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悔之何及  拼音:huǐ zhī hé jí
后悔已来不及了。《东周列国志》第八四回:「蚋蚁蜂虿,犹能害人,况君相乎?主公不备,异日悔之何及!」也作「悔之无及」。
《国语辞典》:悔之莫及  拼音:huǐ zhī mò jí
后悔已来不及了。如:「今日不听我劝,他日将悔之莫及。」也作「悔之无及」。
《国语辞典》:悔之亡及  拼音:huǐ zhī wú jí
后悔已来不及了。《汉书。卷四九。晁错传》:「夫以人之死争胜,跌而不振,则悔之亡及也。」也作「悔之无及」。
《国语辞典》:事不三思,终有后悔(事不三思,终有后悔)  拼音:shì bù sān sī,zhōng yǒu hòu huǐ
(谚语)比喻做事前要仔细考虑,否则终会后悔。《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常言:『事不三思,终有后悔。』孟夫人要私赠公子,玉成亲事,……千不合,万不合,教女儿出来相见。」
《国语辞典》:千不是万不是(千不是万不是)  拼音:qiān bù shì wàn bù shì
形容错误极多,通常有怨恨或后悔的意味。《红楼梦》第一○三回:「千不是万不是,终是我死的女孩儿不长进,这也是他自作自受。」
《国语辞典》:多言招悔  拼音:duō yán zhāo huǐ
多话会招来祸害和后悔。如:「你不知道的事,不要乱说,不然就会变成多言招悔了。」
《國語辭典》:悔不当初(悔不當初)  拼音:huǐ bù dāng chū
事与愿违而悔恨最初的计画或作为不当。唐。薛昭纬 谢银工诗:「早知文字多辛苦,悔不当初学冶银。」明。汤显祖《南柯记》第三一出:「悔不当初,悔不当初枕著个破泥头,做一个醉卧沙场征战鬼!」
《漢語大詞典》:悔之晚矣
后悔已来不及了。 明 沈受先《三元记·错认》:“你这样人,言清行浊,人面兽心!好好还我,养你廉耻;若不肯,执送官司,那时悔之晚矣。”《东周列国志》第九七回:“不然,我亲自引兵来屠 大梁 ,那时悔之晚矣!” 徐迟 《牡丹》:“他目光短小,胆识不够。如今悔之晚矣。”
《國語辭典》:悔之无及(悔之無及)  拼音:huǐ zhī wú jí
后悔已来不及了。《史记。卷六六。伍子胥传》:「愿王释齐而先越,若不然,后将悔之无及。」《儒林外史》第四六回:「至今想来,究竟还是意气用事,并不曾报效得朝廷,倒惹得同官心中不快活。却也悔之无及!」也作「悔之不及」、「悔之莫及」、「悔之何及」、「悔之亡及」。
《漢語大詞典》:疚悔
因负疚而后悔。 茅盾 《水藻行》四:“他望着 秀生 那张气苦得发青的脸孔,心里就涌起了疚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