒认为中阴身如小儿,以七天为一期而生于本处。若在七日末了仍未得生缘,则更续中阴七天,最长的到第七期之终,必然往生于一处。后世俗演变为七七追荐的法事。《正法念处经·畜生品一》:“此中阴有分,若本不行布施持戒,是人则生煖水之中,口常乾燥,如触灰汁,以本业故。”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梵衍那国》:“ 商诺迦 缚娑 者, 阿难 弟子也,在光身中,以设诺迦草衣,於解安居日,持施众僧。承兹福力,於五百身中阴、生阴,恆服此衣,以最后身,从胎俱出。” 章炳麟 《狱中闻沈禹希见杀》诗:“中阴当待我,南北几新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