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广额(廣額)
(1).宽阔的额头。 晋 左思 《娇女》诗:“鬢髮覆广额,双耳似连璧。” 南朝 宋 袁淑 《驴山公九锡文》:“青脊隆身,长颊广额,脩尾后垂,巨耳双磔,斯又尔之形也。” 唐 王翰 《观蛮童为伎之作》诗:“长裙锦带还留客,广额青蛾亦效嚬。”
(2).指放宽考试录取的名额。科举时代,遇朝廷庆典,常有此举,以示恩惠。镜花缘第四十回:“今登极以来,十有餘年,屡逢大有,天下太平;明年恰值七旬万寿:因此特降恩旨十二条。--至於百官纪録,士子广额,另有恩旨十餘条,不在此詔之内。” 清 顾炎武 日知录·中式额数:“今人论科举,多以广额为盛,不知前代乃以减数为美论。”
《漢語大詞典》:军额(軍額)
军队编制的名额。新唐书·宦者传上·窦文场:“ 兴元 初,詔监神策左厢兵马,以 王希迁 监右,而 马有麟 为左神策军大将军,军额由此始。” 清 朱大韶 实事求是斋经义·司马法非周制说:“然则王国六军,大国三,次国二,小国一,此军额也。”
《漢語大詞典》:解额(解額)
唐 制,进士举于乡,给解状有一定名额,故称解额。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是时,间岁开科场, 建昌 解额止七人。” 清 陈学洙 《阅省试录见璋儿名喜而作此》诗:“南国贤书来,邮骑持片纸,解额六十三,有汝名在里。”
分類:定名名额
《漢語大詞典》:定员(定員)
(1).规定的人员编制名额;按照规定能容纳的人数。宋史·职官志九:“﹝客省使﹞旧无定员。” 明 李东阳 《重建首阳书院记》:“人才日盛而籍额有定员。”如:这辆客车的定员是五十五人。
(2).规定人员编制名额。南齐书·崔祖思传:“正乐定员,唯置三百八十八人。”宋史·职官志四:“ 孝帝 即位,詔馆职储养人才,不可定员。”
《漢語大詞典》:虚额(虚額)
(1).限额外的数目。宋史·食货志上二:“先是, 刚中 奏:‘本司旧贮备边岁入钱引五百八十一万五千道,如拨供岁计,即可对减增添,宽省民力。’詔 李璆 、 符行中 参酌减放。於是减 四川 科敷虚额钱岁二百八十五万緡。”宋史·食货志下五:“ 昌州 岁收虚额盐万八千五百餘斤。”
(2).空设的名额。 清 王韬 《平贼议》:“毋使以虚额冒粮。”
《漢語大詞典》:常员(常員)
(1).固定的名额。魏书·官氏志:“长德职比中散大夫,无常员。”新唐书·来济传:“妃有常员,今别立号,不可。” 宋 曾巩 《〈唐令〉目录序》:“《唐令》三十篇,以常员定职官之任。”
(2).一般的官员。 宋 秦观 《代蕲州守谢上表》:“荷先帝之误知,繇常员而擢用。”
《國語辭典》:缺额(缺額)  拼音:quē é
缺少的数额。《福惠全书。卷一○。清丈部。总论》:「又或临山濒水,涨荡淤滩,不无开垦耕种隐漏税粮,而为清丈者,为缺额包赔。」
《漢語大詞典》:部阙(部闕)
各部职官出缺名额。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孝宗圣政:“旧法,未经任人,不许堂差。时相欲示私恩,则取部闕而堂除之。”
《漢語大詞典》:耗米
旧时官府征收钱粮时以弥补损耗为名额外加征的部分。 明 陈士元 《俚言解》卷二:“耗米之名,起自 五代 周 显德 年。詔云:漕运自 晋 汉 以来,不给斗耗,纲吏多以亏欠抵死,自合每石给耗一斗。至 宋 詔止絶之。今之俗,则里胥或藉耗米名色害及纳户矣。”《清文献通考·国用五》:“耗米每正额米一石, 江 南加徵三斗, 浙江 四斗。”参见“ 耗羡 ”。
《國語辭典》:耗羡(耗羨)  拼音:hào xiàn
旧时官吏徵收银粮时,为防止漕运的耗损,于正额之外多收若干,称为「耗羡」。《儒林外史》第四回:「一岁之中,钱粮、耗羡、花、布、牛、驴、渔船、田房税,不下万金。」
《國語辭典》:大员(大員)  拼音:dà yuán
1.天。《淮南子。俶真》:「然后知圣人之不失道也,是故能戴大员者履大方。」也作「大圆」。
2.身负重任的官吏。《晋书。卷一○九。慕容皝载记》:「学者三年无成,亦宜还之于农,不可徒充大员以塞聪俊之路。」
《國語辭典》:大圆(大圓)  拼音:dà yuán
1.天。《管子。心术下》:「人能正静者,筋韧而骨强,能戴大圆者体乎大方。」也作「大员」。
2.以平面截球体,若平面经过球心,则其截口称为「大圆」。
《國語辭典》:满额(滿額)  拼音:mǎn é
限额已满。如:「这次报名申请的人,未到截止日,就已达到满额了。」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一九。工部。南北台员》:「十三道例设御史一百十员、南道三十员。北则满额,南或缺数,然亦必十人之外。」
《漢語大詞典》:中额(中額)
(1).击中额头。后汉书·铫期传:“ 期 先登陷陈,手杀五十餘人,被创中额,摄幘復战,遂大破之。”
(2).录取的名额。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本科赴试的士子较往年既多,中额自然较往年也多。”清史稿·选举志三:“按应试人数多寡,钦定中额。”
《國語辭典》:学额(學額)  拼音:xué é
依估计学校可能的容量,定出招收新生的额数。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四:「惟东南兵燹之后,市廛寥落,村聚凋残,学额虽增,而应试之人转减。」
《漢語大詞典》:试额(試額)
考试取士的名额。明史·选举志二:“其后试额有增减,条例有变更,考官有内外轻重,闈事有是非得失。”
《國語辭典》:备取(備取)  拼音:bèi qǔ
考试结果,预备在正取缺额时递补的名额。如:「这次考试,我只上了备取。」也称为「副取」。